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目界域-龍論壇

游態龍的錫安山。龍的力量、智慧、野性、與優雅

您尚未登录。 (登录 | 注册)

公告

mb 爪機版     |    論壇指南     |    Discord     |    QQ群

《龙魂志》第一期
《龙魂志》第二期

Tips:龙的梦想 龙的故乡

#1 2014-08-04 12:43:56  |  只看该作者

龙游踏尘
白应龙
Registered: 2008-12-11
Posts: 1,149
网站

【中華龍與傳統宗教】第六章 中華龍與道教文化 導言 一

第六章 中華龍與道教文化

                               導  言
中國本土文化創生的道教,它孕于上古宗教,產生於東漢未年,太平道與五斗米道教的問世,標志著道教的確立,漢唐間迅速發展,唐代達到極盛,至宋元明代廣泛傳播於民間。
追溯道教的思想淵源,它同儒教一樣,都是繼承“龍的傳人”祖先神農炎帝以龍為“天人合一”信仰的原始宗教發展而來的。儒教從炎帝龍神宗教中吸取了過多的倫理哲學和社會禮教的營養,形成以“皇道”與“人道”為準則修身的入世宗教;而道教則是從炎帝龍神巫教中接收了過多的巫術成份,包括炎帝之女方雷氏—堯時方回的方術及其圖騰變身、乘龍升天、鬼神祭祀、天人互變,聚合為神仙方術之道,力求通過個人修煉,以達到度世救人、長生成仙的一種宗教。在教理教義上,道教繼承了上古宗教,又雜揉了先秦時期的方仙道、莊老道、陰陽五行、易學八卦等,而形成了集於自身特點的神仙丹術方技之大成。因此道教之所以稱為“道”教,就是繼承神巫方術而以“神道設教”,《周易·觀卦》雲“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
修道成仙而“乘龍”升化,是道教的核心內容和最高境界。這種神仙幻想,旨在追求肉體成仙,長生久世。道教重視的是現世利益,這同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追求靈魂的解脫,重視來世利益的特點大相逕庭。世界三大宗教都鼓勵人們追求死後天國的生活,而以冷漠的態度對待活生生的現世人生。道教卻卻直接否定死亡,認為光陰易逝,人身難得,只有及早着手修仙,才能享受到神仙的憑虛禦風、福地洞天、瓊漿金丹、隨欲所至的逍遙。
道教思想信仰的發源地,是在中華龍和“龍的傳人”祖先神農氏及其宗教發祥的洞庭湖區與其直系的傳播地區,四面環山地域封閉的整個洞庭湖盆地,物產豐鐃,取食方便,人們不憂凍鋨,很容易形成墨守自然的生話方式,信巫好鬼的宗教信仰、清靜無為的道學思想,就在這一環境下孕育出來。因而道教與荊楚文化血緣關係的發展密切聯繫,隋唐道教所謂“洞天福地”108處,大都遍佈江南各省。在宗教體繫上,龍神宗教天神觀的“天人合一”、“ 天人感應”,是道教神學理論的源泉;原始龍族的“洞居”、“天界”是道教虛門仙境的追求;原始龍神宗教的符籙禁咒,是道教方術的依鉢;神農炎帝族團中的龍族及其“龍龜”、“ 龍虎”、“龍鹿”氏族,是道教的直傳祖先,而其中的圖騰龍、虎、鹿等,就成為道教修仙信仰的座騎。
道教以“乘龍”為坐騎,是繼承“南方炎帝乘赤龍”(《 開山圖》)、“,220,159南方祝融乘兩龍”(《 山海經》)以至“黃帝乘龍升天”(《史記》)的信仰傳統;葛洪著《抱朴子》推尊道教祖師老子為“太上老君,左有十二青龍,右有十二白虎”;《南華經》記載“應帝王”的道教人物,都相應有“乘龍”的傳統,也有仙者“乘白鹿”的傳說(圖八九)。瞧,道教以“龍龜”即“龜蛇”為坐騎,“龍龜”何類?即炎帝龍(蛇)族與龜族合婚的氏族,《竹書紀年》記龍族伏羲、神農有“龍龜負書”而造八卦。其“龍龜”圖騰形象,《周下》稱為“龜蛇相繞的玄武龍”;《文選》雲“龜與蛟交為玄武”;《 後漢書·梁王傳》李賢注“玄武,為北方之神,龜蛇合體”;《 書·堯典》說,玄武為星“宵中星虛”,《傳》雲“虛,玄武之星”。這龜蛇稱為玄武,融入道教成仙的天神信仰與天文學相結合,《史圯·太史公自序·論道教》說“真武本元武,避聖祖諱,故曰真武,元龜也,武蛇也,此本虛危星形似之,因故各名,北方為玄武七星”。我,220,159們須知原始的天象觀察和龜蛇崇拜則源起於南方,地處北緯27度的長江中游洞庭湖區,是原始觀象制歷唯一最佳的中心。見于江西南昌東漢晚期墓出土的花紋磚,就繪有“玄武”符號(圖九十),該磚的另一側面又繪有簡化的朱雀圖,這與雲南昭通東晉墓壁畫的“玄武”、“ 朱雀”圖像相似(圖)1,這種天象圖,正是《禮記·典禮》祀二十八宿為“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四象”圖示。至宋代,宋真宗篤通道教改“玄”為“真”後,並賜封玄武為“真武帝君”,成為人格化的道教祖神,並在天師道“龍虎宗”發源地的湖北武當山建宮觀,鑄造玄武為披髮、黑衣、仗劍和足踏龜蛇之神,龜蛇通高47釐米,重57公斤,它凝固了龜蛇媾合的原始形象(圖);宋神宗時又在廣東佛山建玄武廟,至明代朱元璋洪武五年重建,奉為真武帝君,鑄有真武銅像重達5000斤。在《道藏洞真部》則神化真武“即元武,本元始天尊的化身,太極之別體,三皇時下降為太素真人”。何謂“太極之別體”?就是從龍族“龍龜負書”而造“八卦太極”引伸而來。

,220,159塑圖案共有三組:第一組在45號墓主伴骨架的東、西兩側,東側置龍,西側置虎,寓意為東蒼龍、西白虎,墓主腳下即墓室中央部位,又置有用兩根人脛骨做柄的蚌塑三角形即北斗圖案,構成了以北斗為天區中心的“四象”天文圖(圖九十一);據天文學家伊世同評論:這個《天文圖》比埃及金字塔中的《天文圖》早2000多年,比巴比倫的《界標天文圖》早3000餘年;第二組蚌塑圖,距墓南20米處,有龍和鹿騎虎圖,長頸鹿臥于虎的背部(圖);第三組蚌塑圖在第二組南面相去20米的灰溝中,有人騎龍和虎圖,人的兩足跨在龍背上(圖)。這伴葬墓主的三組蚌塑圖案:龍虎“四象”天文圖、人騎龍圖、鹿騎虎圖都處在同一個平面上,自南向北一字排開,形成整體的佈局,也正體現出道教思想體系的乘龍升仙、天神觀念、哲學意識形成的源頭。東晉葛洪在《抱朴子》中說“凡乘仙者有三法,一曰龍,二日虎,三曰鹿”。那末,“濮陽”蚌塑圖的構意從何而來?《今本竹書紀年》記黃帝之孫“帝顓頊高陽氏,元年,即位居濮”;《帝王世紀》記顓頊之母為南方炎帝族“蚩尤之女昌濮氏”。這就昌濮氏母子由南遷北而“居濮”,是因“昌濮氏”與“高陽氏”母子連姓立國而有“濮陽”的命名。這濮陽蚌塑圖就是炎黃聯盟的座標。代表道教意識的蚌塑圖,也表明道教是以龍為天神信仰的炎黃文化傳統的繼承和發揚。
蘊含道家意識的濮陽蚌塑圖的圖騰結構和天文學,由於它起源於洞庭湖區,因而傳至楚國之際,《楚辭》中的立壇“蓀壁兮紫壇”,及祭祀東皇太一為天神和以龍、虎、鹿為坐騎而升仙,就是全面體現道家的方仙信仰。屈原《九歌》之《東皇太一》即龍神,“太一,星名,為天之尊神,祠在楚東,以配東帝,故雲東皇”《天文大象賦》雲“天皇大帝一星,在紫微宮內……主使十六龍,知風雨、水旱、兵革、饑饉、疾疫”,又稱為“神農星座”。因而楚人崇尚乘龍升仙,“駕龍兮帝服”(《雲中君》),“飛龍兮翩翩”(《湘君》);《楚辭·遠遊》的仙境有天門、丹丘、九重天、駕龍而行:“聞赤松之青塵兮,願承風乎遺制,貴真人之休德兮,美住事之登仙”。而道教所崇奉仙境的“皇天上帝”、“太上老君”、“太清宮”、“天官”等,即由此引發而來,看《抱朴子》有“從地面上升四十里,為太清,龍行階雲”之說。在《楚辭·天問》中又有乘白鹿而仙遊的形象,“驚女採薇,鹿何佑”?《王子喬》“參白鹿而云中游”;莊忌《哀時命》雲“與赤松而結友兮,比王喬而為耦……浮雲霧而入冥兮,騎白鹿而容與”。這赤松子是神農雨師也是道教所崇拜的仙人,楚人駕龍和乘白鹿而仙遊,就是道教藉以成仙的坐騎。馬王堆漢墓彩繪漆棺畫上也見有鹿與龍、虎、朱雀同遊天國的形象(見《馬王堆漢墓》,文物出版社)。湖北清川江中游由巴人創造的“香石爐文化”有崇龍、崇虎的兩支氏族2。
從道教教義發源的氏族系統到圖騰天神信仰的演進,從濮陽墓蚌塑龍、虎、鹿的“三轎”,到《楚辭》“三轎”仙遊的天國,孕育了道教體系的形成。道教是以龍性為天道,並集合成道家哲學思想為最高信仰,從而構建了道家的“天人合一”理論體系。它體現在龍與道教神人歷史、龍與道教方術信仰、龍與道教哲學等方面。

一、龍與道教歷史及神人的發展

產生於東漢未年的道教,繼承中華“龍的傳人”宗教的“天人合一” 價值觀,構建出“神人化”的道教文化,道教的歷史及其神人發展,便和龍神宗教價值觀及其龍的神性結下了不解之緣,道教的創立者和道教的神譜中,都每每離不開龍升仙。

(一),道教的祖師乘龍、尊龍
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出現了信仰長生不死的方仙道。方仙道的起源,最初出自炎帝女方雷氏(嫁為黃帝次妃)祭龍化雷之術,《詩·楚茨》雲“祝祭曰方”,商代立有方國,祀為“方帝”(《殷契粹編》一一四六);“堯時有仙人方回為閭士,夏啟時為宮士,能求雨”(《通志·氐族略》)。自戰國以降,方仙道演變為黃老道成為道教之師。他們都崇神農炎帝為皇天上帝,以黃帝和老子為尊師。《老子》道學:“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是其理論基礎,龍為“天人合一”觀念是皇道與天道的標榜,而修仙立道,便大力神化神農炎帝、黃帝和老子乘龍升仙之說。
炎帝、黃帝乘龍    秦漢方士宣揚黃帝“鑄鼎荊山下”而後“乘龍升天,從上者七十餘人”(《史記·封禪書》);《莊子·逍遙游》也宣揚“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乘雲氣,禦飛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因而致使齊威王、齊宣王、秦始皇、漢武帝求仙,而終身不遇。晉代葛洪繼承這一求仙觀念,在《抱朴子·微旨》中說“黃帝于荊山之下,鼎湖之上,飛九丹成,乃乘龍登天也”。黃帝乘龍與“神農炎帝乘赤龍”一樣,本為圖騰神話,而葛洪致力於道教的理論建設,繼承炎黃祖先的龍圖騰傳統,便給黃帝乘龍添加了“練丹”的內容,認為黃帝也是“飛九丹成”才得以乘龍登天的,企圖論證人服真丹,可以白日飛昇。道教著有《神農雜子技道》22卷,《黃帝雜子部引》12卷、《黃帝雜子十九方家》12卷及《黃帝雜子芝菌》18卷,現存有《黃帝九鼎神丹經》等,以此宣揚養生成仙的途徑,是內保精氣和外服上藥為不死之道,記於《山海經》的“不死之國”、“不死之樹”、“不死之藥”中,就有“黃帝所為”的“建木”(《海內經》),建木是“菜之美者,壽木之華”高誘注“壽木,崑崙之木也,華,實也,食其實者不死,故曰壽木”(《淮南子》);《大荒西經》又言“帝藥八齋”,郭璞注為“天帝神藥”,即炎黃二帝仙藥。在道家看來,人可以成仙,就像蛇可以成龍,《抱朴子》說“龍有自然之龍,有蛇躅化成之龍”。
老子是龍、道主崇龍    道教以戰國時期的老子為直接祖師。在國人的心目中,老子是神龍的化身,是見首不見尾的的半人半仙人物,司馬遷《史記·老子列傳》記儒家鼻祖孔子向老子問“禮”後,他就把老子比作龍,說“龍可以乘着風雲直上九天,我今天見到老子,就像見到龍一樣”。老子本是周代一史官,曾著有《道德經》五千言,老子之“道”的法則是“道法自然”,“道”是哲學的最高範疇,是天地萬物的祖宗,“道”的自然無為的本性,決定了“法自然,宗無為”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亦是道家、道教學說的綱領,其主旨在於探討天地與人類共存的關係。老子後來悟透生命真諦,自隱無名,主張無為自化,他修道養壽,傳說活到了200歲。道教就將他神化為長壽之仙,並從楚人的東皇太一神,即《天文大象賦》說的“東皇太一大帝一星,又名神農星座,主十六龍”的古典引伸,崇神農炎帝為元始天尊,又稱“元君”道主,又尊老子為“太上老君”;葛洪在《抱朴子》則將“元君稱為太上老君之師”,“元君者,大神仙之人也,能調和陰陽,役使鬼神風雨,驂駕九龍、十二白虎,天下大仙皆隷矣”;張道陵所作的《老子想爾注》中,把老子作為“道”的化身,“一者道也”,“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其後《猶龍經》又謂“老子即老君也,乃大道之身,元氣之祖,天地之根也”;六朝時的“道”主,又從至高無上的元始天尊中,產生了三清尊神(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清尊神是道教哲學“三一”的象徵,尊老子為道教最高的三大尊神之一,見于梁·陶弘景《真靈位業圖》說“原始天尊為眾神之首”,稱“太上老君為太清道主”。而作為太清道主的太上老君,其神性如何呢?《抱朴子·雜應》稱“從地面上升四十里為太清”仙境,並對老子作了神化的描繪,說他身居太清“額有三理上下徹,足有八卦,以神龜為床,金樓玉堂,白銀為階,五色雲為衣,重疊之冠,鋒鋌之劍,從黃童百二十人,左有十二青龍,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後有七十二玄武,前道十二窮奇,後從三十六闢邪,雷電在上,晃晃昱昱,此事出於仙境之中也”。
看來,將原始“圖騰”、“天象”皆集於老子一身,在傳統文化上確已升化為天尊的“人格化”大神,但老子所主轄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之數,卻反居其師祖“元君”之上,這就難怪“不言異說”的太史公在《史記·自序論·論道教》中說:“《莊子》指出‘老聃之死,則為人鬼耳’,老子既為人鬼,何居皇天上帝之上?”

(二),道教發展的歷史及人物與龍結緣
道教繼承“龍的傳人”宗教的信仰特徵,就是道教發展的歷史及代代道教人物,無不與龍結下了不解之緣。瞧,20世記70年代出土于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的“雙龍升天圖”( 圖九二. 局部)(見《馬王堆漢墓》文物出版社),龍的形象為相對的二龍從冥府昂頭而上,穿越三界升天,畫面下方是是雙手攀龍的冥府巨人,上方畫的是天上的景象,有“人首蛇身”神,在太陽、扶桑樹之間繪滿天星斗。反映了西漢時人們崇尚乘龍升仙的圖景,與漢武帝尋仙直接推動道教丹鼎派的形成,有着相承關係。這,220,159又與晉代葛洪在《抱朴子·雜應》中繪聲繪色地描述,“從地面上升四十里為太清,有龍初行雲階,再行四十里,則自行矣”的仙境,相應一致。自戰國至魏晉繼承上古乘龍升仙的神話,就出現了神仙方術之士。
綜觀道教發展的歷史,在理論的構建上,丹鼎派注重清修煉養,它吸收了戰國時期的神仙方術和氣功養生學,《老子》與《莊子》思想也成為道教直接理論的源頭;東漢時期出現的《太平經》和《周易參同契》開始成為早期道教的理論,那時卻無相應的道教組織;魏晉時期的內丹經《黃庭經》和外丹經《抱朴子·內篇》儘管社會影響較大,其時道教社會組織力量依然弱小。道教的發展大致分為四個階段:自東漢道教的產生經過魏晉時代,到南北朝時期,道教得到帝王貴族統治者的支持,躋身社會上層,這是它的第一個發展時期;唐朝皇族與老子攀親,自稱李耳之裔,政治上給予扶持,大力推行道教,這是道教發展的第二個時期;北宋從真宗開始,用道教麻癉人民陶醉自己,藉以掩蓋北方強鄰壓境造成的恥辱,這是道教發展的第三時期;到明代中期,帝王迷通道教,妄圖成仙,道教受到重視,並干預政治,參加政府內部的權利爭奪,這是道教發展的第四個時期。道教歷史在上述四個時期發展的重要特徵,都以“乘龍”升仙和符咒祭龍以為修身養身之道,努力適應“真龍天子”修身治國之道的需要,以贏得自身的發展。
還在東漢明帝時(142年),張道陵創立天師道,初稱“五斗米道”;靈帝時,張角成立太平道,稱“天公將軍”,並發動“黃巾起義”,後餘部為曹操收編。天師道的問世,標志著道教的正式創立。張道陵稱太上老君授他《正一盟威符籙》,封他為“三天法師正一真人”,推行正一道,以符咒為主,其教義為“降伏鬼魔,拯救世人”。《後漢書·劉焉傳》記其“東漢順帝時客于蜀,學道鶴鳴山中,造作符書,以惑百姓”;葛洪將張道陵列入《神仙傳》,說他“本太學書生,博通五經”,後來感到學經無益於年命,才改學長生之道,以老子為教祖,親自寫了《老子想爾注》,闡場道教教義,稱“道”即是“一”,“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劉向《列仙傳》記他“123歲時羽化成仙,在鶴鳴山中,一石鶴嗚聲天外,天上千乘萬騎、金車羽蓋、驂龍禦虎,太上老君駕臨受道”,而後迎師登仙。
張道陵的子孫都操“天師”之業,第三代張天師名魯,是三國時的有名人物,自稱為師君,他曾利用早期道教雄踞巴、漢近三十年,重在以符籙治病逐疫,以道教民,以德化眾,後來為曹操招撫,《三國志》說,曹操不僅封他為侯,還封他的五個兒子為列侯,以道術輔政傳代;《廣博物誌》引《林語》說他有十個兒子崇龍修仙,號稱“張氏十龍”。從第四代張天師起,天師道在江西龍虎山紮根,龍虎山成為後來正一道的發源之地。這“龍虎”二字,從此也習用在道教中,有《龍虎經》、《五金龍虎歌》(葛洪)、《龍虎通元訣》(孫思邈)、《龍虎丹訣》(魏伯陽)還有以“龍虎”為名的各種金石藥和符籙等。這在文化傳統上,都是屬於原始龍虎“圖騰”和龍虎“天象”文化繼承的遺蹟。
魏晉時,葛洪曾棄官在廣東羅浮山修道練丹,著書立說,《抱朴子》就是他的道教理論、神仙方術的代表作。《抱朴子·內篇》中,指出行氣在生氣之時,即從半夜至日中的六個時辰,一天中的另六個時辰是死氣之時,在死氣之時行氣無益;練習時要循序漸進,開始時以鼻吸氣,以口微吐,做到吸多吐少,還要吸吐無聲達到自已的耳朵聽不見,鴻毛放在鼻口之上而不動,以練就“胎息”之法;另外記述守玄一之法,可以分形,即分身術,一人可以出現數十個本身形象,分身之術可通神,自見其身中三魂七魄,還可以接見天靈地祗,化身成仙。特別是葛洪將神仙術與儒家綱領之“道”相結合,要求求仙者以忠孝和順仁信為本,確立了金丹道教神仙理論體系,對龍、天帝、老君、神仙之類深信不疑。看他對乘龍升入仙境的體驗,還是從祖父葛玄那裡相傳的。道教金丹派創始人葛玄(前164~前244年),原為三國吳方士,曾在江西省清江縣闔皇山創教,傳播《靈寶經籙》,修煉成功,掌握了辟榖和金丹服食之道、分形萬化了之術、靈感應變之法,據說他最後傳教給孫子葛洪,自己便乘龍升仙了,當時被仙度的達八百人之多。後人稱之為“葛仙翁”或“太極仙翁”。因而葛洪之後的道教進一步發展,傳授的道經系統而形成了上清、靈寶、三皇等道教經籙派。
南北朝時,道教改革發展。從原始幼稚的五斗米道發展演變為完備成熟的宗教,主要是傳播於民間的道團,上升為官方承認的正統宗。當時中國的南方,是道教發生變革的主要地區。東晉以後在南北朝新出現的道經《三皇經》、《靈寶經》、《上清經》稱為三洞真經,其中《三皇經》中有九十二枚符咒;《靈寶經》中有《靈寶五符序》三卷收錄于《道藏》水字型大小,皆為養生求仙之書;《上清經》諸如金丹服食、尋引氣功、佩符投簡、遁甲隱景、踏罡布鬥、高奔日月、餐吸雲霞、歌誦禮讚、召神伏魔、禁制虎狼等存神煉形之術,應有盡有。現《正統道藏》“洞真部”所收錄的《大洞玉經》,為南宋茅山道傳本。因而《上清經》在南朝時,便開創了以陶弘景為代表的茅山上清派,宣揚上皇乘龍求仙之術也在南北朝盛行一時。教道改革家寇謙之,自稱太上老君“乘龍”傳教,貴為國師輔臣。據《魏書· 釋老志》記載“世祖時,寇謙之入嵩山石室(七年),守志山嶽,精專不懈;神瑞二年(415年),十月乙卯,忽通大神乘雲駕龍,導從百靈,仙人玉女左右侍衛,集止山頂,自稱太上老君,謂謙之曰‘授汝天師之位’”,並賜《雲中音誦新科之誠》二十捲。原來太上老君特來授職,命他“清整道教”,“ 除去三張”,建立新派,改革道教的宗旨,說有十二仙人授他“服會導引口訣之法”:“以禮度為首,加之以服食閉練”。從此寇謙之在嵩山創立新天師道,整理經典文書,完善教義規範,成為北方天師道的領袖。八年後,他又稱老君玄孫李譜文乘龍下降于室,授他《錄圖真經》六十捲,令他輔佐朝廷,統領“人鬼之政”。於是他獻道書於太武帝。次年,便在平城東南建立天師道場,立起一座五層樓的高壇,聚道士120人佈道。太延六年(440年),寇謙之又稱老君乘龍復降,受太武帝以太平真君稱號。太武帝親至道場跪受符策,並改元為太平真君元年,也封寇謙之為國師,以道教為國教。從此便改革雜亂無章的道教為宮觀高級道教。
南朝齊梁時期,稱為“山中宰相”的的陶弘景(456年),是有名的茅山道士,《梁書·處士傳》說他是“丹陽秣陵人也,初,母親夢青龍,自懷而出”,其時“見兩天人手執香爐來至其所,已而有娠,遂產弘景”。原來這位華陽隱士也是“龍種”。因而他天賦經書,精於道學,經歷南朝的宋、齊、梁三個朝代,達官顯貴紛紛拜于門下。他于南齊永明十年(492年)隱居江蘇金壇縣大茅山創立上清派、傳播《上清經》而得名,以《上清大洞真經》為本門正傳,在茅山(江蘇句曲山)設立佛道兩罈,隔日朝禮,創開了佛道融合的先例,編定了中國道教史上第一部神繫著作《真靈位業圖》,後來被稱為茅山宗。這位“龍的傳人”陶弘景深得朝廷的器重,齊高帝盼他出山輔政,下了詔書,他卻作詩謝絶,詩曰“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答詩高妙。梁武帝時又屢請不出,但每遇大事不決,便遣使臣前往茅山中,向陶弘景諮詢問策,時被稱“山中宰相”,正是茅山元符萬寧宮有楹聯曰:“秦漢神仙府,梁唐宰相家”。茅山宗自陶弘景以後,人才輩出,唐宋時益盛,唐代茅山道士王遠知、潘師正、司馬承禎、李含光等,深得唐宗室的祟尊,他們也被禮請入京,或向道,或建醮,備受禮遇,朝廷又常為茅山宗建觀、賜田等,時有“茅山為天下道學所宗”之譽,鼎盛數百年。

                    自魏晉南北朝時期道教的迅速發展,道派紛呈,有帛家道、李家道、三皇派、樓觀派、上清派、靈寶派等,都是繼承早期道教派別而發展起來的,以傳授《道德經》、《三皇經》、《靈寶經》等為經典教義。他們在神學觀念上也都宣揚太上老君“乘龍”授道,以致自身騎龍升仙。例如,盛傳魏晉的“李家道” 乘龍升仙,該派托始於仙人李八百,並尊之為祖師。李八百的神話傳說,是兩漢時期流傳于四川民間一個受太上老君引渡而“乘龍”升仙的道士,因為流傳極廣,被世人崇拜信仰,至晉時,蜀中道士李寬便托他的名威創立李家道。李家道與五斗米道相似,用符水為人治病,用三部符,並事導引、行氣,舉辦廚會(道士為人祈福治病的集會)。後又有李脫居蜀金堂龍橋峰山下修道,也稱李八百。傳說他修煉成金丹後,自服金丹而騎龍升仙了。
道教繼承“龍的傳人”以龍為天神的觀念,轉化為乘龍升仙、濟世渡人的教義,從而闡述出道的哲學,至唐代形成道教哲學全面發展的繁榮時期。李氏王朝奉老子李聃為祖,唐高祖李淵在道、儒、釋的融合中,宣佈道教為三教之首,高宗李冶追尊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道教大盛。此時道教中的博學之士,以道家老莊之學為本位,吸收佛教中的義理精華,加以融會貫通,對自然宇宙、社會人生等方面的哲學向題,提出了“心性論”的新觀念,形成了新的道教理義之學,成玄英和李榮的道教重玄思想就是一代名流。成玄英的重玄思想核心,是關於玄與又玄的學說,其內容為:道本無名無形,不可言說,然而無名為天地之始,有名為萬物之母,無之與有,雖然名稱不同,但同為大道所出,故道的這種深奧玄遠的狀態稱作玄,如果能夠悟解其道的玄義,也就打開了認識天下萬物的心智的關鍵,其辦法是靜心修道,靜於真性,形成一種哲學心性論;李榮繼成玄英之後的重玄思想,著有《老子注》(已佚),認為至真之道是虛極之理,無聲無色,無形無名,彌羅整個宇宙,絶對長存,這樣的真道,其性質是一種無條件的絶對的精神實體,靜心修道,可達長生久視之道。李榮將道解為虛極之理,是他在道教義理“心性”哲學論的重大貢獻。唐代道教教義的哲學昇華,促進了道教事業的繁榮。至唐末,就已有15000多道士,分居1900多宮觀。這在社會心理上,“乘龍”升仙和靜心修道,也已成為時尚思潮。唐末的呂洞賓、鐘離權修道,成為後來內丹派的祖師爺;被唐玄宗下詔入京的詩人李白,亦“志尚道術,謂神仙可致”。李白少年就在蜀中遊仙問道:“十五游神仙,仙遊未曾歇”,30餘歲被讒出京後,曾入觀拜道,成為一名正式道士。而後隱居修道,練丹採藥,寫下了大量道詩,如贈道友《元丹丘歌》“元丹丘,愛神仙……身騎飛龍耳生風,橫河跨誨與天通”;《古風·其七》“舉首遠望之,飄然若流星,願餐金光草,壽與天齊傾”。他想象着久盼久尋乘龍成仙的理想,終於出現了:“霓為衣兮風為馬,雲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修道成仙是道教修煉的根本目的。但自唐代安史之亂至北宋初年,是中國歷史上一段動亂時期,造成了道教內容和道士身份的改變,導致奉道求仙的人都帶有實用目的,或隱于山林不聞不達,全性保真,或辭官不做,隱于世外,內儒外道的道士更多地滲入了儒家思想。這種結果造成的影響,為南宋道教全真派的形成準備了條件,對神仙可成的思想發生了動搖,神仙中的人性和理性色彩多了,對後世影響最大的神仙代表,就是呂洞賓亦仙亦人的形象。體現在宋代形成的呂洞賓信仰,融入全真教,其南宗創始人張伯端,北宗創始人王重陽,都建立起全真教與呂洞賓的師承關係來,同時也出現了人格化的八仙傳說。

(三)、道教在三教合一中實行“金龍玉簡”祭典
道教歷史的發展,與儒教文化及中國化的佛教文化相互鬥爭又相互交融,至唐宋時代,宗教思想形成了三教合一發展的總趨勢。道家著《重陽全真集》稱“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三教在“道”的基礎上統一起來,佛教有五百羅漢,道教也百五百靈官,加快了道釋儒的融合步伐。宋元時期道教的發展,北方以全真道、真大道、太一道勢力最大,南方以正一道、茅山道、淨明道勢力最大,都倡導三教合流。宋代奉聖祖為昊天玉皇大帝,道土林靈素宣稱宋徽宗是長生大帝降生,便以道教為國教融合佛、儒二教,大興齋醮。元朝也以道佛儒並重共行祭典。於是,自唐宋以來,在道教升仙的天神觀念開始變化,特別在宋代就不再直言倡導“乘龍”升仙了,而是把“乘龍”觀念轉化為一種實在的三教共同祀龍的齋醮儀式,就是都施行向名山水府投祭“金龍玉簡”作為神聖的典禮,表現出三教合一共同崇龍為天地大神的宗教心理。
據《宋朝事實類苑》引《東齋記事》雲“道家有金龍玉簡,學士院撰文,具一歲中齋醮,數投于名山洞府。天聖中,仁宗皇帝以其險遠窮僻,難送醮祭之具,乃下道錄院裁度,才留二十處,……予嘗于學士院取金龍玉簡視之,金龍以銅製,玉簡以階石製”。由乘龍升仙演變為金龍玉簡,表現出神仙思想的演變,這也影響到道教金丹派思想向內丹思想轉化的過程,在全真教裡神仙已不再是遠離世外超出凡間的了,而是可以變化升舉、長生永駐,就像“八仙”一般的神人了。
“金龍玉簡”,從傳統文化上追溯它的來源,論原始族緣關係,宋代《南嶽志》記有“南嶽金簡峰,昔因黃帝受誡,禹王致齋,夢羲皇授金簡玉書,長一尺二寸,乃合十二時,使量天地,禹即持此簡,得治水土之要”。這發跡于衡湘之地的龍族羲皇,傳于“人皇炎帝神農氏”,也都被道釋儒三教崇為玉皇大帝、皇天上帝,他們傳給黃帝世系和夏禹的龍神及“金簡玉書”,就是傳到唐宋時代三教合一舉行祭典的“金龍玉簡”,這也就是儒道釋三教的文化祖源。在原始宗教儀式上,據《水經注》、《竹書紀年》和《宋書·符瑞志》記載,上古之君從炎帝至五帝而周王,都有以《河圖玉書》祭沉壁而龍出的典禮(詳第五章二)。看儒道釋三教自唐宋以來形成向名山洞府投祭的金龍玉簡,仍是“乘龍”升仙轉化為祭禮超度的靈魂,並求得龍神、皇天和神仙保佑風調雨順、五穀年豐。據《古今圖書整合·神異典》記,迄至唐宋元明歷代的皇帝,實行“三教合一”的向山川齋醮的祭典,都有祀“皇天上帝于圓丘”和“投金龍玉簡于名山洞府”的傳代禮制。現代發現南嶽山有唐玄宗和宋徽宗所投的銅簡玉簡、嵩山峻極峰有唐代武則天所投的金簡、江蘇蘇州發現有吳越王所投的玉簡等。自宋元以降,道教和龍也就廣泛傳播於民間,道土盛行于江湖。
中華傳統文化核心的龍神和“金龍玉簡”,便是連貫“龍的傳人”傳統文化實現“天人合一”境界的道學精華。


有 2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龍爪翻書, Jadescale


願鱗牙利固,展翼蔽日,雲靄相隨,星辰永伴。

离线

#2 2014-08-04 19:48:45  |  只看该作者

Slain-Dracon
大觸
来自 艾加圖
Registered: 2009-01-17
Posts: 2,816
网站

回应: 【中華龍與傳統宗教】第六章 中華龍與道教文化 導言 一

圖掛了


論壇頭像 by 『聖光守縛者』菈蒂安瑟莉雅

离线

#3 2014-08-04 20:07:18  |  只看该作者

Enedina
角龍
Registered: 2011-11-11
Posts: 599

回应: 【中華龍與傳統宗教】第六章 中華龍與道教文化 導言 一

如果可以把文章以PDF格式上傳就好了。

此外,從文章判斷圖片似是一些歷史資料,可有可無。

离线

#4 2014-08-08 11:39:24  |  只看该作者

Jadescale
翡翠龙-崎玉川
来自 坐标不定 游走中
Registered: 2013-05-22
Posts: 696
网站

回应: 【中華龍與傳統宗教】第六章 中華龍與道教文化 導言 一

圖掛了+1 [汗]


“吾等龍呢”
“是被詛咒而生,被祝福而死的”——白鱗《Dra+KoI》
頭像來自《龍與地下室》-青玖

离线

#5 2014-08-08 13:12:34  |  只看该作者

黑翼
蛟龍
来自 北京
Registered: 2012-08-11
Posts: 348

回应: 【中華龍與傳統宗教】第六章 中華龍與道教文化 導言 一

看了半天還以為自己網掛了 [被雷]


明鏡

离线

#6 2014-08-10 11:20:08  |  只看该作者

蓝羽龙
角龍
来自 江苏扬州
Registered: 2010-12-09
Posts: 519

回应: 【中華龍與傳統宗教】第六章 中華龍與道教文化 導言 一

如果急着看圖的話,可以右鍵屬性複製圖片的網址粘貼到地址欄打開


I hope to find a little peace of mind and I just want to know.

离线

论坛页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