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目界域-龍論壇

游態龍的錫安山。龍的力量、智慧、野性、與優雅

您尚未登录。 (登录 | 注册)

公告

mb 爪機版     |    論壇指南     |    Discord     |    QQ群

《龙魂志》第一期
《龙魂志》第二期

Tips:天鳞鳞,地鳞鳞

#1 2014-12-24 11:44:09  |  只看该作者

龙游踏尘
白应龙
Registered: 2008-12-11
Posts: 1,143
网站

【存檔】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 《收藏界》2007年01期

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

《前言》

以前整理過《明代宣德、成化瓷器上的應龍和夔龍紋》,現在回頭看看,感覺內容過于簡單,於是又重新整理一下。

2006/10/20,略加修改。2006/10/29,小修、定稿。2008/03/07,添加圖片一張。

文字:3477;照片:22枚。

《正文》

眾所周知,自然界中並沒有龍存在,關於它的各種解釋、傳說無不充滿神話色彩。在等級森嚴的古代封建王朝中,龍不僅僅是圖騰符號,更是權利與地位的象徵。因此,明清時期做為宮廷日常必需品的官窯瓷也毫不例外染上濃郁的封建氣息。

明清景德鎮禦廠龍紋種類相當豐富,以五爪龍最典型、常見。相比之下,造型稍微特殊的應龍、夔龍以及螭龍等則要少許多。

一:“應龍”的定義及傳說

“應龍”指有翼的龍,俗稱“翼龍”、“飛龍”。漢代淮南王劉安的《淮南子 .覽冥訓》中曾記載女媧煉五色石補天后:“名聲被後世,光暉熏萬物。乘雷車,服應龍,驂青虯,援絶瑞,席蘿圖,絡黃雲,前白螭,後奔蛇,浮游消搖,..... 。”

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 .敘傳第七十》中記述:“應龍潛于潢污,魚黿媟之,不睹其能奮靈德,合風雲,超忽荒,而躆昊蒼也。故夫泥蟠而天飛者,應龍之神也;先賤而後貴者,和、隨之珍也;時暗而久章者,君子之真也。”於是,《吳志·吾粲傳》中曾提到:“夫應龍以屈伸為神,鳳皇以嘉鳴為貴。”

隨着對應龍不斷的神化,清康熙年間東軒主人在其所著《述異記》中又加以渲染:“虺五百年化為蛟,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角龍千年方為應龍。”由此說來,應龍竟然是修煉千年的角龍,越發非比尋常。

在《山海經·大荒北經》中記載:“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沈約在《宋書 .卷二十七》中也記載:“應龍攻蚩尤,戰虎、豹、熊、羆四獸之力。” 說明應龍還是黃帝手下的一名得力戰將,不僅僅只是傳說中的神獸。

二:明清官窯瓷中應龍紋的始用

應龍的神話傳說流傳很久,其圖案紋飾也較早就出現在古代銅、玉、漆器以及石雕(圖 1)、繪畫當中。南宋時期,浙江龍泉窯製作中也曾出現過它(圖2)。相比之下,官窯瓷中應龍的出現卻略有些晚。明初永宣禦廠瓷迅速發展階段,大量繪畫素材被納入官窯瓷製作中,應龍紋才被列入其間。

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800,597

圖1.陝北東漢石墓門上雕刻的應龍紋。西安碑林博物館藏。

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1000,823

圖2.南宋龍泉窯青釉貼龍紋盤 高7.3cm;口徑37.3cm。 北京首都博物館藏。

從傳世品資料看,蘇富比1989年拍出的一件青花應龍紋罐(圖3)與香港天民樓所藏青花應龍紋小罐(圖4)皆無款,被視為永樂器。與兩器相矛盾的是明代著名史學家焦竑在《玉堂叢語·文學》中記載:“景陵(宣德葬于景陵,所以此處代宣德)一日禁中閲書,見龍有翼而飛者,訝之。遣問之閣中,三楊輩皆不能對,上顧諸史官曰:‘有能知之者否?'陳繼時在下列,出對曰:‘龍有翅而能飛,曰應龍。'問所在,曰:‘見《爾雅》。'命取《爾雅》視之,信然。”假如史料無誤,按常理分析應龍紋在官窯瓷中的使用應在宣朝該事發生之後,即洪武、永樂時期不太可能出現該紋飾官窯瓷。


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700,647

圖3.無款青花應龍紋罐。1989年香港蘇富比拍賣品,高:24.4cm。該器在繪畫上與宣德落款器存在些許細微差別,但是否為永樂器還缺少足夠證據。

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800,600

圖4.無款青花應龍紋小罐。香港天民樓藏品。

三:宣德官窯中的應龍紋

從傳世品與景德鎮珠山遺址發掘資料看,成熟的落款宣德官窯器中應龍紋使用較多,按照不同特徵可主要劃分為以下四種。

1.“雙足三爪羽翼類”應龍


“雙足三爪羽翼類”應龍在宣朝中使用較多,沿用了無款青花應龍紋罐(圖3)的應龍特徵,為豬嘴、雙角、有鱗、雙足、三爪、羽翼、卷草尾。總體看,形體大部取自永宣三爪龍紋,僅是肩部添加了鳥狀羽翼、尾部演變成卷草紋。這樣設計既保留永宣龍的威猛氣勢,也憑添了卷草紋的優美曲綫,給人剛柔相濟的新氣息(圖5),進一步渲染了宣德官窯瓷多彩的藝術效果。


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700,637

圖5.景德鎮禦廠出土的宣德應龍紋罐。口徑:18.9釐米;腹徑:30.1釐米;底徑:17.3釐米;高:24.8釐米。1982年出土于景德鎮珠山。

2.“鰭足羽翼類”應龍

“鰭足羽翼類”應龍較前者缺少龍爪,形體特徵介於“雙足三爪羽翼類”與下文的“鰭足蝙蝠翼類”應龍之間,羽狀翼、魚鰭形足、簡短卷草紋尾是它的最大特點。除了一些大器使用外(圖6),還經常裝飾于海獸紋盤、碗、高足杯(圖7)等器中。

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800,431

圖6.香港蘇富比拍賣的宣德青花應龍紋缸。1982年景德鎮珠山有類似出土品。

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700,665

圖7.宣德青花海獸波濤紋高足杯。台北故宮藏品。1993年3月景德鎮珠山遺址有同樣器物發掘出土。

3.“雙足龍爪蝙蝠翼類”應龍

此種應龍與“雙足三爪羽翼類”應龍極其相似,但改羽翼為蝙蝠翼,雙足或四爪、或五爪,多用於海獸紋器中(圖8)。

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800,632

圖8.宣德青花海獸紋碗。台北故宮藏品。碗心繪“雙足五爪蝙蝠翼類”應龍紋。

4.“鰭足蝙蝠翼類”應龍

“鰭足蝙蝠翼類”應龍與前者比較相似,主要特徵是蝙蝠翼、雙足由龍爪改變為魚鰭狀、卷草紋尾大幅度縮短簡化,形體接近魚類。因為沒有龍爪,整體缺乏若干咄咄逼人的威武霸氣。傳世中的無款青花應龍紋小罐(圖4)與宣德青花應龍紋小罐存在許多相似處,如造型、尺寸、圖案繪畫等,包括底足構造也几乎一致,僅是上釉、落款與否而已。從兩者的應龍紋繪畫看,後者較前者流暢許多,且底足上釉、落款,屬於標準的宣德後期製品。這裡可以確定落款器製作時期晚于前者無款器,限于明代焦竑那一條史料的緣故,筆者不得不懷疑前者是否為應龍繪畫尚不嫻熟的宣德早期無款製品。畢竟沒有景德鎮發掘資料為依據,因此該無款器的製作時期(即應龍紋初始時期)尚不敢貿然推斷,有待日後進一步考證。

四:成化官窯中的應龍紋

宣德應龍製品對成化官窯影響很大。首先,宣朝“雙足三爪羽翼類”應龍受到較多應用,成化禦廠製作了不少與之相關的青花、色釉器。同前者相比,後者不僅發揮利用了成青的淡雅柔和髮色,還進一步細緻描繪應龍圖案,改進了卷草尾畫法(圖9)等,最終形成本朝獨特的藝術風貌。

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750,692

圖9.成化鬥彩應龍紋天字罐。1987年出土于景德鎮珠山。

其次,做為禦廠瓷的延續發展,成化朝也製作了不少與宣德圖案比較類似的海獸紋器物,使“鰭足羽翼類”應龍(圖10)、“雙足四爪蝙蝠翼類”(圖11)、“雙足五爪蝙蝠翼類”(圖12)應龍等繼續繼續出現在成化官窯器中。

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800,502

圖10.成化青花海獸波濤紋碗。1987年出土于景德鎮珠山。

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800,549

圖11.成化青花海水異獸紋碗。器內主圖案為“雙足五爪蝙蝠翼類”應龍,器外繪畫有“雙足四爪蝙蝠翼類”應龍,為仿宣德青花海獸紋碗。北京故宮藏品。

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700,630

圖12.成化青花海獸波濤紋盤。紋飾與器7、10一致。北京故宮藏品。

當時的鬥彩中還有一種應龍紋小杯(圖13)較為特殊,龍身上沒有繪畫鱗狀紋飾,但具備羽狀翼,很可能因為圖案過小(應龍首尾長度僅3釐米左右)才不得不省略了身上的鱗片組織。

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800,637

圖13.成化鬥彩應龍紋小杯。1987年景德鎮珠山出土。該龍紋首尾僅3釐米,因此圖案繪畫顯得相當優美細膩、玲瓏可愛。

除以上數種圖案外,成化朝還增加了“四足五爪蝙蝠翼類”應龍(圖14)。聯繫以上諸多資料,推測可能是普通四足五爪龍紋與蝙蝠翼類應龍的結合。

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800,592

圖14.成化鬥彩團應龍紋碗。器壁繪畫“四足五爪蝙蝠翼類”應龍團紋,1987年出土于景德鎮珠山。

五:成化官窯之後的明代應龍紋

明朝官窯瓷中應龍紋的發展演變與使用主要活躍在宣、成兩朝,正德時期曾出現使用傳統龍尾代替卷草尾的變化(圖15),算是當時可以言及的發展改進了。之後,應龍造型演變基本穩定,不太出現醒目創新(圖16、17、18)。

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500,754

圖15.正德青花應龍出戟尊。使用了“雙足四爪蝙蝠翼類”應龍,但是用傳統龍尾代替了卷草尾。《青花釉裡紅.中》P54,圖50,北京故宮藏品。

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700,689

圖16.正德青花應龍盤。繪畫了“鰭足蝙蝠翼類”應龍。《青花釉裡紅.中》P66,圖61,北京故宮藏品。

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700,717

圖17.嘉靖青花應龍戲珠罐。繪畫了“四足五爪蝙蝠翼類”應龍。《青花釉裡紅.中》P101,圖94,北京故宮藏品。

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750,704

圖18:嘉靖素三彩孔雀藍應龍紋執壺。繪畫了“鰭足蝙蝠翼類”應龍。東京國立博物館。

六:清朝的應龍

清朝建立後,應龍紋製品更加少見,景德鎮禦廠除使用前朝圖案、造型仿製明代宣德、成化名品(圖19)外,很少製作應龍紋器物,更談不上改革創新。於是,應龍紋器物製作不再興盛,制瓷者只能憑藉當時的新造型(圖 20 )、新釉彩(圖 21)以及清代圖案(圖 22 )偶爾來營造一下新氣象,所繪應龍紋也以“四足五爪蝙蝠翼類”應龍為主。

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700,708

圖19.雍正仿成化鬥彩應龍紋天字罐。北京故宮藏品。

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700,778

圖20.康熙礬紅彩應龍紋天鷄高足蓋碗。北京故宮藏品。

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700,682

圖21.雍正鬥彩龍鳳紋大盤。繪畫了成化官窯中出現的“四足五爪蝙蝠翼類”應龍。北京故宮藏品。

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500,744

圖22.乾隆青花釉裡紅龍紋梅瓶。繪有釉裡紅“四足五爪蝙蝠翼類”應龍。《青花釉裡紅.下》P224,圖205,北京故宮藏品。

七:總結

由上文看來,撇開細微之處的變化,具備翼、角、鱗特徵基本可說是明清官窯應龍紋的三大必要特徵。通過明清兩代應龍紋的發展規律,能夠瞭解到該紋飾在宣、成期間經常使用、靈活演變,隨後趨于穩定。清代應龍器製作不多,難得出現創新。所以,宣德、成化時期的應龍紋飾被歷代制瓷者視為標準,成為明清官窯應龍紋形象的主要代表。


願鱗牙利固,展翼蔽日,雲靄相隨,星辰永伴。

离线

#2 2014-12-25 12:57:34  |  只看该作者

Jadescale
翡翠龙-崎玉川
来自 坐标不定 游走中
Registered: 2013-05-22
Posts: 696
网站

回应: 【存檔】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 《收藏界》2007年01期

學術貼,好頂贊~!


“吾等龍呢”
“是被詛咒而生,被祝福而死的”——白鱗《Dra+KoI》
頭像來自《龍與地下室》-青玖

离线

#3 2014-12-28 20:13:17  |  只看该作者

Slain-Dracon
大觸
来自 艾加圖
Registered: 2009-01-17
Posts: 2,816
网站

回应: 【存檔】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 《收藏界》2007年01期

從這些明清器物來看,《幻獸·龍事典》裡面描述的應龍=鷹龍形象,如果屬實,只能是源於更早的朝代


論壇頭像 by 『聖光守縛者』菈蒂安瑟莉雅

离线

#4 2014-12-29 11:53:30  |  只看该作者

龙游踏尘
白应龙
Registered: 2008-12-11
Posts: 1,143
网站

回应: 【存檔】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 《收藏界》2007年01期

[↑] @Slain-Dracon 寫道: 從這些明清器物來看,《幻獸·龍事典》裡面描述的應龍=鷹龍形象,如果屬實,只能是源於更早的朝代 …

漢代龍看不出鷹的痕跡。。

唐代龍大部分肩膀都有兩根長毛,翅膀紋比漢代少很多了。。


現在接近這個理論的派系是說商代至西周左右存在的應國在現代出土過一隻玉鷹(古應鷹同字?),然後該國是古代應龍氏族的後裔,當年幫大禹治水的那個,所以就是應龍(鷹龍)了……
不過文物的確只是單純的一隻鷹。

白玉綫雕鷹,平頂山博物館藏品

最后修改: 龙游踏尘 (2014-12-29 12:04:06)


有 1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龍爪翻書


願鱗牙利固,展翼蔽日,雲靄相隨,星辰永伴。

离线

#5 2014-12-29 21:32:29  |  只看该作者

Slain-Dracon
大觸
来自 艾加圖
Registered: 2009-01-17
Posts: 2,816
网站

回应: 【存檔】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 《收藏界》2007年01期

有小氏族的圖騰被大氏族吸收的感覺。雖然能知道事典把應龍描繪成鷹龍有一定根據,但又引出了一個新的疑問——“應龍”這個概念,在大禹治水時代就已經存在,還是當時只是普通的鷹,在後人編寫史書時認為“水從龍”才把鷹加工成了應龍


論壇頭像 by 『聖光守縛者』菈蒂安瑟莉雅

离线

#6 2014-12-30 10:12:10  |  只看该作者

龙游踏尘
白应龙
Registered: 2008-12-11
Posts: 1,143
网站

回应: 【存檔】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 《收藏界》2007年01期

[↑] @Slain-Dracon 寫道: 有小氏族的圖騰被大氏族吸收的感覺。雖然能知道事典把應龍描繪成鷹龍有一定根據,但又引出了一個新的疑問——“應龍”這個概念,在大禹治水時代就已經存在,還是當時只是普通的鷹,在後人編寫史書時認為“水從龍”才 …


這個不好說,現在一個論點是女媧伏羲盤古夸父鬼方應龍都是氏族名字,所以叫應龍,這個應龍氏當年的圖騰是有翼龍,他的後代在商代成立了應國以鷹為圖騰,云云。
個人覺得有點聞一多氏族圖騰拼湊論的既視感……以現代的留存直接反推過去總有點違和感。

但是由於記錄應龍最早的也就山海經了(大部分傳說都是吧……)其中成書最早的山經現在論點是不晚于戰國中後期,古代劉秀班固倒是認為山海經是虞舜時期產物。感覺總體還是戰國秦代陸續成書的可能比較大,而大禹治水是夏代初期前後的事情了,中間隔了千把年,偏偏沒有典籍流傳(中間周代就那麼點帛書甲骨了)……夏商曆史留存太少,現在很難說給應龍這個記載下什麼定論。

_(:з」∠)_早年龍紋真心簡略,以後看到有啥有意思的文物圖再說吧,上面那個商代的玉鷹已經很寫實了,感覺隔了一個朝代龍突然變成鷹也有點說不過去……有空在翻翻圖去。

PS:有時好想整理宋代前的龍紋圖,但是一懶二怕找不到出處結果是個現代龍紋_(:з」∠)_無限期擱置中

再PS:突然好想去博物館找圖……

最后修改: 龙游踏尘 (2014-12-30 10:21:37)


願鱗牙利固,展翼蔽日,雲靄相隨,星辰永伴。

离线

#7 2014-12-30 19:46:59  |  只看该作者

Slain-Dracon
大觸
来自 艾加圖
Registered: 2009-01-17
Posts: 2,816
网站

回应: 【存檔】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 《收藏界》2007年01期

@龍游踏塵 寫道: 感覺隔了一個朝代龍突然變成鷹也有點說不過去

所以我在想有沒有可能是反過來鷹變成了龍


論壇頭像 by 『聖光守縛者』菈蒂安瑟莉雅

离线

#8 2014-12-31 10:15:26  |  只看该作者

龙游踏尘
白应龙
Registered: 2008-12-11
Posts: 1,143
网站

回应: 【存檔】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 《收藏界》2007年01期

[↑] @Slain-Dracon 寫道:  所以我在想有沒有可能是反過來鷹變成了龍 …

_(:з」∠)_還在用鷹的年代應龍的說法已經開始成形了


願鱗牙利固,展翼蔽日,雲靄相隨,星辰永伴。

离线

#9 2014-12-31 22:05:51  |  只看该作者

Slain-Dracon
大觸
来自 艾加圖
Registered: 2009-01-17
Posts: 2,816
网站

回应: 【存檔】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 《收藏界》2007年01期

[↑] @龍游踏塵 寫道:   _(:з」∠)_還在用鷹的年代應龍的說法已經開始成形了 …

那只能看看有沒有更多文物出土了。如果只有上面的“完全的鷹”和“長翅膀的龍”,很難知道中間發生過什麼


論壇頭像 by 『聖光守縛者』菈蒂安瑟莉雅

离线

#10 2015-01-02 13:40:20  |  只看该作者

应龙宇辰
虬龍
来自 中国河南
Registered: 2014-05-11
Posts: 151
网站

回应: 【存檔】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 《收藏界》2007年01期

XD我還記得在美術課本上見過一塊應龍古玉


別睡,別睡,藝術家,
  你是永恆的人質,你是時間的俘虜~
    不要被夢魘纏住。
       ♫~

离线

#11 2015-01-06 09:59:00  |  只看该作者

月影之翼
安雅
来自 鳞目乡
Registered: 2009-06-04
Posts: 1,361

回应: 【存檔】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 《收藏界》2007年01期

說實話之前還真沒有見過中國古物上原始的應龍形象.....翼雖然比想象的要小不少....不過也算是明白了東方文化裡面的翼崇拜的形象.....和鳳身上的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靈感]



魂之所向 · 萬物皆空

离线

#12 2015-01-06 10:50:05  |  只看该作者

龙游踏尘
白应龙
Registered: 2008-12-11
Posts: 1,143
网站

回应: 【存檔】淺談明清官窯中的應龍紋 《收藏界》2007年01期

[↑] @月影之翼 寫道: 說實話之前還真沒有見過中國古物上原始的應龍形象.....翼雖然比想象的要小不少....不過也算是明白了東方文化裡面的翼崇拜的形象.....和鳳身上的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靈感] …


其實鳳紋古物的翅膀也不算大,不過應龍翅膀的大小的確和西方很多文物畫上的龍翼差不多大。。。囧,古人好像都不喜歡大翅膀。

貼一段之前想整理但未完成的想法

早先因為現代難以見到中國龍長翅膀,雖知有應龍的存在,但留存形象畢竟較少。昔時漢唐可見有翼龍與無翼龍並存,而後雙翼的形象在後世漸漸簡化為火焰狀披毛,至明清只有特定應龍裝飾才會帶有(鰭足,蝠翼,羽翼)小型翅膀。
有段時間我也認為古人對於龍翼之於只是一個小型的裝飾物,但觀留存古物,大部分異獸帶翼者皆形狀較小,大概是藝術形象使然。
後讀李白詩詞,有用龍翼骨來形容天馬之骨骼健壯,突然意識到在古人眼中,龍翼恐怕並不是個無用的裝飾,而是和搏擊長空的蒼鷹一樣強壯有力的存在。
另天文亦有龍翼之說,也許也是古代帶翼龍形象遠超如今的原因?

《天馬歌》天馬來出月支窟,背為虎文龍翼骨。
《齊職儀》:乘黃,獸名,龍翼馬身,黃帝乘之而仙,後因以名廄。

《山海經》其色黃,狀如狐,背上有兩角,龍翼,出日本國,壽二千歲,黃帝得而乘之。
夏曾佑 《送汪毅白》:江湖斷梗藩龍翼,一槎生平負典墳。
《後漢書·班固傳下》:“若夫上稽乾則,降承龍翼,而炳諸典謨,以冠德卓蹤者,莫崇乎
南朝 梁 沉約 《尚書右仆射范雲墓銘》:合契興王,匪勞物色,乘風鬱起,化成龍翼。
步虛引(一作仙人詞):朝天半夜聞玉鷄,星斗離離礙龍翼。


有 4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月影之翼, Slain-Dracon, 青鳞, 龍爪翻書


願鱗牙利固,展翼蔽日,雲靄相隨,星辰永伴。

离线

论坛页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