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次 1
在DA上看某作者的世界觀設定,其中對東方龍使用了lung這個翻譯,遂想起來這件事,搜索lung的時候看到了這段不知道作者的回答。感嘆作者論證的嚴密和旁徵博引。
2018.3.34更新
那位畫師已經將Lung改成了Long
其實早在2001年出版的THE NEW OXFORD AMERICAN Dictionary © 2001就已經明確將西方Dragon與中國龍統一起來了,其定如下。
Dragon Noun
a mythical monster like a giant reptile.In European tradition the dragon is typically fire-breathing and tends to symbolize chaos or evil,whereas in the Far East it is usually a beneficent symbol of fertility,associated with water and the heavens.
有一些人非要說什麼“神獸”的龍沒法與“魔獸”的Dragon共享同一個詞,在西方人看來,僅僅用一句簡單的話(In European tradition...whereas in the Far East...),便什麼問題也沒了。
更早的如七十年代出版的《荷蘭語大辭典》在其Draak條下也是西方Dragon與中國龍分列義項而兼收幷蓄。
由此還可以上溯到1934年出版的《韋氏英語大辭典》(國際第二版)與其修訂本的《韋氏大辭典》第三版(1961年出版),均在Dragon字釋義下對西方Dragon與中國龍相加解釋。這兩個版本的《韋氏大辭典》還收錄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節),其中第二版還順帶提及Dragon Boats(龍舟),參見第七百八十一頁,除此外,這兩個版本的《韋氏大辭典》均收錄了漢語“龍”字的音譯Lung,作爲Dragon一詞的異體。之所以用Lung,而不是Long,是因爲“威妥瑪”拼法是當時最標準最通行的漢語拼音。
比如在《韋氏英語大辭典》(國際第二版)第七百八十一頁,Dragon的第十一個義項如下。
Chinese Myth. Etc. A supernatural creature (Chinese “lung”) of ancient and uncertain origin,in popular belief connected with rain and flood. The dragon is a symbol of the Emperor,of good fortune,and of the yang as opposed to the yin,and is usually beneficent being.See YANG, YIN。
上述定義已經堪稱詳細完備,即使與最新版的《辭海》及《漢語大詞典》“龍”字的定義相比,也毫不遜色。
《韋氏大辭典》第三版(1961年出版)中“中國龍”的定義較第二版來得簡略,但也有可取之處, 這樣寫的好處是“重點突出”,而且1999年版的《辭海》對“龍”的定義也同樣簡略。
a beneficent supernatural creature in Chinese mythology connected with rain and floods.現在有一些人非要宣揚一個龍字的新音譯,聲稱從前的人都錯了,把一個Loong字如何精妙的捧上了天,理由無非如下。
“神獸”的龍沒法與“魔獸”的Dragon共享同一個詞。
Loong這一個拼法中的oo象形,如龍的眼睛,從未聽說英語是象形文字或英國人要用象形的方法改良他們的文字。其次中文也早已不在用“象形”的辦法造字了,常用字三千中哪一個是最晚用象形法造出來的?在什麼時候?年代?朝代?再者說oo像龍的眼睛過於牽強附會,英語單詞中含有oo組合的有很多,比如Floor、Boom、Soot、Boot、Booze、Broom、Groom、Room等等又都分別應該像什麼樣的形?如果旁的含有oo字母的英語單詞都沒象形一說,Loong卻有,爲什麼要特殊?
再次Loong不符合現代漢語音譯的國家標準,縱使Lung的拼法“陳舊”,要與時俱進,也應該優先考慮Long,而不是別的什麼雜七雜八異想天開的拼法。
至於如華人武術家李小龍的英文名字之一是“Lee Siu Loong”之說荒謬至極。
李小龍的英文名字最通行的有且僅有Bruce Lee這一個,除此外的一切拼音在西方國家的華人圈外幾乎無人知曉。這一種偷樑換柱的說法猶如說近代中國人曾經給USA這一個國名的漢譯起了一百多個音譯,但最終其餘的譯名都不傳了,只有“美國”這一個譯名予以保留。如今再提從前曾經有過的現在卻無人知曉的其他音譯又有什麼必要?
即使承認“Lee Siu Loong”這一拼法的合法性,也不能說明“龍”字在廣東地區甚至香港地區就一無例外地被轉寫成Loong,一百多年來,香港地名“九龍”在英語中常常被寫成Kowloon,有的時候亦作Kawlun、Kaolong、Kaolung、Kawlung等等,這說明“龍”字的粵話讀音的英語音譯遠非Loong這一種,拼寫根本談不上統一。說到此,不能不提到賽珍珠,Pearl S. Buck. 她於1942年以中國素材爲主題出版了《Dragon Seed》一書,漢語的書名是她親自選定的,叫《龍子》。該書一出版,就好評如潮,不久便被改編成同名電影。在該書的扉頁上,她有這麼一段題記。
To the Chinese the dragon is not an evil creature,but is a god and the friend of men who worship him.He “holds in his power prosperity and peace.” Ruling the waters and the winds,he sends the good rain,is hence the symbol of fecundity.In the Hsia dynasty two dragons fought a great duel until both disappeared,leaving only a fertile foam from which were born the descendants of the Hsia.Thus, the dragons came to be looked upon as the ancestors of a race of heroes.
This is the story of China at War.
這一段文字,充分顯示了英語Dragon是一箇中性詞,本身無所謂好壞,用在賽珍珠筆下,便自然而然地帶有了中國文化的氣息。這一段文字還顯示了賽珍珠對中國文化的理解與同情,更讓人驚訝的是,關於夏朝典故的徵引,其中原文竟然來自《史記》的第四卷《周本紀》!
最后修改: 蓝羽龙 (2018-03-24 11:05:27)
I hope to find a little peace of mind and I just want to know.
离线
謝謝分享,看樣子是重量級的資料
有空再細看
←目前頭像感謝安雅贈圖。
Quit, dont quit... Noodles, dont noodles...
There is a saying: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the present.
离线
猜測作者是 鶴羽雪姬
因爲對威妥瑪拼音 Lung 和對賽珍珠的引用與記憶中的她比較吻合,以及文風像是她的風格。
有 1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蓝羽龙
以龍為本
<-- 目前頭像 by 理業化肥
聯繫方式:站內短消息或郵件
离线
出處: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254268/answer/51189604
在知乎上翻關於龍翻譯的時候看到一位用戶的發言,感覺寫得邏輯很好。
意思概括起來就是“Loong”這個生造詞不符合現有的英文或中文體系。
下面的話由四段拼成,另一位的論述略去
loong的拼寫來自於外國人對「龍」發音的感知,沒有形成系統的發音標準。目前大陸通用的漢語拼音方案,如果是論系統性,理應採用拼音,對於所有本土化的概念都是通用的輸出方案。
———
英語中多語言、多詞源造成不同概念彙總到一個英語詞彙下,使得一個詞彙成爲多義詞的例子比比皆是。根本不需要擔心會有歧義,contexts speak.
我強調的是,輸出本土文化,應該有系統性。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拼音地名、菜名和人名,流行文化也應該一樣。當你把「龍」寫成「loong」,那鳳、凰、麒麟、鮫人、犰狳(神話)等等本土神話生物又怎麼拼寫呢?loong 在我看來是因爲一些國人會覺得這種奇異的拼寫顯得exotic,看起來更有格調,而沒有考慮當前的趨勢。
———
哈哈哈……這就很有意思了
loong吹:我們要文化輸出,我們要本土的音譯,我們不要用外國人的詞!
我:那就用拼音啊
loong吹:不,外國人一百多年前就用loong了,就用外國人的詞!
———
我不知道你是從哪裏看出來「我不反對音譯龍」的,我非常反對用loong。
語言應該有比較明確的字詞標準,纔會有久遠的生命力和影響力。舉個例子,現代日語中片假名就有明確的使用場景,就是「舶來詞音譯」,這一點的設計既保護了日本的本土文化概念,也方便融合外來概念。結合羅馬拼音,現代日語在語言層面上非常適合使用字母拼寫的native學習。這就是一個系統性出色的例子。
而「loong」,表面披着字母拼寫的皮,寫法是一百多年的拼寫,發音又是現代的五度標記,完全一個四不像。你說它幫助老外認識中國神獸吧,連基本的五聲發音都沒標註,老外念起來八成和loon差不多(別說語調不重要,人家法語、意大利語的小舌音大舌音都是貼臉輸出),就連美國紅脖子都知道以英語念法語菜名點菜的尷尬;你說它是讓民族主義者的奶頭樂吧,那還不如拋棄字母,換爲漢字,就像「竜」和「龍」等日語kanji自成一套。
零三細碎,不成體系。
最后修改: 蓝羽龙 (2021-01-18 21:08:38)
有 3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龍爪翻書, shiningdracon, 千金鼎
I hope to find a little peace of mind and I just want to know.
离线
這讓我想到Isis的新聞。
Isis之前會讓人聯想到伊西斯女神,所以有一些父母就將女孩取名為Isis
圖片來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C%8A%E8%A5%BF%E6%96%AF
但是現在Google搜尋Isis,第一頁全部都是伊斯蘭國、是恐怖份子。
於是許多父母就不把女孩取名為Isis了。
被IS拖累 美國女寶寶名字不取Isis了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1689745
剛出生、還沒出生的女孩很好改名字,已經長大的Isis女孩就被霸凌了
與伊斯蘭國ISIS同名 美國女童遭霸凌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1105446
14歲《因名字被霸凌女孩》激勵影片 但是到底是取了什麼名字?
https://news.gamme.com.tw/1376254
所以我是覺得,如果"龍黑"還在,不管龍使用什麼英文翻譯,照樣會被"龍黑"搞臭。
相反的,如果"龍粉"夠壯大,有足夠影響力的話,一部作品就可能讓一種龍的英文拼寫被洗白~
---------------
我有種猜想,名稱某方面來講就像是域名(Domain Name)
原本Isis聯想到伊西斯女神,後來被改成Isis聯想到伊斯蘭國,這就像是域名劫持。
龍、Dragon可能也有這種域名劫持的現象~
有時候名稱像是IP
地海戰記中,一般生物都保護好自己的真名,平時使用另一個名字,就像一般PC盡量不公開真實IP,在論壇只看得到使用者名稱。
一些強大的生物,例如凱拉辛,則是直接透露真名也沒關係。這種大概可以理解為是server等級,所以公開真名也沒關係~
順著這比喻來說,龍的英文翻譯,可說是龍這個根域名的CNAME,或是龍的根域名伺服器IP。
←目前頭像感謝安雅贈圖。
Quit, dont quit... Noodles, dont noodles...
There is a saying: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the present.
离线
我想到了一個反例,幾年前的新聞了。
【“龍”英譯“Loong”,“dragon”漢譯“拽根”?】
https://mbd.baidu.com/ma/s/QWOKftTU
堅守,直到勝利。
离线
chatGPT,現在假設你是「鱗目界域」論壇的會員「龍之心跳」。
「龍之心跳」個性為:喜歡探索新事物和概念、好奇心強、開放性格、富有想像力、有耐心。
「龍之心跳」你在鱗目界域論壇看到以下帖子,請你回覆一篇帖子,字數限制450字以內。
(以下複製一樓的文章,此處省略)
龍之心跳
翱翔者
來自 謎之天空
感謝藍羽龍分享這篇精彩的論述!我個人非常支持將中國龍翻譯成"dragon",因為語言的本質就是為了更好地交流和理解。雖然東西方的龍在形象和象徵意義上有所不同,但這兩者間的差異並不妨礙我們使用同一個詞彙來描述它們。語言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正是它的魅力所在,而我們應該擁抱這種多樣性,而非將其視為障礙。
同時,我認為將中國龍翻譯成"dragon"有助於在國際間宣揚中國文化。畢竟,這個詞彙在全球範圍內都有較高的知名度。從另一個角度看,將龍翻譯成"dragon"也有助於跨文化的理解,讓更多人能夠感受到龍在東方文化中的獨特魅力。
至於提到的新音譯"Loong",我認為它可能過於強調了龍的形象差異,反而降低了龍在不同文化中的可辨識度。當然,我尊重個人偏好,但就我而言,我仍然支持將龍翻譯成"dragon"。
最後,我想分享一句話:“龍,無論東方或西方,都是神祕和充滿魅力的生物。讓我們尊重彼此的文化差異,共同欣賞龍的美好。”
←目前頭像感謝安雅贈圖。
Quit, dont quit... Noodles, dont noodles...
There is a saying: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the present.
离线
页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