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确实找到了旁证,而且是可信度很高的典籍 --《史记》。《史记·田单列传》里描述了战国时期发生在燕国和齐国之间的即墨之战。当时燕军与多国联军伐齐,势如破竹,连下齐国七十余座城池。齐国只剩下即墨和莒两座孤城,危如累卵。但即墨守将田单突出奇兵制胜,以五千残兵打败了燕军,逆转了整个战争的形势。这就是史上著名的“火牛陷阵”之役,其中细节就与龙的声音有关。让我们仔细看看《史记》中的这段描述:
“(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彩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夜大惊。牛尾炬火光明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 燕军大骇,败走。”
这里有几个关键细节,首先是牛身披“绛缯衣”,上画五彩龙纹。‘绛’就是大红色。我们提到过红色的龙与红色的北极光相对应,都是恐怖杀神的化身。所以这个“绛缯衣”是特意选择的颜色,龙的原始形象本来并没有一定之规,田单是要把这些牛装扮成可怕的凶神--赩龙。牛衣上面再画五彩龙纹是为了明确其龙的身份。
然后是“五千人因衔枚击之”。衔枚就是士兵嘴里都叼着个东西,用来防止喧哗,是秘密行军时的举措。为什么到了生死相搏的厮杀场,还要禁止士兵发出声音呢?细节是成功的关键,这里就看出田单的用心良苦了。装神弄鬼、假扮天兵的时候,士兵们当然不能发出人类的声音,否则这戏法可就不灵了。
最绝妙的是“老弱皆击铜器为声”,按理说进攻时应该击鼓,鼓声雄壮可以激励士气,敲铜器则闻所未闻,而且“鸣金”通常是撤退的信号。田单这是闹哪出呢?
从红山文化的发现来看,燕地的龙崇拜根基深厚,燕人的民间信仰中龙神的形象应该是很具体和鲜明的。深更半夜突然鼓噪着向燕军猛冲过去的这些“牛尾炬火光明炫耀”、满身龙文的“怪兽”,显然具备龙的光属性,也具备它独特的“文采”。正当这些似龙非龙的怪兽让燕军在半夜里惊疑不定的时候,震耳欲聋的铜器轰鸣声绝对是压垮燕军心理承受力的最后那根稻草。以至于“燕军大骇,败走”。
可见龙的怒吼声与铜器声相似,必是当时的民间信仰的一部分,否则何以至此?田单何以如此作为?
燕、齐两地自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存在着紧密的人员和文化方面的联系,田单对燕人的信仰和心理完全知根知底。他完美地利用了燕人对龙的敬畏而设计了这次奇袭,获得了惊人的成功。为了增加成功的把握,他在战前就精心做了铺垫:“田单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于庭,飞鸟悉翔舞城中下食。燕人怪之。田单因宣言曰:神来下教我。乃令城中人曰:当有神人为我师”。经此一役,燕人对齐军有神兵相助深信不疑,即墨一败之后,燕军一溃千里,丢掉了已经占领的七十多个齐国城市。可见田单的这次装神弄鬼是多么的成功。
《史记》里关于即墨之战的这段记载大家耳熟能详,但其中关于龙的这些细节似乎没有人加以特别的留意。我们认为这些细节的描写非常珍贵。火牛的战袍“绛缯衣”可以为前文所述的《楚辞-大招》中的北方恐吓物“趠龙赩只”作一旁证。而“老弱皆击铜器为声”这一细节又可为《尔雅翼》中的“(龙)其声如戛铜盘”的记载作一旁证。在后续章节中我们还将看到,太史公详略有致的史笔之下得以留存的这类价值无可估量的原始资料绝非个例。
这一节里我们似乎扯得有点远,结尾概括一下主旨。从北极光的声音与《尔雅翼》和《史记》中记载的龙的声音的对比中,我们可以有这样的结论:从声音的角度看,龙与北极光再次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同质性。
龙光玉魄出冰天
头像出处:Tea-tia
离线
我们已经看到从龙的“光属性”,“北方属性”、“变化之神”的特徵及其形态、颜色、声音特徵来看,它与北极光的契合度非常高。但如果让论证更加完备,就不能不提龙的另一个重要特性:“龙为水物”。《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管子-水地》:
龙与水的联系十分密切,它既能上天也能入水。
不惟中国人这样认为,这一观念在其他盛行龙崇拜的人群中普遍存在。比如俄远东地区的土著民族那乃人崇拜的龙 -“穆杜尔”不仅是天的主宰,也是水的主宰。无论在中国还是玛雅,龙都是司雨之神,无论汉族的龙还是藏族苯教神话中的龙,都有着鱼尾。要论证龙-北极光的二位一体的关系,龙的“水属性”是绕不过去的。那么,怎样解释龙与水的密切联系呢?
以高纬度北方的独特自然物理现象为背景,这个问题可以迎刃而解。这真是,拿对了钥匙,多少锁头都是浮云。
不知读者有没有留意到,传说中的神物--龙和凤,都既能高翔于天,也能潜游于水。龙不用说了,凤凰也是“水物”。“鲲鱼化鹏”(鹏、凤古共一字,后详)的神话故事国人都非常熟悉。神话中的鹏(凤)也可以变回鲲鱼,比如杜甫诗云:
凤凰与鲲鱼的关系在其形象上也留有痕迹,比如《说文解字》中说凤凰的尾巴是鱼尾,这并非孤例,杜而未《麟凤龟龙考释》搜罗了各类古籍中凤凰形象的种种不同描述,但诸书所共同的有两项:“燕颔”与“鱼尾”。“鲲-鹏(凤)”互化与“鲤-龙”互化恰成对照,反映了这两种神物共同的“水属性”。
龙和凤同时具备的“水天两栖”的特性,绝非巧合,是远古先民的“天上之海”概念的残迹。这种在深远北方地区形成的特殊信仰把海的浩淼烟波与天空合二为一。它的逻辑基础,深深植根于高纬度地区的自然物理现象之中。
中国创世神话在经典文献中零散破碎,语焉不详。盘古开天地的神话并非中国所固有,而是起自岭南,吕思勉先生考证它系南北朝时从印度传入。但华夏本土自生的创世神话近来被地下发掘的材料所逐渐揭示。1993年湖北荆门出土的“郭店楚简”记有一篇战国时代的宇宙本源和哲学方面的重要著作《太一生水》:
长沙子弹库《楚帛书-甲篇》记载了另一篇内容更丰富的创世神话,可惜缺字甚多,但开头描写太初混沌状态的关键文句中有“晦、水”二字可以辨认,其要旨与《太一生水》完全一致。
我们对这一宇宙生成模式很陌生。中国上古时代还有许多失载的创世神话,它们代表着今人所不熟悉的一个更加古老的传统。中国文明的经典文献都肇源于春秋战国时代,似乎是短时间内突然涌现出来的。但实际上,在那之前已经有一个深厚久远的文化传统存在,只是没有留下详实的文字记载。
水是天地之本源的思想也零星见于先秦典籍,比如 老子《道德经》:“水性几与道(太一)同“。《管子--水地篇》: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
有了“水是天地之本”的认识,我们可以顺便来解开《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这样一段古奥而且诡异的话:
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 颛顼死即复苏。
这是山海经中少见的一段韵文,记述的似乎是一段歌谣,或者是巫师的唱词?它的含义历来解释不一。最费解的是“天乃大水泉”,因为太不合逻辑了,所以郭璞释为“泉水得风暴溢出”。实际上,最简单直接的解读往往是正确的,它的意思应当直释为“天空变成了一片汪洋”,所以“蛇乃化为鱼”。这与《太一生水》中的“天地皆生于水”的思想应当是出于同一神话背景。原始华夏的信仰体系中,水和天是二位一体的。(关于“有鱼偏枯,名曰鱼妇”,我们在后面章节中再做详解。)
那么怎么解释这个“天水一体”的奇怪信仰呢?天空为什么不是风、火、玉石或者别的什么,而偏偏是水呢 ? 原始神话中的想像不管如何放纵怪诞,总要以当时人们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天水一体”这个信仰当然也不例外。它在今天的我们眼里看来无比荒诞,但对于高纬度地区的上古居民来讲,却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在那里,有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把天空和海洋从视觉上完美地重合到了一起,这就是天空中的夜光云。
龙光玉魄出冰天
头像出处:Tea-tia
离线
夜光云造成的“天空之海”。By Kevin Cho (Kee Pil Cho) - Own work.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 Alike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夜光云造成的“天空之海”。By Gofororbit (Own work) [CC BY-SA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夜光云造成的“天空之海”。By Ireen Trummer (Own work) [CC BY-SA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夜光云(noctilucent cloud)是高纬度地区独有的自然现象,在北半球一般出现在北纬50°到70°之间(在东亚范围内,大致是齐齐哈尔--乌兰巴托--阿勒泰一线以北,直至西伯利亚北冰洋沿岸的范围)。
它们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云,后者的高度不超过20公里,而夜光云的高度通常是80公里左右,并且只出现在夜间。当太阳在西北方沉入地平线之下后,低空真正的云层隐没在地球自身的阴影中。但阳光依然照耀西北方几十公里以上的高空,就像黄昏时山脚隐没在黑暗中而山顶依然被阳光照耀一样。在高空中有稀薄水汽受冷形成的极细冰晶,在阳光的辉映下,它们形成地面观察者眼中的夜光云。夜光云一般是蓝色间杂着银白色,布满涟漪和涡旋,酷似荡漾的水波,而且像海洋一样恢弘阔大,给人一种天空中的海洋的视觉印象。
为什么夜光云只出现在高纬度地区呢?形成夜光云的冰晶层很纤薄,天空太亮的话它会隐没到明亮的背景中变得不可见(在太阳沉入地平线0°到-6°之间的时段,由于大气层对阳光的散射,西方天际依然可以是很明亮的,这就是我们熟悉的晚霞或者暮晖),太阳沉入角度太深的话它也会被遮进地球的阴影之中。只有当太阳处在地平线以下-6°到-16°之间时,天空的明暗程度刚好使得夜光云能够可见,而这正是高纬度地区的夏季夜晚最常见的情况,在此地此时太阳的角度会长时间维持在这个区间,所以夜光云多出现在这个地区。在北纬55°到66.5°之间的地方,太阳沉入地平线-6°到-16°之间的状态会持续整个晚上。但在北纬66.5°以上(北极圈里面)夏天太阳终日不落,反而看不到夜光云了。
龙光玉魄出冰天
头像出处:Tea-tia
离线
夜晚的天空之海,就是华夏先民最初的“海”的概念的源头,所以汉字“海”的初义与“阴晦”相通。《广雅-释水》:
《尚书纬-考灵曜》:
海、晦两字古互通,山东郯城县在史书上称“东海郡”,但秦代封泥里所刻的却是“东晦郡”。海、晦两字的古音都从“每”得声,与‘冥’、‘昧’音近义同。所以古人常以“冥”代海,比如《庄子-逍遥游》称北海为“北冥”。
夜光云造成的天空之海,by Colin Boyle,Scottland。
如果以海的今义来理解,就很难解释为什么海洋总是与这些表示阴暗的字眼相联系。尽管自古至今对此就有许多委屈迂回的诠释,但说服力都不是很强。这个谜团只有以高纬度北方为历史背景才能得到圆满的解决。汉字“海”最初必是专指夜光云所形成的天空之海的景象,它只出现在夜晚,所以海与“晦暗”有关。当先民们南下遇到真正的海洋时,因为形象的酷似,它又被借来指地上的海洋(这一点我们还要在后文中详细讨论)。“海”这个汉字本身,正是上古时代中国先民的北方生活的遗产。
无独有偶,《说文解字》对海的解释是:
作者许慎以“天池”来注释海,耐人寻味。他一定对海的原始含义有所瞭解,但却惜字如金,给后人留下无尽的疑惑。“天池”该怎么理解呢?古人认为地上之水与天上之水是相通的,所以“以纳百川”与“天上之海”并不矛盾。给《说文解字》作注解的清代人段玉裁也没有给出直接解释,他说:“天池也,见《庄子-逍遥游》”,把皮球踢给了庄子。
我们来看看比许慎更早400多年的庄子在《逍遥游》中是怎么说的:
又说:
庄子的这个著名的鲲鱼化鹏的神话里,隐藏着一个疑问:依古人大地四周环海的地理观念,鲲鱼从北海迁往南海又何必变身为鸟奋翅高飞呢?
请注意庄子不惮费辞,特别地给北冥做注释:“天池也”,这很有意思,海就是海嘛,很基础的概念,为何不释“冥”为海,却释为天池?难道天池比海更容易理解吗?庄子这样做的潜台词是南冥和北冥与普通意义上的海不同,所以他还使用“冥海”以与普通的海相区别。
“天池”应是先秦时代人们比较熟悉的概念,《列子-汤问》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表述:
那么这里的“天池”又当怎样理解呢?首先肯定不是现代语义中的“高山湖泊”的意思。这里的“天”字应该解释为“天上的”、“自然天成的”还是“巨大的”?当然是可以争议的,至少在今人看来是模糊不清的。但很显然许慎、庄子和列子都认为没有任何含混之处,不需要进一步解释。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天”字当用其本义而非引申义,较为合乎常情。换句话说,庄子和许慎口中的天池就是“天上的海”的意思,这个“天池”,与《太一生水》中的“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和《山海经》中的“天乃大水泉”出于同一个神话观念。
庄子自承这个鲲鹏故事的来源是“齐谐者,志怪者也”,这个“齐谐”是一本书还是一个人现在已不可考,但它(他、她)必是承继了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观念。在这个观念里,天空和海洋是一体的,相互变幻的。
以此为认识出发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鱼和鸟可以互相变幻,又为什么它们的尺寸难以置信地巨大。这个鲲鱼化鹏的离奇故事,以天上之海为背景来看,是不是一点也不离奇了呢?(鲲鹏神话还跟凤凰的真相有关系,后详)。所以我们要研究和理解中国人祖先的思想和信仰,恐怕首先要搞清楚他们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否则的话,一切的努力何尝不是缘木求鱼呢?
诚然,应当承认到目前为止,我们为夜光云的天上之海与古华夏语义中的“海”所建立的联系,还基本处在猜想的范畴。为了论证它的合理性,在下文里,我们将逐一摆出更多直接的证据,进一步揭示 “海”的真相。而它们所揭开的,不仅仅是龙的“水属性” 之源头,也是古华夏北方起源的证据网络之冰山一角。
(微信公众号:stoneliu2012)
有 1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龍爪翻書
龙光玉魄出冰天
头像出处:Tea-tia
离线
庄子所言之“天池”就是天空之海,明确的证据不烦远取,在《逍遥游》中就可以找到一条。请读者留意前文所引的《逍遥游》开篇第一段的这句话:
这说明鹏鸟的远徙与所谓“海运”存在因果关系。这个“海运”是什么意思呢?历来有不同的解释,却都难以自圆其说。依我们看来,这个问题是求得“海”的真相的关键。
通行的说法认为“海运”是指海水的运动,但这本是海洋的常态。何况即使是海啸级别的运动,对巨大的鲲鹏来讲也只是小小涟漪,谈不上是什么灾难,它为何因此远徙呢?也有说法认为“海运”是“贴在海面上飞行”的意思,但这又与“扶摇直上九万里”相矛盾,何况这也不合乎“则”字所建立的因果句式的逻辑。对“海运”一词的这些注解,显然都不是正解,是历代文人们在看似无解之处强求其解的产物。
实际上,“运”字的含义十分明确。《说文解字》:
东汉杨雄著《方言》:
海运之“运”,与日运、月运之“运”是同样的意思,就是海发生了规律性的移动、消失和重现。海移动或者消失了,当然鲲鱼要迁徙了。
但人们对这个显而易见的解释都视而不见,其中的原因无非是大家都忘记了“海”字的本义。就普通意义上的海洋而论,这种移动、消失和再现当然是匪夷所思的。但以夜光云造成的“天空之海”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却再正常不过,它正是“天空之海”的基本特性。“天空之海”每天夜里从西方移动到东方,清晨消失,第二天的傍晚重现。这与太阳的运行规律完全可以类比。此外,“海运”与“日运”还有第二层对应关系:高纬度地区的太阳在冬季会彻底消失,在夏季重现;而“天空之海”也是如此,它多出现在夏季,冬季则完全消失不见。
为了让读者有更直观的瞭解,我们具体描述一下“天空之海”每天晚上的移动过程。在高纬度地区的夏季傍晚,当太阳在西北方落下后不久,如果条件合适,夜光云会出现在西北方的天空,它最亮的中心位置靠近地平线,其垂直下方正是地平线下的太阳,离中心越远就越暗。随着太阳在地平线下由西北向东北方向运行,夜光云的中心也随之移动,同时随着太阳沉入角度的逐渐加深,它的亮度和范围也逐渐缩小,渐渐局限于北方一隅低空。近午夜时,如果太阳的沉入角度超过了-16度,夜光云会在正北稍偏西的方向上消失。午夜过后,夜光云又会在正北稍偏东的对称位置重新出现,然后继续向东北方向运行。到了清晨时分,它会随着东北方天空亮度的增加而隐没在日出前的朝霞之中。夜光云在午夜前后的正北方天空里是否有一个中断,取决于纬度和月份。在高于北纬55度的地方,在整个夏季都可以持续整个晚上没有中断。而在纬度稍低的地区,可能只在夏至前后才会没有中断。
夜光云主要出现于夏季,春秋两季也时有出现,但没有在冬季被观测到的报告。据英国学者M. Gadsden的汇总的观察报告,夜光云出现的高峰时段是每年的六七月间,但早至四月,晚至九月,都有出现的记录。而从十月到次年三月则完全消失,存在着六个月的空白期。80公里以上高空即使在夏季里的温度也非常低,足以构成形成夜观云的微细冰晶。至于为什么冬季不能形成夜光云,还没有确切可靠的解释。
庄子所言北冥之“海运”,我们认为就是指“天空之海”的这种规律性移动,以及它在冬季的消失和在第二年夏季的重现,就像太阳的运行一样。“海”移动甚至消失了,其中的鲲鱼当然不得不远徙。如此一来,“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这句话才能够得到既合乎逻辑,又合乎文法,又具备自然物理基础的圆满解释。
更重要的是,这种解释更合乎《逍遥游》通篇的主旨。庄子在这里表达的是对绝对自由-“逍遥”的向往,这是一种不受任何约束的自由。而开篇劈头而起的例子中的鲲鱼和大鹏,虽然巨大无朋,但却是不自由的。它被“海”所桎梏,不得不随着“海”的移动而移动。“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一句话道出大鹏的迁徙是被动的,所以它并不“逍遥”。庄子以这个鲲鹏的神话故事开篇,就是为了引出他对真正的“逍遥”的定义:“无所待而游无穷”。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逍遥呢?无论是鲲鱼、大鹏,还是后文中的蜩与鸠,以及宋荣子和列子,都达不到这个境界。按照庄子的意思,只有做到“无我、无功、无名”,得到心灵的彻底解放,才能得到真正的逍遥。
那么大鹏远徙的目的地--南冥在哪里呢?庄子是不是知道在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也对称地存在着“天空之海”呢?而且那里的夏季正是北半球的冬季呢?我们认为这种猜想可以有,但事实恐非如此。庄子更可能是从中国古代朴素的二元对立理论出发推想出“南冥”这一概念。夜光云在季节之间的移动规律也可能启发了关于“南冥”的推想。因为每天早晨时夜光云在日出的位置隐没,夏天日出的方向偏北,而秋天日出的方向偏南。随后是六个月的空白期,在消失之前它每天的隐没位置的这种自北而南的移动,自然会引发关于“南冥”和大鹏“九万里而图南”的想象。实际上无论是“图南”还是“则将徙于南冥”,描述的都是大鹏的态势和意愿,这个南冥之旅从未到达,甚至从未上路,这都说明了南冥的虚拟性。在庄子笔下,北冥是具体的、此岸的,而南冥则是想象的、彼岸的。
看到这里,也许有的读者会觉得我们对“海运”的这个解释虽可自洽,却不免有闭门造车之嫌,缺乏文献的佐证。那么,难道我们的这个想法真的是形影相吊,前无古人吗?当然不是!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海运”的这个真正含义一定曾经记载于先秦文献,今人已经看不到它,但不等于古人也看不到。有证据表明,迟至南宋,直指“海运”为“海的移徙”的文献依然存在于世。请看下面这首南宋时代的诗:
宋-楼钥《鲲化为鹏》:
诗中赫然有“天池将转徙”一语,掷地有声,振聋发聩。明确指出天池的“转徙”是大鹏远走高飞的原因。转徙之“转”更透露出这种移动的循环往复性,暗合庄子笔下的“海运”这一措辞,与夜光云的运行规律若合符节。可见诗人此言,必有所本。
这首诗的作者楼钥是南宋时代的文学家和训诂学家,曾长期任职朝廷的中书舍人,专门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和各类政府文件。《宋史》单独为他立传,称他“精敏绝人”、“文辞精博”。本文的题图就是他的画像。另一值得注意之处是楼钥家从其祖父开始,就酷嗜藏书,经多方搜求,长年积累,家中聚书万余卷。汉代董仲舒所撰写的《春秋繁露》一书的唯一传世版本就是出自楼钥家的藏书。但在南宋末年的战乱中,楼家藏书的绝大部分都散失了。
宋代的训诂学家楼钥对“海运”的理解显然与我们是一致的。虽然他可能并不瞭解夜光云和天空之海的具体原委,但他很可能掌握某些目前已失传的古文献,其中明确记载了“天池”之所指和“海”的原始含义。
无独有偶,楼钥的“爆料”并非孤例。比他更早约四百年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写过一首古风《北冥有巨鱼》,在其中对大鹏的描述中,有这样一句:
这个“随”字,也说明了“海运”就是海的移动。如果理解为“海水的运动”,则以鲲鱼和大鹏的体量,岂是随波逐流之辈?不惟“随”字无法解释,“凭凌”二字所描绘的雄健超迈的形象也无从着落了。可见在唐代“海运”之真义还是为人所知的,至少李白是知道的。但在当时是常识、无需解释的事情,一旦某些关键文献散失,在后人眼里就成了混沌难解之谜了。
无论是“天池”还是“海运”,如果囿于旧识,则只能做各种穿凿附会之解。只有当我们放宽眼界,回溯到高纬度地区的先民源起之处,其真正含义才有机会得以复原。
有 1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龍爪翻書
龙光玉魄出冰天
头像出处:Tea-tia
离线
刚刚发现前面从#27开始,引用文献的地方好像格式用错了,看不见被引用的古文了,我好像现在没办法删帖重来了,所以从“龙为水物”篇开始重新更一下。
龙光玉魄出冰天
头像出处:Tea-tia
离线
我们已经看到从龙的“光属性”,“北方属性”、“变化之神”的特徵及其形态、颜色、声音特徵来看,它与北极光的契合度非常高。但如果让论证更加完备,就不能不提龙的另一个重要特性:“龙为水物”。《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龙,水物也”。
《管子-水地》:
“龙生于水,被五色而游”。
龙与水的联系十分密切,它既能上天也能入水。
不惟中国人这样认为,这一观念在其他盛行龙崇拜的人群中普遍存在。比如俄远东地区的土著民族那乃人崇拜的龙 -“穆杜尔”不仅是天的主宰,也是水的主宰。无论在中国还是玛雅,龙都是司雨之神,无论汉族的龙还是藏族苯教神话中的龙,都有着鱼尾。要论证龙-北极光的二位一体的关系,龙的“水属性”是绕不过去的。那么,怎样解释龙与水的密切联系呢?
以高纬度北方的独特自然物理现象为背景,这个问题可以迎刃而解。这真是,拿对了钥匙,多少锁头都是浮云。
不知读者有没有留意到,传说中的神物--龙和凤,都既能高翔于天,也能潜游于水。龙不用说了,凤凰也是“水物”。“鲲鱼化鹏”(鹏、凤古共一字,后详)的神话故事国人都非常熟悉。神话中的鹏(凤)也可以变回鲲鱼,比如杜甫诗云:
“伫鸣南岳凤,欲化北溟鲲”。
凤凰与鲲鱼的关系在其形象上也留有痕迹,比如《说文解字》中说凤凰的尾巴是鱼尾,这并非孤例,杜而未《麟凤龟龙考释》搜罗了各类古籍中凤凰形象的种种不同描述,但诸书所共同的有两项:“燕颔”与“鱼尾”。“鲲-鹏(凤)”互化与“鲤-龙”互化恰成对照,反映了这两种神物共同的“水属性”。
龙和凤同时具备的“水天两栖”的特性,绝非巧合,是远古先民的“天上之海”概念的残迹。这种在深远北方地区形成的特殊信仰把海的浩淼烟波与天空合二为一。它的逻辑基础,深深植根于高纬度地区的自然物理现象之中。
中国创世神话在经典文献中零散破碎,语焉不详。盘古开天地的神话并非中国所固有,而是起自岭南,吕思勉先生考证它系南北朝时从印度传入。但华夏本土自生的创世神话近来被地下发掘的材料所逐渐揭示。1993年湖北荆门出土的“郭店楚简”记有一篇战国时代的宇宙本源和哲学方面的重要著作《太一生水》,内容与苏美尔人的“混沌之海化生天地”之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
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
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
...
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是故太一藏于水,行于时。周而或始,以己为万物母。...
长沙子弹库《楚帛书-甲篇》记载了另一篇内容更丰富的创世神话,可惜缺字甚多,但开头描写太初混沌状态的关键文句中有“晦、水”二字可以辨认,其要旨与《太一生水》完全一致。
我们对这一宇宙生成模式很陌生。中国上古时代还有许多失载的创世神话,它们代表着今人所不熟悉的一个更加古老的传统。中国文明的经典文献都肇源于春秋战国时代,似乎是短时间内突然涌现出来的。但实际上,在那之前已经有一个深厚久远的文化传统存在,只是没有留下详实的文字记载。
水是天地之本源的思想也零星见于先秦典籍,比如 老子《道德经》:“水性几与道(太一)同“。《管子--水地篇》: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
有了“水是天地之本”的认识,我们可以顺便来解开《山海经-大荒西经》中这样一段古奥而且诡异的话:
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 颛顼死即复苏。
这是山海经中少见的一段韵文,记述的似乎是一段歌谣,或者是巫师的唱词?它的含义历来解释不一。最费解的是“天乃大水泉”,因为太不合逻辑了,所以郭璞释为“泉水得风暴溢出”。实际上,最简单直接的解读往往是正确的,它的意思应当直释为“天空变成了一片汪洋”,所以“蛇乃化为鱼”。这与《太一生水》中的“天地皆生于水”的思想应当是出于同一神话背景。原始华夏的信仰体系中,水和天是二位一体的。(关于“有鱼偏枯,名曰鱼妇”,我们在后面章节中再做详解。)
那么怎么解释这个“天水一体”的奇怪信仰呢?天空为什么不是风、火、玉石或者别的什么,而偏偏是水呢 ? 原始神话中的想像不管如何放纵怪诞,总要以当时人们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天水一体”这个信仰当然也不例外。它在今天的我们眼里看来无比荒诞,但对于高纬度地区的上古居民来讲,却是合情合理的。因为在那里,有一种独特的自然景观把天空和海洋从视觉上完美地重合到了一起,这就是天空中的夜光云。
夜光云造成的“天空之海”。By Kevin Cho (Kee Pil Cho) - Own work.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 Alike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夜光云造成的“天空之海”。By Gofororbit (Own work) [CC BY-SA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夜光云造成的“天空之海”。By Ireen Trummer (Own work) [CC BY-SA 4.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夜光云(noctilucent cloud)是高纬度地区独有的自然现象,在北半球一般出现在北纬50°到70°之间(在东亚范围内,大致是齐齐哈尔--乌兰巴托--阿勒泰一线以北,直至西伯利亚北冰洋沿岸的范围)。
它们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云,后者的高度不超过20公里,而夜光云的高度通常是80公里左右,并且只出现在夜间。当太阳在西北方沉入地平线之下后,低空真正的云层隐没在地球自身的阴影中。但阳光依然照耀西北方几十公里以上的高空,就像黄昏时山脚隐没在黑暗中而山顶依然被阳光照耀一样。在高空中有稀薄水汽受冷形成的极细冰晶,在阳光的辉映下,它们形成地面观察者眼中的夜光云。夜光云一般是蓝色间杂着银白色,布满涟漪和涡旋,酷似荡漾的水波,而且像海洋一样恢弘阔大,给人一种天空中的海洋的视觉印象。
为什么夜光云只出现在高纬度地区呢?形成夜光云的冰晶层很纤薄,天空太亮的话它会隐没到明亮的背景中变得不可见(在太阳沉入地平线0°到-6°之间的时段,由于大气层对阳光的散射,西方天际依然可以是很明亮的,这就是我们熟悉的晚霞或者暮晖),太阳沉入角度太深的话它也会被遮进地球的阴影之中。只有当太阳处在地平线以下-6°到-16°之间时,天空的明暗程度刚好使得夜光云能够可见,而这正是高纬度地区的夏季夜晚最常见的情况,在此地此时太阳的角度会长时间维持在这个区间,所以夜光云多出现在这个地区。在北纬55°到66.5°之间的地方,太阳沉入地平线-6°到-16°之间的状态会持续整个晚上。但在北纬66.5°以上(北极圈里面)夏天太阳终日不落,反而看不到夜光云了。
龙光玉魄出冰天
头像出处:Tea-tia
离线
夜晚的天空之海,就是华夏先民最初的“海”的概念的源头,所以汉字“海”的初义与“阴晦”相通。《广雅-释水》:
“海,晦也”。
《尚书纬-考灵曜》:
“海之言昏晦无睹,海、晦义同”。
海、晦两字古互通,山东郯城县在史书上称“东海郡”,但秦代封泥里所刻的却是“东晦郡”。海、晦两字的古音都从“每”得声,与‘冥’、‘昧’音近义同。所以古人常以“冥”代海,比如《庄子-逍遥游》称北海为“北冥”。
夜光云造成的天空之海,by Colin Boyle,Scottland。
如果以海的今义来理解,就很难解释为什么海洋总是与这些表示阴暗的字眼相联系。尽管自古至今对此就有许多委屈迂回的诠释,但说服力都不是很强。这个谜团只有以高纬度北方为历史背景才能得到圆满的解决。汉字“海”最初必是专指夜光云所形成的天空之海的景象,它只出现在夜晚,所以海与“晦暗”有关。当先民们南下遇到真正的海洋时,因为形象的酷似,它又被借来指地上的海洋(这一点我们还要在后文中详细讨论)。“海”这个汉字本身,正是上古时代中国先民的北方生活的遗产。
无独有偶,《说文解字》对海的解释是:
“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也”。
作者许慎以“天池”来注释海,耐人寻味。他一定对海的原始含义有所瞭解,但却惜字如金,给后人留下无尽的疑惑。“天池”该怎么理解呢?古人认为地上之水与天上之水是相通的,所以“以纳百川”与“天上之海”并不矛盾。给《说文解字》作注解的清代人段玉裁也没有给出直接解释,他说:“天池也,见《庄子-逍遥游》”,把皮球踢给了庄子。
我们来看看比许慎更早400多年的庄子在《逍遥游》中是怎么说的: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又说: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庄子的这个著名的鲲鱼化鹏的神话里,隐藏着一个疑问:依古人大地四周环海的地理观念,鲲鱼从北海迁往南海又何必变身为鸟奋翅高飞呢?
请注意庄子不惮费辞,特别地给北冥做注释:“天池也”,这很有意思,海就是海嘛,很基础的概念,为何不释“冥”为海,却释为天池?难道天池比海更容易理解吗?庄子这样做的潜台词是南冥和北冥与普通意义上的海不同,所以他还使用“冥海”以与普通的海相区别。
“天池”应是先秦时代人们比较熟悉的概念,《列子-汤问》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表述:
“终北之北有溟海者,天池也”。
那么这里的“天池”又当怎样理解呢?首先肯定不是现代语义中的“高山湖泊”的意思。这里的“天”字应该解释为“天上的”、“自然天成的”还是“巨大的”?当然是可以争议的,至少在今人看来是模糊不清的。但很显然许慎、庄子和列子都认为没有任何含混之处,不需要进一步解释。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天”字当用其本义而非引申义,较为合乎常情。换句话说,庄子和许慎口中的天池就是“天上的海”的意思,这个“天池”,与《太一生水》中的“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和《山海经》中的“天乃大水泉”出于同一个神话观念。
庄子自承这个鲲鹏故事的来源是“齐谐者,志怪者也”,这个“齐谐”是一本书还是一个人现在已不可考,但它(他、她)必是承继了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神话观念。在这个观念里,天空和海洋是一体的,相互变幻的。
以此为认识出发点,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鱼和鸟可以互相变幻,又为什么它们的尺寸难以置信地巨大。这个鲲鱼化鹏的离奇故事,以天上之海为背景来看,是不是一点也不离奇了呢?(鲲鹏神话还跟凤凰的真相有关系,后详)。所以我们要研究和理解中国人祖先的思想和信仰,恐怕首先要搞清楚他们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否则的话,一切的努力何尝不是缘木求鱼呢?
诚然,应当承认到目前为止,我们为夜光云的天上之海与古华夏语义中的“海”所建立的联系,还基本处在猜想的范畴。为了论证它的合理性,在下文里,我们将逐一摆出更多直接的证据,进一步揭示 “海”的真相。而它们所揭开的,不仅仅是龙的“水属性” 之源头,也是古华夏北方起源的证据网络之冰山一角。
(微信公众号:stoneliu2012)
龙光玉魄出冰天
头像出处:Tea-tia
离线
庄子所言之“天池”就是天空之海,明确的证据不烦远取,在《逍遥游》中就可以找到一条。请读者留意前文所引的《逍遥游》开篇第一段的这句话: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这说明鹏鸟的远徙与所谓“海运”存在因果关系。这个“海运”是什么意思呢?历来有不同的解释,却都难以自圆其说。依我们看来,这个问题是求得“海”的真相的关键。
通行的说法认为“海运”是指海水的运动,但这本是海洋的常态。何况即使是海啸级别的运动,对巨大的鲲鹏来讲也只是小小涟漪,谈不上是什么灾难,它为何因此远徙呢?也有说法认为“海运”是“贴在海面上飞行”的意思,但这又与“扶摇直上九万里”相矛盾,何况这也不合乎“则”字所建立的因果句式的逻辑。对“海运”一词的这些注解,显然都不是正解,是历代文人们在看似无解之处强求其解的产物。
实际上,“运”字的含义十分明确。《说文解字》:
“运,移徙也”。
东汉杨雄著《方言》:
“日运为躔,月运为逡”。
海运之“运”,与日运、月运之“运”是同样的意思,就是海发生了规律性的移动、消失和重现。海移动或者消失了,当然鲲鱼要迁徙了。
但人们对这个显而易见的解释都视而不见,其中的原因无非是大家都忘记了“海”字的本义。就普通意义上的海洋而论,这种移动、消失和再现当然是匪夷所思的。但以夜光云造成的“天空之海”的角度来看,这种现象却再正常不过,它正是“天空之海”的基本特性。“天空之海”每天夜里从西方移动到东方,清晨消失,第二天的傍晚重现。这与太阳的运行规律完全可以类比。此外,“海运”与“日运”还有第二层对应关系:高纬度地区的太阳在冬季会彻底消失,在夏季重现;而“天空之海”也是如此,它多出现在夏季,冬季则完全消失不见。
为了让读者有更直观的瞭解,我们具体描述一下“天空之海”每天晚上的移动过程。在高纬度地区的夏季傍晚,当太阳在西北方落下后不久,如果条件合适,夜光云会出现在西北方的天空,它最亮的中心位置靠近地平线,其垂直下方正是地平线下的太阳,离中心越远就越暗。随着太阳在地平线下由西北向东北方向运行,夜光云的中心也随之移动,同时随着太阳沉入角度的逐渐加深,它的亮度和范围也逐渐缩小,渐渐局限于北方一隅低空。近午夜时,如果太阳的沉入角度超过了-16度,夜光云会在正北稍偏西的方向上消失。午夜过后,夜光云又会在正北稍偏东的对称位置重新出现,然后继续向东北方向运行。到了清晨时分,它会随着东北方天空亮度的增加而隐没在日出前的朝霞之中。夜光云在午夜前后的正北方天空里是否有一个中断,取决于纬度和月份。在高于北纬55度的地方,在整个夏季都可以持续整个晚上没有中断。而在纬度稍低的地区,可能只在夏至前后才会没有中断。
夜光云主要出现于夏季,春秋两季也时有出现,但没有在冬季被观测到的报告。据英国学者M. Gadsden的汇总的观察报告,夜光云出现的高峰时段是每年的六七月间,但早至四月,晚至九月,都有出现的记录。而从十月到次年三月则完全消失,存在着六个月的空白期。80公里以上高空即使在夏季里的温度也非常低,足以构成形成夜观云的微细冰晶。至于为什么冬季不能形成夜光云,还没有确切可靠的解释。
庄子所言北冥之“海运”,我们认为就是指“天空之海”的这种规律性移动,以及它在冬季的消失和在第二年夏季的重现,就像太阳的运行一样。“海”移动甚至消失了,其中的鲲鱼当然不得不远徙。如此一来,“海运则将徙于南冥”这句话才能够得到既合乎逻辑,又合乎文法,又具备自然物理基础的圆满解释。
更重要的是,这种解释更合乎《逍遥游》通篇的主旨。庄子在这里表达的是对绝对自由-“逍遥”的向往,这是一种不受任何约束的自由。而开篇劈头而起的例子中的鲲鱼和大鹏,虽然巨大无朋,但却是不自由的。它被“海”所桎梏,不得不随着“海”的移动而移动。“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一句话道出大鹏的迁徙是被动的,所以它并不“逍遥”。庄子以这个鲲鹏的神话故事开篇,就是为了引出他对真正的“逍遥”的定义:“无所待而游无穷”。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逍遥呢?无论是鲲鱼、大鹏,还是后文中的蜩与鸠,以及宋荣子和列子,都达不到这个境界。按照庄子的意思,只有做到“无我、无功、无名”,得到心灵的彻底解放,才能得到真正的逍遥。
那么大鹏远徙的目的地--南冥在哪里呢?庄子是不是知道在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也对称地存在着“天空之海”呢?而且那里的夏季正是北半球的冬季呢?我们认为这种猜想可以有,但事实恐非如此。庄子更可能是从中国古代朴素的二元对立理论出发推想出“南冥”这一概念。夜光云在季节之间的移动规律也可能启发了关于“南冥”的推想。因为每天早晨时夜光云在日出的位置隐没,夏天日出的方向偏北,而秋天日出的方向偏南。随后是六个月的空白期,在消失之前它每天的隐没位置的这种自北而南的移动,自然会引发关于“南冥”和大鹏“九万里而图南”的想象。实际上无论是“图南”还是“则将徙于南冥”,描述的都是大鹏的态势和意愿,这个南冥之旅从未到达,甚至从未上路,这都说明了南冥的虚拟性。在庄子笔下,北冥是具体的、此岸的,而南冥则是想象的、彼岸的。
看到这里,也许有的读者会觉得我们对“海运”的这个解释虽可自洽,却不免有闭门造车之嫌,缺乏文献的佐证。那么,难道我们的这个想法真的是形影相吊,前无古人吗?当然不是!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海运”的这个真正含义一定曾经记载于先秦文献,今人已经看不到它,但不等于古人也看不到。有证据表明,迟至南宋,直指“海运”为“海的移徙”的文献依然存在于世。请看下面这首南宋时代的诗:
宋-楼钥《鲲化为鹏》:
鲲大几千里,扬髫气日增。一时俄化羽,万古记为鹏。鳞族畴能化,龙门不足登。天池将转徙,云翼快飞腾。怪矣齐谐志,壮哉庄叟称。鸢飞与鱼跃,曾不事夸矜。
诗中赫然有“天池将转徙”一语,掷地有声,振聋发聩。明确指出天池的“转徙”是大鹏远走高飞的原因。转徙之“转”更透露出这种移动的循环往复性,暗合庄子笔下的“海运”这一措辞,与夜光云的运行规律若合符节。可见诗人此言,必有所本。
这首诗的作者楼钥是南宋时代的文学家和训诂学家,曾长期任职朝廷的中书舍人,专门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和各类政府文件。《宋史》单独为他立传,称他“精敏绝人”、“文辞精博”。本文的题图就是他的画像。另一值得注意之处是楼钥家从其祖父开始,就酷嗜藏书,经多方搜求,长年积累,家中聚书万余卷。汉代董仲舒所撰写的《春秋繁露》一书的唯一传世版本就是出自楼钥家的藏书。但在南宋末年的战乱中,楼家藏书的绝大部分都散失了。
宋代的训诂学家楼钥对“海运”的理解显然与我们是一致的。虽然他可能并不瞭解夜光云和天空之海的具体原委,但他很可能掌握某些目前已失传的古文献,其中明确记载了“天池”之所指和“海”的原始含义。
无独有偶,楼钥的“爆料”并非孤例。比他更早约四百年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写过一首古风《北冥有巨鱼》,在其中对大鹏的描述中,有这样一句:
“凭凌随海运”
这个“随”字,也说明了“海运”就是海的移动。如果理解为“海水的运动”,则以鲲鱼和大鹏的体量,岂是随波逐流之辈?不惟“随”字无法解释,“凭凌”二字所描绘的雄健超迈的形象也无从着落了。可见在唐代“海运”之真义还是为人所知的,至少李白是知道的。但在当时是常识、无需解释的事情,一旦某些关键文献散失,在后人眼里就成了混沌难解之谜了。
无论是“天池”还是“海运”,如果囿于旧识,则只能做各种穿凿附会之解。只有当我们放宽眼界,回溯到高纬度地区的先民源起之处,其真正含义才有机会得以复原。
龙光玉魄出冰天
头像出处:Tea-tia
离线
“海”的古义就是天空之海,这个事在捅破了夜光云这层窗户纸之后,证据可谓俯拾皆是。在《逍遥游》里面还有一条: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这个“去以六月息”该怎样理解呢?历来也是存在分歧的。一般通行的说法认为是“这一飞要六个月才停下来”的意思,但也有人批评说这么解读不合文法,“以”字不是这样用的!这个批评非常有道理。所以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息”当理解为风,这句话是“这一去是借力于六月的大风”的意思。但把“以”字这样用,同样不合先秦的习惯,而且庄子何不直说“六月风”而偏要说“六月息”呢?
上图:夜光云在12个月份中的出现频率,来自[1]。
但如果我们注意到,造成“天空之海”的夜光云每年存在六个月的空白期。这个谜团就迎刃可解了。上图给出了英国气象学家Gadsden统计的夜光云出现的频率[1],从中可见一个非常显著的规律:每年的10,11,12月和次年1,2,3月这连续的六个月中从未有夜光云出现的报告。
夜光云从深秋到早春的消隐这一自然规律古人也一定观察到了。所以“去以六月息”,其含义就是“这一去会平静六个月”。指出在夜光云消失后的六个月里,天空中将不再有“水击三千里”的浩瀚波涛了,平息安静了。
“以六月息”,等同于“息六月”。“以”的这种用法在先秦古文中不乏其例,即:
“以 A B” = “B A”
我们最熟悉的例子莫过于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了。熟悉到了我们察觉不到它的句式的“古怪”。在这里,“以自强不息”等同于“不息自强”,就是说“永不停止自我提升”,如同日月星辰和天上龙光永不停止运行(天行健)一样。
再比如《礼记-曾子问》里也出现了“以”的这种用法:
“君出疆以三年之戒,以椑从”。
这里的“三年”是“三年之丧”的略语,指君王的丧期,“椑”就是棺木。按我们熟悉的语序,这一句应该写成“君出疆戒三年(之丧),从椑”。意思就是“君王出游外邦须防备突然挂掉,要带上棺木”。
至于“去以六月息者也”中的“者也”,它是属于整段话的。这是个典型的“A也,B者也”的用B来描述A的句式。其中A是“鹏之徙于南冥”,而B就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这一整段话,用来描述A。
有了对天空之海的这些认识,我们对庄子《逍遥游》的许多细节还可以做新的理解。为防止这个系列变成“《逍遥游》新解”系列,这里就不多列举了。
[1] M. Gadsden, Noctilucent Clouds,Space Science Reviews 33 (1982), p279-334。
龙光玉魄出冰天
头像出处:Tea-tia
离线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四个海: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这四个海中,渤海似乎有那么一点点特别。
与东海和南海这种因方位而得的名字相比,渤海和黄海可谓“专名”。但研究上古的事情的时候,需要把黄海排除掉,因为它的历史只能追溯到南宋 [1]。渤海之一名字的历史却古老的多,战国时代的典籍中已有记载。所以在先秦时代,渤海是唯一有专名的海。
那么渤海何以得名呢?渤的字义是“水涌之貌”。比如元稹诗云:“鲸归穴兮渤溢”。这个含义显然与其本字“勃”的“勃然而兴”之义有关。所以”渤海”在字面上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涌动之海”,这实在是非常耐人寻味。波翻浪卷、潮涨潮落显然是海洋的共有性质,并非渤海之专利。以此观之,“渤海”的初义似应不是专指某个海域,而是海洋的泛名。
实际上,在早期典籍中,“渤海”一词确实有广、狭两义。广义的“渤海”正是泛指海洋。比如成语“渤澥桑田”(“澥”通“海”)就与“沧海桑田”同义。关于“渤海”的这一广义用法,我们不妨再多举几例。比如《汉书-郊祀志》:
“圣人有国,则日月不食,星辰不陨,勃海不运,河不满溢,川泽不竭”。
《淮南子-天文训》:
“麒麟斗而日月食,鲸鱼死而彗星出,蚕珥丝而商弦绝,贲星坠而勃海决”。
《列子-汤问》:
“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
《庄子-说剑》:
“天子之剑,以燕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晋魏为脊,周宋为镡,韩魏为夹,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带以常山,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
李白 《大鹏赋》:
“刷渤澥之春流,晞扶桑之朝暾。煊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
显然,在这些例子里,“勃(渤)海”是作为海洋的泛名来使用的。
另一方面,“渤海”一词也有狭义的用法,特指今日辽鲁冀之间的北方内海--渤海,而且其历史同样久远。比如在《战国策》、《史记》、《汉书》中都说齐国
“南有泰山,北有渤海”。
齐国之疆域囊括今日胶东半岛,南北皆临海,比如其即墨城就在今青岛附近,南滨黄海。既然诸书仅言“北有渤海”,可知此处之“渤海”并非泛指海洋,而是专指胶东半岛北边的今日之渤海。汉代置渤海郡,其辖域在京津唐和山东北部地区,恰好环绕今日渤海湾之西南隅。显然在这些例子里面,古人所言之”渤海”与今日之北方内海--渤海的概念是重合的,是此海的专名。
那么怎么解释“渤海”一词既是海洋的泛名又是某海域之专名这一现象呢?我们倾向于一个逻辑最简洁有力的解释:渤海应当是华夏先民所见到的第一个海,或者确切一点说:第一个地上之海。如前文所述,”海”字的原始含义是“天上之海”,所以先民们称他们见到的地上之海为“渤海”,意即“涌动之海”,以与天上之海相区别。
如此说来,是不是天上之海的“海水”就不涌动呢?确实如此!
形成天上之海的夜光云(微细冰晶层)当然会波动和平移,但在地面观察者看来,绝大多数速度极慢,肉眼几乎难以觉察。这是因为夜光云的高度比普通云层要高得多(两者分别为80公里和10-20公里),见下图中的例子。普通云层的变幻速度尚远不能与水的波动速度相比拟,何况更高的夜光云呢?天空之海虽然有酷似潋滟水波的形态,但它的波动却是非常舒缓的,需要凝神仔细观察才能注意到(网上视频中的波动夜光云是视频快放效果)。这是它与地上之海最显著的不同。
上图:与普通云同时出现的夜光云(注意两者的高度差别)
老子《道德经》里说过一句很玄妙的话:
“澹兮其若海,飘兮若无止”。
老子用它来描述一种虚静恬淡、无挂无碍、无执无著的心境,是领悟了“至道”之人才有的身心状态。“澹”之本义为“水波迂缓”和“恬静安然”,那么“澹兮其若海”的比喻本体是什么呢?是地上的海洋吗?
虽然曹孟德东临碣石的诗篇中有“水何澹澹”一语,说明地上之海偶尔也有恬静的一面,但这绝非它的基本性质。老子会用风涛莫测的海洋来比喻圣人的心吗?这实在令人生疑。所以也有注释家认为“海、晦”相通假,所以此处的“海”当解读为“晦”,这样可以把矛盾解决掉。但从“澹”的水偏旁来看,我们认为还应是“海”更合乎逻辑。只不过这个“海”,应当理解为“天上之海”。
老子是用恢弘阔大而又宁静舒缓的天上之海来譬喻圣人的心境。“澹兮其若海,飘兮若无止”,看过夜光云之后,才真正理解老子这句话的意境。用“澹”来形容“天上之海”,大概是上古时惯用的组合。曹操的“水何澹澹”不过是把它套用到了地上之海上了。不过这种套用,在中古以后毫不意外地绝迹了。
当然我们并不认为老子亲眼见过“天上之海”,但他和孔子一样,是那个时代的饱学之士,对口耳相传的上古时代的事情多有所知。他的学问和思想并非无源之水,必来自于此。而他的孤独也同样来自于此。
有天上的澹泊宁静之海,相比较而言,就有了地上的“渤海”--渤荡不休之海,这应当就是渤海得名的原委。
在一段不短的时间里,今日渤海这片海域曾是先民们视野中唯一的海。所以“渤海”等同于海洋(由于语言的强大惯性,这一含义一直延续到战国秦汉之际)。这即是它的广义用法的逻辑基础。碾转千百年之后,当中国先民发现南方更广大的海域,有加以区分的必要时,遂有东海、南海、黄海这些后起之名词。此时的”海”已经褪去了它的原始含义,演变成为地上之海的泛名了。“渤海”的含义也因而收缩,还原为最初所见之海的专名。
[1] 黄海得名于黄河水给这片海水带来的黄色调,黄河流入黄海始于南宋时代的一次改道,在那之前的古黄河是从天津附近流入渤海。近代黄河再次改道,复归渤海,只是改为在鲁北入海。
龙光玉魄出冰天
头像出处:Tea-tia
离线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天空中,有一朵云,它最通俗的名字叫做“五彩云”。它是中国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承载着深厚的意涵和情感。除了审美旨趣,还有吉祥、胜利、怀古等等复杂的成分。这一节里我们就谈谈它的来历问题。
五彩云的来历有什么说头吗?不就是云而已?即使从表象上看,它也不是普通的云。
彩云是日光以某个特定角度穿过有水滴微粒悬浮的薄云时,发生衍射和干涉造成的,放射红橙黄绿蓝等多种颜色的光芒。它是极罕见的景象,即使偶尔出现也是转瞬即逝。正如俗话说的“彩云易散”,绝大多数人一辈子恐怕也见不到一次五彩云。但这种罕见的景象在中国文化的语境里却是念兹在兹,无处不在,这一反差单从审美角度无法得到解释。
五彩云中承载的特殊旨趣,从载于《尚书-虞夏传》的《卿云歌》中可以一窥。歌曰:
“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卿云”也称作“庆云、景云”,是五彩云的别名之一。“烂”是“明亮、色彩绚丽”的意思。例如《诗经·郑风·女曰鸡鸣》:“明星有烂”。从“卿云烂兮”可知卿云璀璨辉煌,与寻常的云大不一样。“糺缦缦兮”是形容卿云曲折不尽,纡徐宛转的样子。这副样子其实与状如松散棉絮的云朵是颇有差异的。不禁令人生出疑问:卿云到底是什么呢?真的是云吗?
对此,太史公的意见是一个明确的否定:不是云!语见《史记-天官书》:
“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卿云,喜气也”。
司马迁明确指出:卿云非云。其形象“萧索轮囷”之“轮囷”,是屈曲盘绕的样子,与《卿云歌》中的”糺缦缦兮”相呼应,再次印证了卿云是缱绻曲折的形象,与真正的云大异其趣,倒是颇类龙蛇之状。
那么,五彩云与龙(北极光)有关系吗?有证据表明,不仅有,而且密切到了读者们想不到的地步。我们来看看龙和五彩云互为彼此的几个例子。
首先,龙和五彩云都是神仙们在天上的交通工具,两者在历史上发生了替换。先秦时诸神的座驾无疑是龙,商代金文中有一字形似人骑于龙背,郭沫若释为巫祝之“祝”的本字。《大戴礼记》记载黄帝、颛顼、帝喾皆乘龙。黄帝“乘龙扆云,以顺天地之纪”、颛顼“乘龙而至四海,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帝喾“春夏乘龙,秋冬乘马,皇黼黻衣 ,执中以获天下”。
徐州铜山洪楼出土的汉墓砖画“黄帝巡天图”中活灵活现地描绘了黄帝乘坐着三条龙牵引的车,有趣的是,车轮却是开放的螺旋状!禹也乘龙,《括地图》:“禹诛防风氏,夏后德盛,二龙降之,禹使范氏御之”。《楚辞-九歌》中多次描绘仙人们乘龙、驾龙在天上巡游。
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乘龙兮辚辚,高驼兮冲天。
驾两龙兮骖螭。
驾八龙之婉婉兮。
所以《续汉书-五行志一》说“ 行天者莫若龙”。《尔雅-释天》说“龙为天马”。而龙,正是北极光的动物化形象。
北极光横亘长空,鼓荡律动,如同浩荡天风,沛然莫之能御,古人想象诸神驾驭着北极光遨游四海,多么浪漫和威风啊。
但不知从何时开始,仙人们在天上的交通工具发生了统一的“升级换代”,龙不见了,变成了“五彩祥云”。这难道纯属巧合吗?
绝不会是巧合,因为五彩云与龙有太多的共同点。
首先,《管子-水地篇》称“龙有五色”,《史记-龟策列传》:“云盖其上,五采青黄”,则五彩云与龙不仅都有“五采”的颜色,还都以青黄为主调,两者在颜色特点上是完全一致的。
从对五彩云最原始的描述“糺缦缦兮”和“萧索轮囷”来看,它的宛转曲折的形状也与龙如出一辙。
有证据显示,五彩云也与龙一样,是一种光现象。比如:
“卿云烂兮” (《卿云歌》)
“景云光润” (《文子》)
“承庆云之光覆兮,荷君子之惠渥”。(《文选》)
五彩云的本质不是云,而是光,还有一个旁证。《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在描写神仙们的赶路方式时,常用“祥光”来代替“祥云”:
这行者与沙僧拜辞了菩萨,纵起两道祥光,离了南海。---《西游记》 第五十八回
好行者,说声去,就纵觔斗云,早至灵山。落下祥光,四方观看。---《西游记》 第五十二回
行者拔一根毫毛,变做假象,陪着八戒沙僧立于下面,他却作五色祥云,把唐僧撮起空中,径至东边台上坐下。他又敛祥光,变作一个礁镣虫,飞在八戒耳朵边道...... ---《西游记》 第四十六回
显然在作者的行文中“祥光”与祥云可以互相替换。虽是小说家言,但吴承恩的创作植根于民间文化的深厚土壤,汲取了许多民间原汁原味的神话信仰。这种祥云与祥光等同的观念,实堪做五彩云与龙的密切关系的又一例证。
五彩云与龙一样,也是祥瑞。《史记-天官书》中说“卿云,喜气也”,类似的有《列子·汤问》中的“庆云浮,甘露降”。《陈书·徐陵传》:“母臧氏 ,尝梦五色云化而为凤,集左肩上,已而诞陵焉”。《旧唐书·郑肃传》:“ 仁表文章尤称俊拔……自谓门地、人物、文章具美,尝曰:‘天瑞有五色云,人瑞有郑仁表 。"《宋史·韩琦传》:“ 琦风骨秀异,弱冠举进士,名在第二。方唱名,太史奏日下五色云见,左右皆贺”。
“人中龙凤”一词常用来赞美出类拔萃的人物,而从上述例子中可见,五色云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具有同样的含义。
《史记-天官书》紧接着又说卿云:
“若雾非雾,衣冠而不濡”。
《汉书-天文志》中有同样记载,只不过“卿云”换成了“庆云”。这显然说的是另一种形态的卿云,象雾一样悬浮在地表附近,但人走进去衣冠却不会濡湿。这不能不令人联想到地面附近的北极光和“见龙在田”的易辞 (这一节内容未贴出,容后补)。为五彩云与龙的对应关系又添一笔。
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对卿云的十六个字的描述“若烟非烟,若云非云,郁郁纷纷,萧索轮囷,是谓卿云”,可算是五彩云最原始的“身份记录”,价值极大。
作为累世史官,他不仅博览家藏和国家典藏的大量书籍,还广泛游历采风,“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每过一处,遍访耆老,记录下第一手的史料素材。虽然司马迁显然也不知道卿云到底是什么,但明确指出它非烟、非云、非雾,这应是出自于口耳相传的上古知识的片段,太史公把它忠实地记录下来了。
卿云到底是什么呢?从它善变如云雾、宛转似龙蛇的形态、五彩青黄的颜色、显著的“光属性”、吉兆属性、仙人交通工具属性来看,它与龙(北极光)的重叠之处太多了。如果一个动物看起来像马,叫起来像马,跑起来也像马,那它就是马。同样地,我们有理由认定:五彩云的原身就是龙,也即北极光。
先民们南迁之后,北极光在生活视野中消失了,它的形象和特质只留存在口耳相传的历史记忆中,在一代代的传承中,逐渐变得抽象虚无,难以理解。于是就有了把它形象化、现实化的需要,后人们逐渐把北极光的形象和特质转移到新的载体上,这个载体须是中原人可见可理解之物。北极光于是变身为五彩云,也就是说,龙和五彩云,实际上是二位一体的。
龙与云的这种关系,早有学者注意到了。比如何新在《漫说龙凤》中认为龙的本原就是云。他举《淮南子-地形训》中的
黄龙入藏生黄泉,黄泉之埃上为黄云 … …
青龙入藏生青泉,青泉之埃上为青云 … …
为例来论证龙和云的二位一体的关系。他还注意到黄帝族与“云”有极密切的联系,《左传-昭公十七年》:“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而同时黄帝与龙也有同样的关系,《史记-天官书》:“轩辕,黄龙体”。这都是龙与云具有等同关系的例证。
我们认为在龙与云的二位一体的关系里面,龙是第一位的,云是第二位。也就是说,云并非龙的本体,而是它的嬗变,这两者的本体都是北极光。演变的脉络是北极光→龙→五彩云,龙和五彩云都是华夏民族幼年期关于北极光的历史记忆在后世文化中的投射,龙是虚拟想象之物,五彩云是实在可见之物,越靠后,就越是向中原人的生活实际靠拢。
龙还保留着北极光的大部分特徵,包括能幽能明,乍存乍亡、上天“入海”等等,而五彩云除了保留了北极光的光彩和形态之外,其他的中原人难以理解的特徵都放弃了,是彻底“南方化”的北极光,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吧。
有 1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龍爪翻書
龙光玉魄出冰天
头像出处:Tea-tia
离线
“龙”这个字的读音,古今变化颇大。今日通行的读法是lóng(力钟切),但古代曾有过多种读音。
宋代司马光所编字书《类篇》里就录有四种异读。其中一种是先秦古音“莫江切“(mong),《集韵》也收录了这个读音。《春秋元命苞》:
“龙之言,萌也”,
以“萌”为龙的音训。这个异读在今天的遗迹是龙的一个异体字“尨”,今读为máng。其字甚古,《汉书·南粤王传》集注:“龙读为駹”。《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豢龙氏”注:“龙读为尨母”。
龙的这个以“m”为声母的异读,或许与“蟒”不无关联。另外,黑龙江北岸的那乃人(与中国境内赫哲人为同一民族)的语言里称龙为“穆杜尔”,满语里称龙为“穆杜里”,也可能与此有着十分久远的渊源。
为什么“龙”有两种异读“long”和“mong”呢?语言学上可归因于上古汉语的复辅音“ml” 的分化。上古汉语曾存在复辅音声母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认同,“来”、“麦”两字的分化是其典型例证。
“来”(来)字在甲骨文是这样写的:
这是一株麦子的象形,“来”字的最初含义就是麦子。
而“麦”字的甲骨文呢?是这样的:
“麦”字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是“来”,下半部是“夂”。这是个形音字,以“来”为音旁,以象形足胫、表示行进的“夂”为意旁。很显然,“麦”的最初含义是“来往”之“来”。
可见,“麦”的本义是来,而“来”的本义是麦,两者的今义却相互换位了。这种事是怎么发生的呢?
两字其实在甲骨文里就发生了混用,甲骨文里的“来”既可表示麦子,也被借用表示“往来”之“来”。这大概是因为两者的读音相同,但“来”更容易刻写,它比“麦”节省了一个“夂”字底,所以刻写者采用了提高效率的同音通假借用,毕竟往来之义更为常用。久而久之,就积习难返,“承用互易”,发生了无法逆转的互换。后来两字声母共同的复辅音ml一分为二,读音分化为“lai”和“mai”,分配给了“来”、“麦”两字,遂最终完成分化。
复辅音声母“ml”的另一个例子是“令”与“命”的同源。“令”字自古有之,“命”原是它的一个异写,加了一个“口”,出现于西周中叶。这就像“益”加上一个氵变成“溢”一样,读音未变,意义也相通。金文中“命”与“令”是混用的,其发音也必然一致。到了战国晚期的秦简中两字才有明确分工,完成分化。秦末之后两字的声母截然分为“l”和“m”。
汉字中声母“l”与“m”的互转相通并非个别现象,类似的例子很多。比如, “睦”、 “谬”、 “埋” 等等的声母为“m”但其声旁部首的声母却为“l”。 反之,“柳”、“聊”、“吝”的声母为“l”但其声旁部首的声母为“m”(“文”字古声母为“m”) 等等 [1]。
从“龙”有“long”、“mong”两读,可以推测“龙”的原始读音应含有复辅音“ml”。
著名语言学家邢公畹认为,复辅音声母分化的一个原因是人群的分化。同一个母体人群的分支迁徙流散之后,地理的隔绝造成了方言分歧,“复辅音声母的原始语词在不同的方言里,有的以第一辅音为声母,有的以第二辅音为声母”。 这应该就是“龙”分化成“long”和“mong”两读的缘由。
相类似地,“朦朦”和“胧胧”当是迁徙流散的华夏各支系所使用的形容“微光”的方言词汇,在秦汉大融合过程中都被重新吸收进来,成为汉语共同语中的同义词。
但龙的异读还不止于此。它还有一个读音,声母是“b”或者“p”,大致读如“pong”或者“bong”。比如现代汉字“庞”(pang)、“硥”(bang)、“蛖” (bang)都以“龙”为音旁。《说文解字》︰
“庞,高屋也。从广,龙声。”
可见东汉时“庞”与“龙”是同音的。这个异读是因为“m”、“b”、“p”三者同为重唇音,在漫长演化过程中容易发生互转。汉字中“秘”、“泌”、“谧”都以“必”为音旁就是“m”、“b” 互转的例子。
龙以“p、b”为声母的古读,在今日汉语里仍有蛛丝马迹,比如有方言把“笼”叫做“篣”(péng)。杨雄《方言》:
“笼,南楚江沔之间谓之篣”。
还比如“巴”这个字,王维堤论证过它古读如“磅”,本义是大蛇。《说文解字》:“巴,巴虫也,或曰食象蛇”。《山海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如此巨蛇当然就是龙的变身。从而可见在某些古方言里“龙”就读为“巴”。而巴人就是崇拜龙的一支民族。
在同属汉藏语系的许多西南诸少数民族的语言中,龙的声母也多见“p、b”,比如普米族桃巴方言中的龙为“bʐo”,藏南错那门巴语中的龙为“bruk”,景颇语龙读为“paʒen”,喜马拉雅山南侧阿萨姆平原上的汉藏语民族曼尼普尔人称龙为“帕杭巴”(pakhangba),它们都与巴人之“巴”音近义同,有着极其古老的渊源。
曼尼普尔邦 Lamshang 镇的一座神庙,屋顶装饰为”帕杭巴” 龙
龙的古音中“bong”或者“pong”这一变体,还藏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信息,那就是龙和凤凰的特殊关系。
自钱大昕论证以来,“古无轻唇音”成为常识。轻唇声母“f”,在汉魏之前读为重唇音“b、p”。所以“凤”字的古读如“鹏”。实际上正如《说文解字》指出的,“凤”、“鹏”本是同一个字的两种写法而已。
“f”与“b、p”的互转在汉语里的例子极多,如“傅-博”、“番-潘”之类,数不胜数。许多现代汉语中读为轻唇音的字,在深受古汉语影响的朝鲜语当中还保存着重唇音读法。
显然,“凤-鹏”的重唇音古读,与龙的“bong”、“pong”这一变体的发音几无二致。
龙和凤在古代的某个阶段或者某个地域,拥有极为相似或者相同的读音。这是揭示凤凰真相的重要线索之一。
[1] 雷春辉,《从“来麦”、“令命”同源看上古汉语复辅音ml-的存在及演化》。《语林考古》,2011年第5期
龙光玉魄出冰天
头像出处:Tea-tia
离线
(缘起:有朋友在前一篇文章下面评论说“学术界也有人认为龙是北极光”,笔者惊喜之下询问更多细节,被告知指的就是“烛龙——北极光”假说。所以笔者觉得有必要写这一篇文章来与它“划清界限”。)
烛龙即北极光的说法由来已久,近年来借互联网之便广泛流行。赞同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在这里,我们就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这个猜想把中国古代神话与极北地区的自然现象相联系,令人耳目一新。但人们在某个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往往不是尽善尽美的。我们认为,虽然这一步的方向正确,但距离真相还有一百公里。烛龙确实是高纬度地区的一种发光现象,但却不是北极光。把它认作北极光,是学者们对极北地区瞭解有限,又遽于结论造成的。
如果细究其论证,就不难发现:烛龙与北极光这两者只在“极北地区”和“发光”这两个元素上吻合,而其他所有元素都不吻合。概括来说,烛龙与北极光有五点根本差异。
第一,烛龙具有明显的“点光源”特徵。在古籍中的
“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
“有龙衔烛而照之”、
“龙衔火精以照天门中”
这些描述中,烛龙或者是眼睛发光,或者口衔火烛,其发光之处显然是仅仅在其“头部”,或者也可以理解为在“头部”某个点上其亮度最大,所以最醒目。这都与北极光通体均匀发光的光带或者光弧的形象有根本差异。
尤其这个“直目正乘”(竖起的眼睛像一条窄缝),用北极光无论如何难以解释。但却是烛龙谜团的关键细节。
第二,烛龙的位置极低,在地平线附近。这与北极光的横亘长空大异其趣。比如古籍中说烛龙是山神,住在山下:
“钟山之神,名曰烛阴”、
“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
甚至山可以把烛龙遮挡住:
“烛龙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
都说明烛龙活动于地平线附近。在各类古籍中从未提及烛龙高翔于天的景象,可见这种低位活动是它的特性。“龙衔火精以照天门中”之“天门”,也指地平线处。另外
“是烛九阴”,
早就有注释家认为其含义当解为“照亮地下的幽冥世界”,可谓洞见。
第三, 烛龙的身体是赤色,这一点古籍中各处的描述十分一致:
“有神,人面蛇身而赤”、
“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
这与北极光的主要颜色——绿色和黄绿色有显著差异。与之相对比的是,早期的龙以青龙与黄龙为主,古人对龙的颜色把握很准,与其北极光原型完全吻合。如果烛龙也是北极光的话,绝不应当与北极光的颜色性质差异这么大。
第四,烛龙只活动于幽暗无日之处:
“日安不到,烛龙何照?”
“烛阴在雁门北,蔽于委羽之山,不见日。”
“天不足西北,无有阴阳消息,故有龙衔火精以照天门中。”
但北极光的出现却不限于黑夜,它可以与阳光同时出现。见题图中的北极光。
第五,古籍中“呼为冬,吹为夏”、“风雨是谒”这些对烛龙的描述,与北极光完全对不上号。
但是,所有这些与北极光相龃龉的细节,都可以在极北地区的另一种发光现象中得到完美的对应。所以,我们不得不否定“烛龙即北极光”这个观点。
至于烛龙到底是什么,请原谅我要先卖个关子,在这里就不展开了。因为它与“龙-北极光”无关,我们把它安排在后面的章节中再做详论。
龙光玉魄出冰天
头像出处:Tea-tia
离线
我这个是不是开头段落太长了,所以大家都没啥反应诶
龙光玉魄出冰天
头像出处:Tea-tia
离线
这倒真是太长了,我只是十分好奇,顺带很想看看他是如何论证的, 否则估计也会太长懒看。。。
其实论述还行,不过我还是倾向于不同文化的龙同源,只是文化隔离演化出了不同形态;理论上活跃于这里的大概都有自己的理解,不会被这种论述颠覆认知了大概 这种东西很多就算是有自己的理解可能也都觉得讲出来说服别人没有意义了,所以楼主期望的反应可能不太会发生
"连想改变别人的念头都不要有,要学习像太阳一样,只是发出光和热;
每个人接收阳光的反应有所不同,有人觉得刺眼,有人觉得温暖,有人甚至躲开阳光;
种子破土发芽前没有任何的迹象,那是因为没到那个时间点;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拯救者。"
人只有在想要改变的时候才会被改变,重要的是恍然大悟的一瞬间。
离线
因为还没有看完
应该是因为最开始一段肯定必然一类的用的太多了看的我反而怀疑…
个人比较倾向于各地的龙传说是互相具有联系的,所以不太认同这个。
而且对古文一直没有什么兴趣,这一篇的考证看着简直像是天书折磨…
We are the the true treasure,the Children of above and below,in any place,any form…
世界很大,总有坚守信仰的人的存在,这些人,即使身处地狱,只要愿意祈祷他们就不会孤单,那些失落的影子们依然忠实的守护在每一个信念的背后。—塔
离线
太长+1,其实我比较喜欢资料充足的长文论述,但可能就是前面说的资料看久了已经有一套自己初步想法,一般的长论已经很难打动我了。
比如人类迁移论里我因为之前认识某分子人类学博士,所以目前更倾向2.5-3W年前迁移来N和O单倍体系是国内基因主流(主要在南部),有更早一支北来的(现在也主要在东北亚)的体系C小众的多。
极光论目前对我而言相对在各流派里也算比较弱势,相比看完全球蛇/龙类文化后,单一起源论我已经很难认同了,极光在中国东亚人类活动范围内属于非常罕见的情况,有一些论述在我看来与其是极光动物化,不过说是用龙来形容极光天象/地质。而且一定要将龙与极光关联的话,必然龙会有夜晚属性或者是偏向寒冷和高纬度的属性伴随传说,但是并没有。
北方地区的早期龙型都是接近(野)猪首,和中原地区的龙型还有差异,如果河南蚌塑龙不是造假的话,那于此同时期的北方的内蒙古敖汉旗陶尊龙反而形象和长条极光相差甚远——巨牙尖嘴有翼。
不过还是感谢分享资料,这儿其实喜欢这块偏文字考古研究的爱好者也不多,各种想法和论点还是比较有趣的。
有 1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镜中龙影
愿鳞牙利固,展翼蔽日,云霭相随,星辰永伴。
离线
离线
嗯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在论证“龙”的古意是“极光”呀
我对分子人类学也很感兴趣,不过这个学科还是太新了,网上资料好乱。 目前我瞭解到的,证明华夏西南来的论据主要是,西南地区基因多样性极高,按照目前的算法的话,就更有可能是“源头”。但是如果换一种模型,西南地貌复杂,外来人口难进入,这样解释起来更方便,于是当地就保留了许多古老基因,就并不能证明是“源头”。
当然,如果有更明确的资料,更完善的算法,更合适的解释,我是完全愿意改变我的想法的
这样解释出来的“龙”,确实应该和寒冷、夜晚应该有联系的,我第一次看的时候就已经向作者反馈了 ,不过还是因为这个意象太美了,所以到处宣传。
我也不太认可单一起源论,但是某些地方的某些“龙”形象,应该是互相传播、影响的。
谢谢关注!
有 1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龍爪翻書
龙光玉魄出冰天
头像出处:Tea-tia
离线
补充个之前的帖子
她随手一拍惊见巨龙!NASA也震惊
https://yinglong.org/forum/viewtopic.php?id=4021
三立新闻的收视率可是数一数二的喔,这一个报导应该让"极光说"被很多台湾人知道了~
最后修改: 龙爪翻书 (2021-03-25 22:24:50)
←目前头像感谢安雅赠图。
Quit, dont quit... Noodles, dont noodles...
There is a saying: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the present.
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