[↑] @shiningdracon 寫道: 模仿拉丁語形式來寫就可以啦:Iengius …
[↑] @Lunamis午月 寫道: 拉丁拼寫。英文字母就是拉丁字母,並不一定是拉丁語呀,法語、西語和德語都算拉丁拼寫。 …
[↑] @Lunamis午月 寫道: 不知道別龍用的是什麼語言,我對此類知識也缺乏瞭解。 開帖的原因是好奇和收集沒見過的拼寫和讀音。對方的名字可能是某種非拉丁書寫系統語言的拉丁轉寫,或者完全架空但使用了拉丁書寫系統,或者對方對名字的概 …
emmmmm可是英語不是拉丁語族欸,英語和荷蘭語以及德語屬於西日耳曼語支,而拉丁語同西語,葡語,法語,意語是意大利語族。
至於帖子的主題,鑑於樓主的初衷我也解釋一下我的名字吧。
我的名字是來自鐵森林的伊格納茲·鱗雕。
一開始只是想要一個可以廣泛流通的名字,於是從英語出發。
藉由DND3R《擴展大全》中的擴展職業雕皮之龍的概念(Wyrm of the Carved Skin,其組織成員由真龍和半龍構成;訓練類似於僧侶,強調自我完善和紀律,通過在鱗片上刻畫符文獲得防護能力),因早年(現在改變了)對其種族主義,組織性和守序性以及對防禦的追求,我爲自己取名爲“ScalesCarver”,希望這個予名反應自己的特性也作爲一個頭銜,意圖把自己設定爲一個龍種族武裝修道會的核心成員。
然後爲了獲取一個更能對接歐洲文化,聽起來正常的名字,我決定從我興趣熱衷的文藝復興前期的神聖羅馬帝國地區下手,選擇一個尊貴而古老的即成名字(德語地區有不能隨意創造新名字的傳統)。經過挑選之後,最終選擇了Ignaz(Ignatius的縮寫)。
Ignatius被視爲一個典型的拉丁語名字,有烏斯(ius)的後綴,起源於意大利古伊特魯里亞語名字Egnatius,含義未知,關聯拉丁語後詞根爲ignis,基本含義爲火。
該名字也是基督教文化中聖徒的名字故而得到廣泛使用,通常被翻譯爲伊納爵,著名聖徒包括聖伊納爵·羅耀拉(耶穌會的創立者,著名的宗教領袖、神祕主義者和軍事貴族),以及聖依納爵·安提阿(基督教早期著名殉道者)。兩位天主教聖徒使得這個名字被賦予了熱忱奉獻和堅定信仰的含義。
完整的姓名體系除了予名以外還需要姓氏,同因對古德語地區和騎士文化的興趣,我決定用採用鐵森林的德語典故來設定姓氏。德語姓氏通常是地名或者職業(偶爾是父親的名字),而鐵森林的典故如下
“你在任何地圖上找不到鐵森林。 並非因爲它不存在,而是因爲那些知曉的人會將其埋於心底,而不願意透露它的位置。
那裏的樹木像樹皮堅若鋼鐵,枝葉銳如鋒刃,果實粗壯,沉重多刺。鐵森林會在陽光下錚錚閃耀,在風暴中聲若吶喊。暴風過後枝葉散落落,將大地覆上一層鐵鏽。
鐵森林中的道路錯綜複雜。
其中有一條通往權力的王座,另一條通往富貴的理想。但人們會說,這兩條路的盡頭皆是無盡的折磨。第三條路通往一座神廟,那裏供奉着未知的神明;第四條路卻去往斷頭臺;還有許多其它小徑,都通向未知的墳墓。
其中唯有一條最漫長的路,可以通往故鄉。若是有人穿越這條路而歸鄉,回來的將會判若兩人。
鐵森林的道路是極其危險,過客會爲枝葉所傷,留下無盡的傷疤。但如果有人成功穿越了鐵森林,他就會變得和鐵森林一樣,硬冷如鋼。 ”
此處的鐵森林就是刀光劍影的戰場,EisenWald即德語鐵森林,我所追求的韻像即歷經殘酷戰場篩選洗練,早已冷酷麻木心如死寂卻能從死人堆中爬出來的堅韌頑強之輩。
冷硬如鋼(Hard as Steel Just as Cold)亦被我選爲家族箴言以凸顯其寓意和符合貴族傳統。
因此最終完整的姓名結構,以及各個語音的轉寫和發音爲
西日耳曼語支:
德語:Ignaz SchuppenSchnitzer von EisenWald 伊格納茨·舒彭施尼策·馮·埃森瓦爾特
英語:Ignatius Scalescarver of IronForest。 艾恩佛雷斯特 的 伊格內修斯·斯考爾茲卡弗
荷蘭語:Ignaz SchubbenSnijder van IJzerWoud 伊赫納斯·斯赫本斯奈德爾·範·艾澤瓦伍德
拉丁語支:
法語:Ignace SculpteurDesÉcailles de la ForêtDeFer 伊尼亞斯·斯庫普特 德 澤凱耶·德·拉·佛黑 德 費黑
西班牙語:Ignacio TalladorDeEscamas del BosqueDeHierro 伊格納西歐·塔亞多爾 德 艾斯卡馬斯·戴·博斯克 德 耶羅
意大利語:Ignazio ScultoreDiScaglie della ForestaDiFerro 伊尼亞佐·斯庫爾託雷 迪 斯卡列耶·德拉·佛雷斯塔 迪 費羅
其他語言:
俄語:Игнатий РезчикЧешуи из ЖелезногоЛеса 伊格納季·雷日奇克·切舒伊·伊茲·日列茲納沃·列薩
中文:燚鱗雕·錚林
日語 鱗雕師 燚·鉄ノ森
至於龍語,發音語法暫且沒有完善設定,打算採用一種難以被音譯的嘶嘶聲和多個長點構成的字符。
但是有設定龍的名字結構通常爲 領地+它者根據特徵賦予的名號+家族賦予的名號+它者依據經歷賦予的名號+數個可選的自我介紹(追求,成就,身份)
在這個體系下我的名字可以翻譯爲 鐵森林之主,“灼眼”鱗雕,歷戰者,帷幕的策劃者和不朽烈陽的喉舌。
最后修改: 镜中龙影 (2025-02-15 12:57:18)
有 1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Itz_Vara
[↑] @Lunamis午月 寫道: 拉丁拼寫。英文字母就是拉丁字母,並不一定是拉丁語呀,法語、西語和德語都算拉丁拼寫。 …
以爲是問狹義拉丁語。廣義的話,發音這個不是語言問題嗎?似乎自己拼一下或者查一下就讀出來了不需要問對方纔是?
Hamilton Musical官攝循環
[↑] @Ancalagon 寫道:
坐在可控且溫飽的環境,討論極端情況是不準確的哦。 例子一、阿根廷球隊的飛機,墜毀在安地斯山脈,原本不願意喫屍體的人都吃了。 例子二、餓極了的食草動物在極端條件,也會改變食性喫同類。 而龍 …
思想實驗是一種思維工具,用來探討和解決思維中的矛盾點。它的前提是理想化的假設,不要求現實的可能性,因此無需考慮現實情況。
坐在可控且溫飽的環境,討論極端情況是不準確的哦。
例子一、阿根廷球隊的飛機,墜毀在安地斯山脈,原本不願意喫屍體的人都吃了。
例子二、餓極了的食草動物在極端條件,也會改變食性喫同類。
而龍的知性又高,又是雜食(設定),達成自身生存是最優解。但是如果旁邊的龍生存機率更大,我讓他吃了就是。。。。。
我還說這麼老的帖子怎麼又起來了,影汁兒你居然還翻起來了
我記得一場細雨,一片田野和隙間的光芒
初生的萌芽
我記得一個夜晚,一片水波和柳葉的冠冕
珍珠的呼吸
時而別離,時而重逢
時而歌唱,時而沉寂
太快又太慢
太早又太晚
在惺忪的眼瞼下
迷霧湧出
載着所有講過的和沒講完的故事
流入大海
來吧月與星
休息你的翅膀
夜晚還長
黎明還遠
而韻律仍將繼續
有 4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Clearwind_清风, Melayery, 安德Endur~, 镜中龙影
回顧了自己2012年的想法,我發現自己現在已經克服了原先的情感障礙,可以適應人/龍視角的一至七步。
另外我注意到自己在原帖裏未曾提及過“道德”,這說明我的道德觀在這些年間並未發生變化,此問題僅是一個情緒/感情上的困擾,而不涉及道德判斷。
1樓鏈接打開404了,只好從標題和上下文推一下。
如果是龍的屍體的話我會喫的,活着最重要。但如果是活龍,我選擇死,這種錯誤我不會再犯一遍。
其實那只是一層包裝,老滾的龍語更貼近英語。
可以看看這篇龍語教學,對很少接觸架空語的學習者效果可能不是很好:https://api.xiaoheihe.cn/v3/bbs/app/api/web/share?link_id=79219495
,這裏還有b站上對初學者更友好的版本,不過咕了:
【龍語語法【上古卷軸】-嗶哩嗶哩】 https://b23.tv/nUuElsm
這裏是像詞彙一類需要記憶的查找資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56226568?utm_id=0。
感覺有點歪樓了。
[↑] @shiningdracon 寫道: 我對名字沒有特別的講究,名字只是交流中的一個稱謂,能起到指代作用就行,用什麼都可以。 嚴格來說我沒有名字,只是大家叫習慣了,我就把它拿來當名字用。 …
但是樓主不是問拉丁語名字的龍嗎)
英語.
謝里斯,x不發音
我對名字沒有特別的講究,名字只是交流中的一個稱謂,能起到指代作用就行,用什麼都可以。
嚴格來說我沒有名字,只是大家叫習慣了,我就把它拿來當名字用。
如題,好奇各位名字是拉丁拼寫的龍要怎麼讀自己的名字?又或者是龍語名的拉丁轉寫?
我自己名字Lunamis在人類發音中是英語式的,重音在第一個音節。
龍語還在設計中,但設定上屬於地中海龍語。
完全從一個作品是否好看的角度來說,我不會把問題歸結於“龍變人”本身,而是劇情和角色表現力的問題
無論是“爲什麼要變人”這個邏輯缺失,還是完全沒有體現龍的特徵,只是有特殊標籤的人,都是一種“元素空洞”,也就是作者希望寫出“一種生物變成另一種生物的身份錯位”,“龍”,“龍和人的互動”等等元素,但又無法填充足夠的內容,不知道怎麼寫,就只能把這些元素做成表面化的標籤,然後內裏用相對熟悉的人元素填充,於是就完全變成了披着人皮的龍
在這一點上和那種言情劇動不動車禍失憶癌症的差不多,不是言情劇或者言情劇中的離別元素有問題,而是作者沒有能力表現好這個元素
我自己是可以“變”人的,但是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的變,只是在龍人軀體外部分包裹一層生殖材料,僞裝出人的外觀,類似於終結者外面那層仿生皮,或者液態金屬
對我來說的意義就僅僅是一個和人交流的界面,就像很多服務型機器人會做一個類似人的臉一樣
又或者是由人同化/融合而來的龍爲了繼續體驗原來的生活方式所以仍然維持一個/一些人形軀體
有 1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Lunamis午月
完全不能接受。 特別是以下幾個原因導致的變人:
1. 爲了迎合大多數觀衆喜歡美女帥哥的審美導致變人。
2. 爲了強行節約畫面成本。
3. 爲了強行讓龍和人同框出鏡想出的“好主意”。
4. 龍只是附帶屬性, 設定上擁有龍力量的 人類, 被稱作龍。
5. 龍轉生莫名其妙拿了一個人類軀殼的。
6. 平時總是以人形態存在的, 打架或者誰需要騎龍的什麼時候才變幾秒鐘的“龍”。
7. 只在背景故事或者過去裏是龍的。
編劇要是能想一個合理的劇情非要安排龍變人也就罷了, 然而我見過的大部分作品龍都是作爲工具存在。 有時候是爲了襯托主角, 有時候只是營造個氛圍, 有時候只是編劇順手用來推進情節纔出現一下。
(另外吐槽一下還是反派龍好,反派龍一般不會變人,就是比較容易在巢穴裏待着待着就莫名其妙被討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