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公好龍」這個典故與歷史其人毫不相符。
沈諸樑
http://zh.wikipedia.org/zh/%E6%B2%88%E8%AB%B8%E6%A2%81
楚國左司馬沈尹戌陣亡後,楚昭王任命沈尹戌的兒子沈諸樑(字子高)做葉公(今河南葉縣南舊城)。葉公在葉地治水開田,頗具治績。
當時,葉公到葉邑上任不久,便了解到該地水患嚴重,百姓苦不堪言。由於竹簡不適合畫水利施工圖,他只能將自家的牆壁作爲圖紙,畫溝繪渠。又,葉公考慮到龍王是主管行雲降雨的靈異神物,便在每個出水口畫上龍,並稱之爲“水龍頭”,以求風調雨順。
與此同時,前來拜訪的客人絡繹不絕。有的客人見到牆壁上的水利施工圖,不解其意,且又對葉公的地位、聲譽暗生嫉妒,他們在出了葉公家的大門後,逢人便說“人人皆知龍能騰雲駕霧,而葉公卻畫龍不畫雲,可見他並不真的喜歡龍。”至漢朝時,文人劉向根據此事,在其所編的《新序•雜事》中,寫下了“葉公見龍而走”的段子,成爲後世“葉公好龍”之說的來源。
“葉公好龍”的葉公是一個怎樣的人?
http://history.sina.com.cn/his/zl/2014-12-30/1932113932.shtml
“葉公好龍”是大家熟悉的一個故事。但這個出自劉向《新序》的故事只是葉公的衆多故事之一。在古代典籍中,葉公的形象並不只是這樣一個虛妄可笑的人物。他既是一個平叛救國的功臣,又有着濃濃的詩人氣質。而葉公與孔子的一次談話,竟然無意間影響了兩千年後2012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修正案》中某一條款的制定。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政治上近乎完美的葉公,爲何被儒家後學抹黑成小丑?
https://zhuanlan.zhihu.com/p/64865691
作者:林屋公子
《論語》也提到了葉公,原來葉公和孔子還有交往。根據《史記·孔子世家》,這年是公元前490年,這是葉公輔助左司馬眅滅亡蠻氏的第二年,名滿天下的孔子周遊列國到了葉縣。於是葉公向孔子諮詢爲政的道理,孔子說:“近者悅,遠者來”這就是成語“近悅遠來”的典故。葉公也曾向孔子弟子子路打聽過孔子是怎樣一個人,子路怕說錯話沒回答。孔子說:“女奚不曰,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這兩件事都沒什麼,關鍵是葉公和孔子的一次交鋒。葉公說:“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翻譯過來就是:“我那有個坦率直白的人,他父親偷了羊他都告發。”而孔子的回答是:“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爲子隱,子爲父隱。——直在其中矣。”翻譯過來就是:“我那坦率直白的人和您這的不一樣啊,父親替兒子隱瞞,兒子替父親隱瞞,——直率就在這裏啊!”這段對話代表兩人政治哲學的差異,葉公更注重國家之法,而孔子更注重親情之禮。
葉公和孔子的觀點孰優孰劣,這個問題暫不評判,不過肯定影響到葉公對孔子的看法和評價。第二年,楚昭王想聘用孔子,並封賜七百里地。這個建議被王子申所否決了,王子申認爲:“大王的大臣沒有子貢、顏回、子路、宰予這麼賢能,如果任用了他,那麼楚國還能保有政權嗎?想當年文王、武王以百里之地發家都統一了天下,現在讓孔子擁有七百里地並且擁有一羣精明能幹的弟子,這不是楚國的好事啊!”楚昭王覺得有道理,於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孔子沒有進入楚國郢都,唯一有接觸的就是葉公。而葉公和王子申關係友好,所以很容易推測出,葉公將其和孔子的交流如數告知王子申。而孔子所謂“親親相隱”的觀點,根本還是其恢復西周禮樂的一部分,從而建立井然有序的天子——諸侯——大夫——士層級結構。但春秋末年是個氏族解體的時代,諸侯紛紛以國法取代族規,將民衆納入國家直接控制中。所以楚王當然不希望孔子來恢復他的“周禮”,這也是孔子周遊列國到處碰壁的原因。
最后修改: shiningdracon (2019-05-07 03:13:43)
以龍為本
<-- 目前頭像 by 理業化肥
聯繫方式:站內短消息或郵件
离线
真是世人之嫉害得葉公一世英名毀于一旦。
很是羨慕別人認識好多龍,非常的,羨慕。。唉。。。
离线
@shiningdracon 寫道: 寫下了“葉公見龍而走”的段子,成為後世“葉公好龍”之說的來源。
被段子手黑了的名人
有 2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shiningdracon, Jadescale
离线
補充一個新鏈接。
政治上近乎完美的葉公,爲何被儒家後學抹黑成小丑?
https://zhuanlan.zhihu.com/p/64865691
作者:林屋公子
《論語》也提到了葉公,原來葉公和孔子還有交往。根據《史記·孔子世家》,這年是公元前490年,這是葉公輔助左司馬眅滅亡蠻氏的第二年,名滿天下的孔子周遊列國到了葉縣。於是葉公向孔子諮詢爲政的道理,孔子說:“近者悅,遠者來”這就是成語“近悅遠來”的典故。葉公也曾向孔子弟子子路打聽過孔子是怎樣一個人,子路怕說錯話沒回答。孔子說:“女奚不曰,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這兩件事都沒什麼,關鍵是葉公和孔子的一次交鋒。葉公說:“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翻譯過來就是:“我那有個坦率直白的人,他父親偷了羊他都告發。”而孔子的回答是:“吾黨之直者異於是:父爲子隱,子爲父隱。——直在其中矣。”翻譯過來就是:“我那坦率直白的人和您這的不一樣啊,父親替兒子隱瞞,兒子替父親隱瞞,——直率就在這裏啊!”這段對話代表兩人政治哲學的差異,葉公更注重國家之法,而孔子更注重親情之禮。
葉公和孔子的觀點孰優孰劣,這個問題暫不評判,不過肯定影響到葉公對孔子的看法和評價。第二年,楚昭王想聘用孔子,並封賜七百里地。這個建議被王子申所否決了,王子申認爲:“大王的大臣沒有子貢、顏回、子路、宰予這麼賢能,如果任用了他,那麼楚國還能保有政權嗎?想當年文王、武王以百里之地發家都統一了天下,現在讓孔子擁有七百里地並且擁有一羣精明能幹的弟子,這不是楚國的好事啊!”楚昭王覺得有道理,於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孔子沒有進入楚國郢都,唯一有接觸的就是葉公。而葉公和王子申關係友好,所以很容易推測出,葉公將其和孔子的交流如數告知王子申。而孔子所謂“親親相隱”的觀點,根本還是其恢復西周禮樂的一部分,從而建立井然有序的天子——諸侯——大夫——士層級結構。但春秋末年是個氏族解體的時代,諸侯紛紛以國法取代族規,將民衆納入國家直接控制中。所以楚王當然不希望孔子來恢復他的“周禮”,這也是孔子周遊列國到處碰壁的原因。
以龍為本
<-- 目前頭像 by 理業化肥
聯繫方式:站內短消息或郵件
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