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的起因是和一個朋友聊天,我們談到了和otherkin相處的話題。我的朋友是某龍圈羣聊(親友性質的半公開圈子)的管理員,羣裏大部分都是一般的龍類愛好者和淺層自我認知的的幼龍,羣裏平時聊的也都是龍類相關,某一天羣聊裏被拉進了很多otherkin(是的,我很確定他們是otherkin)但奇怪的是他們似乎很少在羣裏露面發言,我那位朋友試着瞭解過otherkin,最終他得出一個結論,是otherkin的特立獨行將自己和其他的龍類愛好者隔開。我不認同他的結論,因爲很顯然,被一臉懵的拉進陌生的羣聊,能做的也只有一臉懵,而且將一切歸咎於所謂的特立獨行更是一種偏見。但他的話確實是讓我產生了這樣的疑問,因爲我也很少在公開或者半公開的龍類愛好者圈子看到活躍的otherkin,是出於害怕無法被理解的恐懼?還是單純的無法融入他們的話題方向?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如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裏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离线
我自己的話會覺得是話題方向多些,龍圈羣聊的話題大部分都是那些吧,跟熟人親親抱抱啥的,一些明星人出現的話就要持續好一陣子的“肢體互動”,沒有什麼讓人感興趣的東西,就算有的話人多嘴也太雜了,沒法說得很愉快,如果只跟幾個龍圈人討論的話應該沒什麼,就變成是否能對上興趣。
离线
离线
我自己來說,一部分原因是不太適應。我曾經在一個龍愛好者羣待過一段時間,他們都很熱衷於在羣聊中扮演龍聊天,但龍的要素在聊天中的插入實在太過多且刻意,讓我有種莫名不安感。
還有對接觸他人的潛在威脅的恐懼。人類對於異類的感知和排斥是極強的,而排斥也在人類的進化過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人類和其他動物羣體通過排斥來激勵成員遵守特定的社會規範,並要求他們爲自己所在的羣體作出貢獻,以此強化羣體;也通過排斥剔除有害或繁重的成員來提高羣體生存力。多數人都會認爲一個覺得自己不是人的傢伙是異類,而不會將其當成正常的人類看待,順理成章的構成排斥心理,到這一步我自己的想法已經並不重要。
我相信人類中會有更好說話的個體,但我不能冒這個風險去主動接觸,不然等着我的可能就是人們目光的惡意聚焦甚至於進精神病院。所以我更擅長僞裝而不是交流,就算真的想插入話題也不知道該怎麼做好。
遊山未至山窮處,終被青山礙眼睛
离线
离线
簡單回答就是:單純的興趣問題,參與感興趣的話題。
然後我想討論一下這個問題裏隱含的一些前提。
先明確一件事:你和他是否都認爲“otherkin 沒有加入一般的龍類愛好者談論的話題”這件事是“不好的”?
他的結論是:是otherkin的特立獨行將自己和其他的龍類愛好者隔開。
你對他的結論的看法是:將一切歸咎於所謂的特立獨行是一種偏見。
(這兩處的“特立獨行”、“歸咎”蘊含一個前提——沒能一起聊天是不好的。)
你提出兩個猜測:
- 出於害怕無法被理解的恐懼?
- 單純的無法融入他們的話題方向?
(這裏存在隱含的前提:otherkin 有意願加入,只是由於某些原因——“害怕”或“無法融入”——導致沒能加入)
不知我這樣理解對不對,帖子標題和內容表達了這樣一個想法:
應該加入表層社交,龍類愛好者圈子的社交是表層社交,所以 otherkin 應該加入龍類愛好者圈子的社交。
並且 otherkin 有意願加入。
但 otherkin 沒有加入。
因此,有什麼妨礙了 otherkin 加入 龍類愛好者圈子的社交。
我把問題拆分開來並分別提出看法:
1.“otherkin 應該加入表層社交” —— 表層社交僅僅是各類日常活動中的一種,也僅僅是廣義上的社交的其中一種。可以根據自己的偏好任意選擇自己喜歡的日常活動,並沒有哪種是“應該”參加的。
2.“龍類愛好者圈子的社交是表層社交” —— 對於所有的表層社交而言,龍類愛好者圈子的社交僅僅是其中之一,除此之外還有大量其它不同圈子、不同種類的表層社交。
因此這兩點不能推論出“otherkin 應該加入龍類愛好者圈子的社交”。
3.“otherkin 有意願加入” —— 每個個體的偏好不同,不能斷定 otherkin 有意願加入。
4.“otherkin 沒有加入”—— 是否有可能是統計偏差呢?
以龍為本
<-- 目前頭像 by 理業化肥
聯繫方式:站內短消息或郵件
离线
[↑] @shiningdracon 寫道: 簡單回答就是:單純的興趣問題,參與感興趣的話題。 然後我想討論一下這個問題裏隱含的一些前提。 先明確一件事:你和他是否都認爲“otherkin 沒有加入一般的龍類愛好者談論的話題”這件事是“不好的 …
不是這個意思,我不覺得只和熟悉的朋友待在一起是一件壞事,也並不是在推崇走出舒適圈邁向更廣闊的圈子,我只不過是因在這次談話中產生了這樣的疑問,爲什麼龍很少在外層圈子出沒。我提出的這兩種假設都是我經歷過的情景,所以我想問的是龍嘗試在和非龍類智慧生物溝通時可能會遭遇哪些問題,爲什麼會遭遇這樣的問題。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如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裏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离线
因為對方跟我都是人類,所以一下就能跟所有人成為朋友,這種人感覺也是極少的。
所以「對方跟我都是dragonkin,能一下跟所有龍成為朋友」,可能也是極少數~
←目前頭像感謝安雅贈圖。
Quit, dont quit... Noodles, dont noodles...
There is a saying: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the present.
离线
廣義的概括性很難應用到這樣的場景。首先,對kin的自我認同是基於意識上的主觀能動性,也就是能動的認識世界,而這種能動性又源自於對於龍的熱愛,所以我們不妨把這種自我認同歸類爲熱愛形式的一種。而人類又是一個概念寬泛的整體,有共同話題的見了面很容易成爲朋友,沒有共同話題的見了面依舊不會多看對方一眼。所以我認爲在龍這個共同話題的加持下能聊的有很多,所以我才覺得會不會是出現了什麼問題才導致了這樣的情況。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如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裏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离线
由“很少在公開或者半公開的龍類愛好者圈子看到活躍的otherkin”到“有(otherkin相關的)東西將你跟表層社交隔絕”中間有不少疑問
首先,otherkin本身數量相比一般愛好者就是少數,很少看到可能只是絕對數量本身就少,不能說明otherkin自身有某種隔絕傾向。同樣地,由於otherkin相對圈子整體數量少,即使在某些公開圈子活動也未必正好是觀察到的那些。
而在主體不經常直接相關的羣聊中判斷成員是否是otherkin也會有偏差,可能某些otherkin在這些地方活躍但沒有機會或者不願在此表現出otherkin的一面。這一點不只是理論推測,在一些otherkin組織的,但話題偏向日常的羣聊中大部分成員給我的觀感也是和普通人無異,那麼在人員成分更混雜的普通愛好者羣裏應該也會如此。
而即使觀察到了otherkin在公開圈子中確實相對其他成員不活躍,這個原因也未必來源於otherkin本身。由於上面說的數量較少,這個結果收個體因素影響也會很大。這類情況在我的觀察中是最常見的,很多不活躍來自一些外在因素:夜班/時差,工作忙,慢性疾病不能長時間在電腦前,精神不穩定,等等。
最後,對於什麼算是“表層社交”也是有些疑問的,按照你原話說的“羣裏平時聊的也都是龍類相關”,那這似乎不能歸納爲社交,而應該視爲討論問題。在這種情況下直接相關的反而是“對什麼類型的問題有興趣”,而不是社交傾向了。
靑山속에 묻힌 玉도 갈아야만 光彩 나네
落落長松 큰 나무도 깎아야만 棟樑 되네
巡津 遷河
离线
不是“只和熟悉的朋友待在一起”和“更廣闊的圈子”的問題,otherkin除了龍相關的圈子以外還有大量和龍沒關係的興趣圈子和日常社交。
爲什麼龍很少在外層圈子出沒
可能不能用“內層圈子”和“外層圈子”這樣的包含關係來描述,也許更適合用交集關係來表示。參考這裏提到的研究: https://yinglong.org/forum/viewtopic.php?id=4669。如果接受交集的描述,“otherkin很少出沒於龍愛好者的圈子”就不奇怪了。
龍這個共同話題的加持下能聊的有很多
只能說,“龍”本身未必是一個話題,需要具體到“關於龍的什麼”。如果對龍本身的理解差太遠,能聊的話題就會很少。知識結構、思維方式差太多,也很難聊的起來。籠統的“龍”在社交意願中佔的權重可能沒有多大。比如一個人:“我小時候見過龍,當時……”與另一個人:“這龍好帥,抱抱……”就不一定聊得起來。
有 1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镜中龙影
以龍為本
<-- 目前頭像 by 理業化肥
聯繫方式:站內短消息或郵件
离线
@逐光之龍 寫道: 而這種能動性又源自於對於龍的熱愛,所以我們不妨把這種自我認同歸類爲熱愛形式的一種
這我倒是能給出反例。
我看到過一個 kin,不記得具體物種,應該是和郊狼類似的犬科。他明確表示自己厭惡自己的kin族,希望殺掉它們。
下面這個吃了蘑菇出現的現象和熱愛無關: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15588085/answer/3522577401
我情緒穩定,有問有答但是自我認知出現問題,然後一直認爲自己是隻水母
好奇我爲什麼覺得自己是水母的~我真的自己也挺好奇的,我另外一個朋友她說她沒覺得自己是其他的什麼,但是她面前全是彩色的那種絲線,非常美,我的視角她像王家衛電影裏面的女主角~帶着紅綠光圈一直在傻笑,其他人的視角我一臉懵逼的發呆中,只能坐着,跟我說話有問有答,但是反覆和人家強調我是隻水母,第二天醫生和護士誇我是隻情緒穩定的水母,就是叫我名字我是迷茫的,但是喊我水母姑娘我就有問必答,還給醫生看蘑菇照片,護士說她打針那會我在牀上把手腳一起舉給她跟她說打那個觸手都一樣,護士說的這點我不記得了,我記得我給醫生看蘑菇照片的告訴他我就是喫這個變成水母的,然後我還自己問路去吐了,還糾結洗手水是淡水我會不會化了,然後想一會掛的是鹽水我就安心的洗手了
以龍為本
<-- 目前頭像 by 理業化肥
聯繫方式:站內短消息或郵件
离线
或許有龍更喜歡花時間跟狗狗相處也說不定~
熊也可能覺得更想跟人在一起
有 1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锐枰DeRyscipe
←目前頭像感謝安雅贈圖。
Quit, dont quit... Noodles, dont noodles...
There is a saying: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the present.
离线
[↑] @shiningdracon 寫道: 不是“只和熟悉的朋友待在一起”和“更廣闊的圈子”的問題,otherkin除了龍相關的圈子以外還有大量和龍沒關係的興趣圈子和日常社交。 可能不能用“內層圈子”和“外層圈子”這樣的包含關係來描述, …
你所說的現實問題和意願問題確實是切實存在的,這也是溝通的障礙之一,並非都有時間和精力去社交,即便是有多餘的精力,比起和不認識的人閒聊,和認識的龍待在一起確實會更開心。你所說的意識形態和思維方式問題也確實是存在的,大部分龍類愛好者對龍的喜愛僅限於表層,和你說的一樣,他們不太理解龍在我們心目中的形象,但他們對龍的喜愛卻不亞於我們,也許在他們的圈子裏他們永遠不會有機會去了解龍族的處世之道,但我依然能看到他們靈魂深處的閃光。也許他們始終無法理解他們最好的朋友對龍謎一般的執着,但我依然能感受到他們無微不至的關照,溫柔。你舉出的例子讓我感到害怕,爲什麼會有kin將自己定義爲自己討厭的東西?他爲什麼會有這麼恐怖的想法?人類會把傷害族羣的人丟進籠子裏,要不,我們也把他丟進籠子裏?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如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裏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离线
我不太理解別的個體對社交的定義,但在我看來,需要另一個個體在場才能進行的活動都是社交。一起玩遊戲是社交,討論喜歡的話題是社交,就算什麼也不做,一個人坐在熱鬧的咖啡店角落也是社交。不過你確實提出了一個很基礎,但卻被我忽視的一方面,龍本來就不多。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如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裏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离线
@shiningdracon 寫道: 第二天醫生和護士誇我是隻情緒穩定的水母,就是叫我名字我是迷茫的,但是喊我水母姑娘我就有問必答
這個“水母姑娘”聽上去好溫暖,充滿恰到好處的距離感和尊敬,還帶點可愛~
有 1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shiningdracon
季
离线
興趣)即答
有沒有一種可能,其實圈子是什麼主題拋開興趣導向外並不重要?
就我而言,其實決定我參與度的和圈子跟龍有沒有關係並無直接關聯,而是圈子話題的興趣成分使然。
無關龍的圈子聊起我感興趣的話題我也會樂於參與。
事實上龍作爲一個圈子的主題絕少發揮效用。
對於網線下的社交同理,就朋友而言我不是很在乎種族(靈魂形態)。
最后修改: 镜中龙影 (2024-06-28 09:02:25)
"連想改變別人的念頭都不要有,要學習像太陽一樣,只是發出光和熱;
每個人接收陽光的反應有所不同,有人覺得刺眼,有人覺得溫暖,有人甚至躲開陽光;
種子破土發芽前沒有任何的跡象,那是因爲沒到那個時間點;只有自己纔是自己的拯救者。"
人只有在想要改變的時候纔會被改變,重要的是恍然大悟的一瞬間。
离线
等等。外層圈子的定義是什麼?
不會是龍很少出沒的圈子就被定義成外層圈子吧?
"連想改變別人的念頭都不要有,要學習像太陽一樣,只是發出光和熱;
每個人接收陽光的反應有所不同,有人覺得刺眼,有人覺得溫暖,有人甚至躲開陽光;
種子破土發芽前沒有任何的跡象,那是因爲沒到那個時間點;只有自己纔是自己的拯救者。"
人只有在想要改變的時候纔會被改變,重要的是恍然大悟的一瞬間。
离线
就這句表達而言的話我覺得可能不存在你說的和非龍智慧生物的溝通問題,所以纔不會額外關注是不是龍愛好者這一點?和普通人類或者龍朋友相同待遇,感興趣的嘗試接觸,聊得來的成爲朋友。)所以可不可以理解爲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是,是沒有給予並不被視爲同族的龍愛好者額外的關注?
"連想改變別人的念頭都不要有,要學習像太陽一樣,只是發出光和熱;
每個人接收陽光的反應有所不同,有人覺得刺眼,有人覺得溫暖,有人甚至躲開陽光;
種子破土發芽前沒有任何的跡象,那是因爲沒到那個時間點;只有自己纔是自己的拯救者。"
人只有在想要改變的時候纔會被改變,重要的是恍然大悟的一瞬間。
离线
@逐光之龍 寫道: 你舉出的例子讓我感到害怕,爲什麼會有kin將自己定義爲自己討厭的東西?他爲什麼會有這麼恐怖的想法?人類會把傷害族羣的人丟進籠子裏,要不,我們也把他丟進籠子裏?
重點在於kin和“熱愛”不一定相關。他的kin族正好是他那裏的一種害獸——至少在他的描述裏很像一種害獸,他非常不喜歡。換個例子更好理解:假如一個人的kin是老鼠,但他對老鼠並沒有任何熱愛,而他家又一直鬧鼠患,那麼滅鼠對他來說就是一個很自然的選擇。
人類裏也很常見:
人類自願滅絕運動(英語:Voluntary Human Extinction Movement,簡稱VHEMT[注 1])是一場號召所有人放棄生育,逐步實現自願性人類滅絕的環保運動。運動的支持者認爲人類滅絕可以防止環境惡化,該組織稱人口過多存在多種危害,如物種滅絕、人類所需資源短缺等,減少人口就能顯著減少人爲因素造成的苦難。
以龍為本
<-- 目前頭像 by 理業化肥
聯繫方式:站內短消息或郵件
离线
外層圈子就是指普通的龍類愛好者圈子,可能是我沒闡述清楚,我想說的是,在圈子裏的大多數都喜歡龍這個前提下,會不會因爲對所喜愛的事物理解不同而產生分歧?會不會因此讓某一方產生高高在上,優於其他愛好者的錯覺?雖然我不是很認同我那位朋友的論點,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確實看到了一部分的真相。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如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裏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离线
沒有誰想要傳遞高高在上的感覺,因爲根本沒有誰試圖在圈子之間傳遞感覺。我不會說這是錯覺,而且這也發生在任何興趣圈子之中。比如模擬飛行遊戲玩家的圈子,航模或者模型圈子,歷史重演或者兵擊圈子,軍事圈子,甚至真正的鍵政圈子新聞時事圈子對於外層泛愛好者而言看起來都是高高在上的,要問圈子裏的人爲什麼不去外層泛愛好者的圈子裏交流顯然他們也會感覺對方認知層次不夠聊不來。然而此非刻意爲之,如同非常自卑者纔會刻意營造自信,只有日常生活中尊重缺失者纔會滿腦子都是秀優越。總而言之人以類聚物以羣分是自然規律的結果,不是原因,聊得來的人聚成了一羣,他們的共性被歸納總結爲什麼樣的圈子。
"連想改變別人的念頭都不要有,要學習像太陽一樣,只是發出光和熱;
每個人接收陽光的反應有所不同,有人覺得刺眼,有人覺得溫暖,有人甚至躲開陽光;
種子破土發芽前沒有任何的跡象,那是因爲沒到那個時間點;只有自己纔是自己的拯救者。"
人只有在想要改變的時候纔會被改變,重要的是恍然大悟的一瞬間。
离线
說說我的想法,不過我想我對圈子這塊瞭解完全不多,我應該也算是那種不露面的類型,我自己認爲有性格,有外界因素
很少在公開或者半公開的龍類愛好者圈子看到活躍的otherkin
活躍/發言感覺需要兩個原因,暫且分爲日常的(所有龍的話題之外其他話題,且包括關於龍的普通的討論,比如分享某某媒體中的龍或者是角色扮演,總之並不深入到“爲什麼”之類的話題討論)另外就是更多嚴肅的龍類話題的討論,單就日常的話題而言的話,感覺otk身份完全與其無關,而後者……就我而言這類平臺我的話會被以輕鬆的態度“無視”或者是由於無意識表露出來的otk價值被誤解等等——我理解爲身份,或者更好說是一種認識和立場的差異(我不喜歡嚴肅話題上的想要討論龍,但只是以一種不算客觀的角度旁觀而揣測龍的話題等等)
前邊只是個人因素,後邊是我想到的一些其他情況:
是否這個羣裏還有類似“小團體”的存在?其他成員不太方便發言?同樣,各種其他羣外的環境也差不多
otk的數量在龍類愛好者之中佔比?
otk是否因爲身份的本身,更傾向於在可能暴露自己身份以及關於龍類話題類似討論上更爲慎重保守?
別的暫時想不起來了,以上爲個龍經驗與觀點
kin將自己定義爲自己討厭的東西
感覺這個問題並不太適合討論,換個方式“有人類深刻討厭自己人類的身份並且因爲僅是由於人類這個物種而會對其他人抱有敵意以及傷害的慾望嗎?”我們並不知道原因從何而來,換做我,我會選擇忽視,我自己熱愛我的身份與靈魂、種族,並且爲之驕傲
會不會因此讓某一方產生高高在上,優於其他愛好者的錯覺
可能會,可能不會,我的想法是,這個“優於”……有點難以解讀,換個說法,我作爲龍族而認爲自己的種族最值得令我驕傲與尊重……這算優於嗎?我如果在此之上再以尊重與平和的態度對待其他個體,這算是“高高在上”嗎?我的內心想法不表露之前,我不將自己的認知與經驗全部無障礙與誤差的全部與別的個體分享的話,在他眼裏,我是什麼?自大的龍?還是沉默迷茫的靈魂?還是僅僅是一個模糊的“人”?
這個答案不僅關於otk自身的想法和行動,也取決於觀測者,取決於環境,我認爲外界的因素一直如此,只是參考而已,而如果會有那種真正相知的朋友……我尋找的大概就是這種靈魂的交流
有 1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地球遗龙
歸星。
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