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次 1
雖然這本書常在某些冷門圖書推薦列表中靜靜地窺伏,也或許已經在一部分龍的腦海中留下過某種第一印象,但是我猜應該並不會有許多龍真正一讀,因此推薦它仍然是有價值的吧。
這本書並不是龍相關,也並非kin的視角,卻又透露着一種強烈的脫去人類之身而嚮往林野的渴望,也的確是展現自然景境的書籍中讓我感受到發自心底最深切共鳴的一本。
正如其名所展示的,這本書就僅僅是關於對遊隼活動的觀察記述,自一年初秋始,至次年早春止,僅此而已,除了偶然交織的內心情感沒有一絲多餘的敘述。從這個角度看,這或許是一本重複的書,它也的確是一本重複的書。但是,這並非是一本枯燥的書,它的重複像寂靜海岸邊的秋風一般,每一束都一樣是拂過的氣流,卻流着不盡相同的感觸。
這種純粹到極致的記述之後的,是遊隼這種鳥,對它的追索,以及,用中文版譯後記的話說“一個人渴望成爲人以外的存在,對整個自然世界的悲憫與渴求,以及對整個人類世界的厭棄和疏離”。與我們熟知的那種作爲kin的嚮往或許不同,與其說那是對某種自己之外的生命狀態的嚮往,倒不如說是渴望脫去自身作爲現實存在的一切,而剝離一切的世界之外所能見到的就只有遊隼的生命狀態。在我的理解中,這也就是作者在第一日的觀察最末尾所記下的,那自身形體不再會驚擾它們瞳孔中萬花筒般曳散的光色的那個境界。
Wherever he goes, this winter, I will follow him. I will share the fear, and the exaltation,
and the boredom, of the hunting life. I will follow him till my predatory human shape no longer darkens in terror the
shaken kaleidoscope of colour that stains the deep fovea of his brilliant eye.
在寫作這本書時,作者已經重病纏身,在被疾病束縛於家鄉周圍的最後時光中,或許試着讓自己的靈魂在那種倏忽迅捷的鳥中得到短暫的重生,以及,與農藥霧氣下行將絕跡於家鄉土地之上的它共同走向終點,就是作者所選擇的那種解脫方式。這也或許是這本書的記述中貫穿着異乎正常的敏銳與清寂氛圍的原因吧。
就像中文版封底所寫的,“這並不是一本關於觀鳥的書,它是一本關於如何成爲一隻鷹的書。”從具體寫法上而言,讓它純粹的重複脫離枯燥的,第一點便是一種遊離在自身與遊隼之間的敘述方式與視角。比起外在的觀察者的描述,很多時候這更像是鷹的自述史。在介紹遊隼本身爲主題的第二章中,所述說的不過是這種鳥類的習性與特徵,那麼,它與那些第一段中就貶斥的畫冊書籍又有什麼不同呢?大概就是,它並不是在介紹,而是在述說吧。每句話都只是忠實地給出一些信息,但又無不是在以個體與羣體的遊隼自身爲主體,在每一種活動,每一種狀態中展現着。大到獵食方式,小到洗浴與打盹,一件一件地按照所思所想觸及的順序展開,就好像真的是遊隼,而不是作者,正坐在窗邊述說着自己的族羣。如果將所有的“遊隼”與“它們”都替換成“我”,也並不會有什麼違和感。
Peregrines bathe every day. They prefer running water, six to nine inches deep;
nothing less than two inches or more than twelve inches is acceptable to them. The bed of the stream must be stony or firm,
with a shallow incline sloping gradually down from the bank. They favour those places where the colour of the stream-bed
resembles the colour of their own plumage. They like to be concealed by steep banks or overhanging bushes.
Shallow streams, brooks, or deep ditches, are preferred to rivers. Salt water is seldom used. Dykes lined with concrete
are sometimes chosen, but only if the concrete has been discoloured. Shallow fords, where brown-mottled country lanes
are crossed by a fast-running brook, are favourite places.
這段介紹遊隼洗澡習慣的敘述,是一個明顯的例子。“nothing...is acceptable”鮮活地表現着對過淺過深的水域的斷然拒絕,描述傾向的水底環境時的“must be”, “are favourite places”,也都像是作爲鳥本身在爲自己的洗浴環境提出挑剔的要求一般。
而第二點,大概就是作者那種怪異而強大的場景觀察與塑造能力了。許多本身不值一提的場景都被化爲了那種帶着作者獨特色彩的,清朗遼闊又寒涼悠遠,甚至還帶着光怪陸離的敘述線條。
Autumn rises into the bright sky. Corn is down. Fields shine after harvest.
Over orchards smelling of vinegary windfalls, busy with tits and bullfinches, a peregrine glides to a perch in a river-bank alder.
River shadows ripple on the spare, haunted face of the hawk in the water. They cross the cold eyes of the watching heron.
Sunlight glints. The heron blinds the white river cornea with the spear of his bill.
The hawk flies quickly upward to the breaking clouds.
作者在觀察日記第一日最開頭的這段,就已經用強大而稍帶異質的傳達力征服了我。一句簡短勾畫的秋收日明景象,穿越果園中落果醉香的視角拉伸;遊隼與河面中面容盪漾着波光的自己倒影成雙。作爲主角的遊隼悄無聲息地將湖面的自然環境夾入自己與倒影之間,融爲一體,收入一旁鷺鳥的冷眼。而鷺鳥隨即朝向映着倒影的河面的“角膜”破碎性一刺,驚得遊隼脫開自己的影子與河水飛入破雲中去,在奇異的比喻中又不知不覺地將這一切的融合打破,散開。沒有一句用到過分艱深的詞語,句式也很簡單,卻表達出瞭如此豐富的意蘊,讓每個詞都有了自己無可替代的一份面容。
那麼,回到我自己而言,又爲什麼會從中感受到共鳴呢?
說據實話,我從來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自然”的熱愛者。那種紅花綠草,枝繁葉茂,萬物雲集的自然對我來說太過嘈雜,每一寸土地都有萬千顆細草,每株草上又有千百隻小蟲,那樣的自然,是一種讓我避之不及的存在。可惜,有許許多多以自然爲主題的文字,都在展現這種自然的一幅又一幅面孔,又或是反過來展現它的缺失與本該存在。
我所向往的自然,是沒有過分繚亂的生命,卻有風雨雷電,山川河谷的地方,萬物都簡樸,恆常如一體,卻又在每一個粒子間變幻着無窮的可能與未知。在我重複得最多,也最爲持久的兩個龍夢之一中,我飛行於高空,略染灰暗的天穹與遠在蒼茫中的大地籠罩着我的身形。在這一刻,整個世界似乎就凝固於這相接的天與地之中,變爲了與我在這空無一物的空間中相互陪伴的單獨個體。它似乎停止了一切細緻的活動,卻又隨着下方變換的地形與呼嘯而過的風展現着自身的活力,讓我知道,整個世界就在我的身旁,與我同行。而另一個星海中的夢,也大致與此相同,只是這個天地間的世界換成了更爲宏闊的宇宙。或許在這本書中展現的林中游隼也正是在這樣的一種世界中吧,秋日與嚴冬,乾枯的樹木,寧靜的田野,寒冽的風,沒有百花爭放的喧鬧衝擊神經,只有翱翔於天地間的自己,與身後驚起的羣鳥。小鳥與巨龍,林木與星海,相差那麼遠,但是那寂靜與寒冷又是那麼相似。
介紹與評價至此結束
以下另行
其實可以在上面的評價過程中注意到,我提到了這本書有中文版,但是並沒有在引用原文時使用它,反而使用了自己的簡述。的確,這本書的中文譯本缺失遺落了許多原文蘊藏之物。最爲顯著的便是第二章介紹遊隼習性的部分完全丟了那種上面說的自述史的風味,變成了紀錄片旁白。(還有一個我很喜歡的句子被完全翻錯了,見下)客觀而言,我不能說這是一個沒有投入心力的譯本,比起許多層層轉包的流水線譯作,這本書的譯者是實實在在地以自己的熱愛傾注於這項工作中。但是作爲這本書的深愛者,我又確確實實難以容忍這樣的缺失,因此,我仍然推薦購買原版閱讀。
Always, as one hunts for the hawk, one has an oppressive sense of time contracting inwards like a tightening spring.
One hates the movement of the sun, the steady alteration of the light, the increase of hunger,
the maddening metronome of the heart-beat. When one says ‘ten o’clock’ or ‘three o’clock,’ this is not the grey and shrunken time of towns;
it is the memory of a certain fulmination or declension of light that was unique to that time and that place on that day,
a memory as vivid to the hunter as burning magnesium. As soon as the hawk-hunter steps from his door he knows the way of the wind,
he feels the weight of the air. Far within himself he seems to see the hawk’s day growing steadily towards the light of their first encounter.
這裏最後一句的far within himself帶着一種短暫的反差,在讀完片刻纔會回味過來,觀鳥者所看見的不是真正的遠方之中的那隻鷹,而是自己內心中那片遠方,而他堅信着鷹此時就在那裏,於是心中的遠方與現實中的遠方,心中的鷹與現實中的鷹便在這種強烈得足以感染讀者的執念下重合爲一體。
如果讓我來說,會是 “在心中的遠方,他似乎能看見那隻鷹的時光也正不急不徐地邁進着,邁向今日相遇那一刻的輝光。”
而中文版是
內心深處,他似乎已經預見了鷹的這一天.亦如他們第一次相遇時碰撞出的火花。
那雙重遠方的合一,鷹的時間與自身的時間一同向着相遇前進,以及前文反覆提及時間展現的,顯然是一日間的期許全都丟失了,反而多出了曾經的第一次相遇這個不曾提及的東西。真是讓我絕望透頂。
現行的美版封面如下。只包括了《遊隼》原文與導讀,薄薄的小冊子較爲便攜,只有170頁。(它似乎是紙型鑄版重印的,那種在忽淺忽深的墨跡與薄脆的紙張間與最初的鉛字相隔相望的感覺倒是和這本書本身的氛圍很配)
現行的英版封面如下。它包括了《遊隼》和作者在夏季的山間觀察記錄,以及一系列作者的日記。它們可以說並不相連,但是作爲作者對自然觀察的部分由本爲一體,在讀完遊隼的部分之後如果意猶未盡去讀一讀也很不錯,唯一的缺陷是比起遊隼來有些雜亂。這本相對就比較厚,有420頁,適合收藏翻看。
https://pan.baidu.com/s/16joqT128wMQFWS-ZMI4vYw?pwd=ftod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aN09Uf6RSJ6BA3rFhFhDkvSVbdLeRAD8/view?usp=sharing
兩個英文版和中文版都有,不過如果看了之後喜歡的話,也可以買一冊實體珍藏
最后修改: 巡津龍 (2022-10-24 01:14:10)
有 6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shiningdracon, 地球遗龙, 龍爪翻書, Hscyrilon, 安德Endur~, Cobaltcrystal
靑山속에 묻힌 玉도 갈아야만 光彩 나네
落落長松 큰 나무도 깎아야만 棟樑 되네
巡津 遷河
离线
既然正在讀,就隨手寫一些閱讀的感想吧
在第一章,也就是“beginnings”的最後,美版加了一段編者注,提到文中不少鳥的名稱都是歐陸的命名方式,或許對美國讀者而言會很陌生。這個問題對我來說也同樣是閱讀的第一大障礙。這裏面有太多我不熟悉的鳥了,即使查過詞典和百科也還是很難想象它們在那些悠閒的生活或是緊張的追獵中到底是一副怎樣的模樣。或許,需要在讀完一遍之後吧所有提到的鳥類的叫聲,飛行與生活方式都熟悉之後再回頭看,才能完全感受到那些場景的美妙吧。至於現在,就只好讓他們先充當臉譜化角色了。
作者描繪的遊隼每日作息之中,特別是洗澡和休息這兩點,實在是讓我羨慕不已。它們對於水深,水質,坡岸傾斜度,河牀材質,等等這一切的要求,如果對應到人來說,應該相當於非自家專人打理調置的浴室不用了吧。想到自己粗糙的生活品質,怎能不喟嘆啊...
作者筆下的遊隼似乎是一種“玩心很重”的鳥。在第二章的介紹中,它每次在捕獵前都會完整的從飛行到騷動打鬧再到追逐,最後纔是全身心投入的獵殺。在正文的記敘中也時常可以見到它嘗試或是展示性地在捕獵中玩鬧。這一點非常意外地和某個部分的我相切合了。無論是娛樂還是學習工作,每件事擺在面前時我總是會把它當作一種測試的機會,想盡一切辦法用它來試行某個自己的想法,或者乾脆就是作爲一件自我教訓的材料,在腦中預演各種相關的場景,最後纔回去按照常規的方式把它完成。因此,對於有的書評中將文中游隼的這一面稱爲“玩心”,我應該不會同意,在我看來,那應該也是一種抓住每個機會去盡情體驗與實踐的愛好吧。
靑山속에 묻힌 玉도 갈아야만 光彩 나네
落落長松 큰 나무도 깎아야만 棟樑 되네
巡津 遷河
离线
页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