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orphous 寫道: 而且,還必須考慮環境因素的作用,甚至可以說環境因素對動物尺寸是占主導地位的,例如:
是的,這裏的環境因素就是本貼想討論的主要內容,但凡無尾體型大一點或者小一點在生態位和環境權衡就很難達到平衡,我想探討的是更細的一些內容,例如無尾體型較小無法利用優勢毆打貓貓或者狼一類的生物,製作工具也很難發揮能力打過,再舉例就是以普遍猴子的體積但是無尾。體型過大就會導致諸如散熱、骨骼強度、資源密度過低的問題,而體型過小打不過狼一類體型的生物也是一種資源喪失,因此想借用無尾的這套體型資源邏輯放在我們身上討論。
@Amorphous 寫道: 可以使用浮力來提供對身體的支持,則可以繞過這個上限,例如藍鯨
實際上除了骨骼壓力外,增加體積後各種配套器官系統需要供給的體積都是按照立方來算。骨作爲舉例,各種器官如泵血系統、散熱方式、呼吸系統等都會有可能比它更大的結構改變,你可以試着研究一下。但我想討論的是體積變大以後各種環境資源的缺乏這個角度 另外這裏有個好玩的概念是海弗利克極限,也會和代際之間的資源數計算有關。
@Amorphous 寫道: 早期完全可以機械剝離高大木本植物的韌皮部,得到長纖維然用於編織
在於大部分樹的韌皮部很脆弱很短並且保暖性能不如支數更高的絲織物,而絲織物對大一點的龍來說太小了或沒有保暖需求,也就是在先天條件不需要狩獵方面的工具存在時大家的初始文明樹會點成什麼樣子。
最后修改: 安德Endur~ (2025-08-26 11:42:59)
@安德Endur~ 寫道: 無尾進化到這個體型不知道是不是已經在生態位和尺度資源中相當於找到了一個完美的尺寸呢?
人類目前的尺寸與其他物種在環境中長期共同進化的結果,但是,很難說是完美的,從演化的角度看,自然並不追求完美。
個龍認爲,從現在人類認識的地球生物學看,動物的尺寸,是一個可行域,有一個大致的上限和下限,在此之間不能說一個尺寸就一定好與另一個尺寸。
而且,還必須考慮環境因素的作用,甚至可以說環境因素對動物尺寸是占主導地位的,例如:
食物供給:食物的豐富程度直接影響動物的生長和體型。食物豐富的環境往往能夠支持較大的個體,而食物匱乏的環境可能會限制動物的體型,地球上的生物圈能源直接來自於太陽,輸入功率有限,因此難以支撐起龐大生物的生存需要。
氣候和溫度:寒冷的環境可能促使動物體型變大,因爲較大的體型有助於減少熱量流失,可以降低基礎代謝,而在溫暖的氣候中則可能傾向於小型化,這利於散熱,而龐大生物很可能會遇到散熱問題。
棲息地特徵:生活在密集森林或複雜地形中的動物可能進化出較小的體型以便於穿梭和避敵。而草原或開放環境中的動物可能進化出較大體型以便更好地逃避捕食者,過大的捕食者可能難以捕獵。
而正如
@shiningdracon 寫道: 更高的話,身體結構可能支撐不住。
所說,決定了陸上動物體型上限的,是材料問題,做一個最簡單的粗略計算,只計算靜壓力載荷,等比例放大:
假設動物長度爲L,橫截面積A與尺寸的平方成正比:
需要支撐的重力W與尺寸立方成正比:
則需要的骨骼材料抗壓強度\sigma_c與L至少成正比:
所以,需要的抗壓強度\sigma_c與尺寸L至少成正比,這是一個非常寬鬆的下限,實際中會出現應力集中、幾何放大、動載荷和其他受力方式等,\sigma_c與L的關係幾乎一定比現線性關係更高。並且因爲強度是材料本身的屬性,除非更換更強的材料,否則無法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使用拓撲優化等方法只能一定程度上緩解對更強材料的需要,骨骼的強度可以認爲強度一般小於200\text{MPa},該問題很難解決,除非出演化出比較魔法的材料。這是對於生物體型最大的限制因素之一,大象就是經典的例子,他們的身體結構和行動方式處處體現着對龐大質量的妥協。
由此,如果不引入某些特殊因素,陸生動物不可能非常巨大,基本上高度能達到約4米,體重能到到約7噸的非洲象就可以被認爲是合理範圍內的上限了,海洋生物,可以使用浮力來提供對身體的支持,則可以繞過這個上限,例如藍鯨。
@安德Endur~ 寫道: 如果體型大一些會比較難找到織物的巨大化替代物,藤蔓?對於大隻來說竹筍都是刺爪的,似乎這是另外一種層面的資源匱乏。
如果接受這個限制,在這個範圍中,也不會出現難以利用的東西,例如你提到的織物,如果操作細小物體有困難,早期完全可以機械剝離高大木本植物的韌皮部,得到長纖維然用於編織,還可以使用微生物幫助分解植物中粘合纖維的膠質,使這一過程更加簡單。
如果希望進一步討論這個問題,最好提供生物本身和環境更詳細的背景信息,否則這個問題似乎有點過於開放了 。
@安德Endur~ 寫道: 不過和別龍討論以後感覺如果需求全被原生技能覆蓋以後很難催生出工具的使用,釋放前爪也是其次了。也有龍表示自己和無尾共存所以掠奪他們的資源拼在一起
作爲一條喜歡新東西的小龍,我是受到好奇心(0.1‰)和偷懶欲(999.9‰)的驅動去了解世界,設計、製造並使用各種工具和物品的 ,纔不需要人類呢
。
@shiningdracon 寫道: 如果“手段”中包含“阻止他人”的行動,它就會涉及道德規範——他人可以對“手段”提出批評。而當一個主體採取舉報、網暴、仇恨言論、威脅甚至更進一步的手段來進行“抵制”的時候,他也往往會訴諸一個規範判斷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爲,從而對抗他人的批評。
這一段文本,是將我之前的「限制條件」中的一個子類:道德因素對手段選取的影響做了從一個特定角度的簡單展開說明。
因此,可以說道德因素其實已被納入考量,這些因素共同決定了個體可能實施的手段,可以認爲這屬於個體決策層。
@Amorphous 寫道: 在此處直接討論法律,道德、規範和權利並沒有太大的意義。
我輸出這段文本是因爲,在此處是討論行爲對模因在羣體中的作用,和剛纔的討論已經不在同一層次。在此處這些個體相關的概念應用於廣泛的羣體中會被賦予與其在一般語境下不一定相同的意義、屬性和作用,例如法律在之前的例子中就失去了強制性。
因此,我想表達的是,這些概念需要被重新映射到羣體層面,作爲傳播層羣體的參數被討論,而不是直接將這些個體相關的內容放到傳播層分析,否則會引起錯誤。
話說目前替代歷史(alternate history)類的、且龍爲主角的作品是不是隻有戰龍無畏(Temeraire)系列
我之前還看到一部以一戰爲背景的漫畫 Arrowsmith,但是和這部漫畫一樣,龍也是工具性的


[↑] @shiningdracon 寫道: 不知道“更大隻”是要大到什麼程度。這裏有個世界上最高的人們的名單: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tallest_people最高的有2.72 米。但如果只 …
大隻是大隻龍的縮寫,注意到很多龍的背景生態位不太一樣居住環境不一樣體型區別較大。(這裏能插一個體長調查)
不過和別龍討論以後感覺如果需求全被原生技能覆蓋以後很難催生出工具的使用,釋放前爪也是其次了。
也有龍表示自己和無尾共存所以掠奪他們的資源拼在一起
不知道“更大隻”是要大到什麼程度。
這裏有個世界上最高的人們的名單: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tallest_people
最高的有2.72 米。
但如果只是這個程度,除了生活用品更大更長更高一些,其它似乎不會有明顯的變化。
極限身高不知道能不能超過3米~4米。更高的話,身體結構可能支撐不住。
來自Netflix KPop Demon Hunters電影的音樂
直覺就是爽~不用翻譯也可以體驗到KPOP的獨特魅力~
“Golden” Official Lyric Video | KPop Demon Hunters | Sony Animation
但整部片讓我最有記憶點的反而不是音樂...而是這隻老虎!!
雖然剛登場時我覺得有點恐怖...但反應實在是太爆笑了XD快幫幫牠吧!!
All Derpy Tiger and Magpie Scenes ~ Kpop Demon Hunters 헌트릭스
最后修改: 火柴龍 (2025-08-21 19:48:08)
有 1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龍爪翻書
Purple Disco Machine, The Magician - All My Life
https://youtu.be/YK0oDxYXmBA?si=C7zPFLDQTX8fzrE7
Little child, don't you cry
We're only human for a while
Feelings are spiritual
And you're connected to it all

有 1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火柴龍
看過第一卷,漫畫的質量和畫風都不錯,但我並不喜歡這套設定,龍是某種純粹的工具,而主角是個討厭的混蛋,很難看下去
說真的,雖然大多數龍飛起來本就不科學,但撲翼機追二戰螺旋槳想想就累。。。類似題材不如換一戰吧,對空武器的水平還相對沒那麼割裂。
最后修改: 镜中龙影 (2025-08-21 10:13:11)
不清楚這裏有沒有收錄,分享一下
r18g注意


這裏看https://cn.baozimhcn.com/comic/zhanzhengyulong-delcourtsoleil
最后修改: SmallDragon (2025-08-21 01:20:18)
對於文明初期的無尾來說很多東西都像是在完美尺度上,細的蠶絲麻繩,世界中對無尾來說沒有非常巨大的東西也沒有非常小不能研究的東西。如果體型大一些會比較難找到織物的巨大化替代物,藤蔓?對於大隻來說竹筍都是刺爪的,似乎這是另外一種層面的資源匱乏。
無尾進化到這個體型不知道是不是已經在生態位和尺度資源中相當於找到了一個完美的尺寸呢?好奇更大隻的大隻會點出什麼樣的工具平替帶來什麼樣的文化變化。
有 4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龍爪翻書, Melayery, Hscyrilon, FLMLyingDown
意外的動了點腦筋,好
https://toombler.itch.io/red-dragon-sauna
紅龍桑拿(Red Dragon Sauna)是 Thinky Puzzle Game Jam 5 遊戲開發主題活動中的作品。這次的主題(可選)是:稀有動物(Rare Animals)
簡介:
從前有一條龍,在冰天雪地中發現了一位凍僵的勇者。龍用自己熾烈的吐息溫暖並救活了勇者。這一刻,龍想到了一個絕妙的點子……

有 6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龍爪翻書, MorksAllen, 镜中龙影, Plazehorta, 黑龙逐光, Hscyrilon
自己以前就對龍很喜歡,在B站上的“不止XP”節目看到了關於“龍癌”的科普,以及作者Hatikva和他/她/祂守護龍“Missia”的故事。於是對龍的故事,於是就找到了這裏。
真的是很溫暖的一個互聯網避風港。這個人類會待在這裏,看各位巨龍是如何互動的
https://www.cbsnews.com/news/dinocephalosaurus-orientalis-fossil-discovery-mythical-chinese-dragon/
一支國際科學家團隊在中國發現了距今 2.4 億年的三疊紀化石,其中一位科學家形容它是“細長如蛇的中國神話巨龍”。
這隻名爲東方恐頭龍(Dinocephalosaurus orientalis)的水生爬行動物體長約 16 英尺(約 4.9 米),擁有 32 節獨立的頸椎——頸部極其修長。該消息由蘇格蘭國家博物館於2024年2月23日公佈。
新化石具有蛇形外觀和鰭肢,發現於中國南方的貴州省。

東方恐頭龍(Dinocephalosaurus orientalis)最早於 2003 年在發現其頭骨時被確認,但這次更爲完整的化石發現“讓科學家得以首次完整描繪這種奇特的長頸生物的全貌”。
“這又是一個令人費解的三疊紀奇異而奇妙的世界的例子。我們確信,它那醒目的外觀——讓人聯想到細長如蛇的中國神話巨龍——將會吸引全球的想象力。”蘇格蘭國家博物館自然科學部主管尼克·弗雷澤(Nick Fraser)說道。
據劍橋大學出版社發表的研究稱,這塊化石以及此前發現的兩枚相似生物的胚胎化石,幫助科學家更多地瞭解了這一類生物。它們生活在水中,可能無需上岸產卵。
已發現的東方恐頭龍最大頭骨約 9 英寸(約 23 釐米),保存下來的最大牙齒約 1 英寸(約 2.5 釐米)。

這塊新化石包含保存狀況較差的頭骨、椎骨、肋骨和肢體化石,尾部缺失,但椎骨則“保持了完美的連接狀態”。
研究人員還在腹部發現了至少四條魚,以及一些小型椎骨和可能的肢骨,這些可能是一枚胚胎化石,或是該生物吞食過的小型爬行動物的遺骸。
來自美國、英國、中國和歐洲的研究人員已經研究這種生物長達 10 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李淳教授表示:“在我們在貴州省三疊紀地層所取得的所有非凡發現中,東方恐頭龍可能是最令人矚目的。”
找到一篇也是對冰與火中龍耗能建模的論文,不過不是這個競賽的:https://www.clausiuspress.com/conferences/AETP/EMSS%202020/EMSS2020036.pdf

2025.7.22
光影:Photon Shaders
拍攝地點是基地之一。
2025.7.24
光影:Photon Shaders
圖中的龍雕像來源:https://www.planetminecraft.com/project/minecraft-guardian-dragon-statue-free/

2025.8.4
靈感來源: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k4y1n78C/
第一張光影:Photon Shaders
第二張光影:Solas Shader
圖書館投影下載:https://www.mcschematic.top/home/c44fd1b0-7def-4315-9dd4-62bdf8157524
1.7w的書架真的累死了
2025.9.15
最近沒什麼動力碰存檔,不過做了個基於1.21.1龍之生存的自定義技能製作文檔:
https://www.mcmod.cn/post/5594.html
適合有Minecraft數據包基礎的讀者,結合https://www.mcmod.cn/post/5559.html這篇理論上就已經可以將本體帶進Minecraft了如果設定複雜的話可能還需要自己寫代碼。
最后修改: 羽落 (2025-09-28 17:57: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