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霸权MOD 的小说《背叛者之愿》的设定中,世界在2028年已经实现了完全的虚拟现实技术。
所谓完全的虚拟现实技术,指置身其中的人分辨不出虚拟世界与显示世界有什么差别。
那么引申出来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自己身处的这个“现实世界”,并不是一个虚拟世界?
这一思想可谓历史悠久,最初的思想原型可以追溯到庄周梦蝶、印度教的摩耶、柏拉图的“地穴寓言”、笛卡尔的“恶魔”和“我思故我在”。以及后来着名的思想实验缸中之脑。许多科幻作品,比如《黑客帝国》、《盗梦空间》中都能看到它的影子。
进一步思考,还能作出如下推论:假如完全的虚拟现实技术是可能的,那么虚拟世界的数量就比现实世界的数量要多得多,我们身处的世界就有很高的概率是一个虚拟世界。
以下三个命题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1、几乎所有与我们相似的文明,都会在技术完全成熟之前灭绝。
2、几乎所有技术完全成熟的文明,都没兴趣进行 “先祖模拟”(模拟祖先生存环境的模拟世界):这种电脑模拟技术已经足够成熟,使得模拟出的人物具有自己的意识。
3、几乎可以肯定,我们正处在一个电脑模拟的世界之中。
如果1是真的,则2、3无所谓真假,在实现虚拟现实之前人类就会灭绝。
如果1是假的,2是真的,那么3是假的。
如果1和2都是假的,那么3就是真的。
真的是这样吗?资源怎么办?我们知道计算机不能模拟出一台和自己性能一模一样的计算机,只能模拟出性能比自己低的计算机。完全模拟一个世界,所需要消耗的资源量至少要超过这个虚拟世界本身。
也许正因为如此,完全成熟的文明才认为没有必要消耗如此庞大的资源去进行“先祖模拟”?
如果你要对整个宇宙进行量子层面的模拟,那么确实是这样。但是如果考虑简化模型呢?如果只模拟一个星球,需要的资源就要少得多。或者只对一个人的大脑进行模拟?从神经解剖学上看,人脑每秒钟的运算量大约是10的16次方 至 10的17次方,即使保守的去估计,这也不是一个不可企及的数字。甚至,我们可以用每秒10的36~37次方的运算能力来对整个人类历史做粗略的模拟。
所以,以我们目前的知识水平来分析,要么(1)与当前人类文明水平相似的文明几乎无法到达技术完全成熟。要么(2)技术完全成熟的文明因为某种原因几乎不会进行先祖模拟。要么(3)人类现在就生活在虚拟世界中。
完整论文参看 NICK BOSTROM 的 ARE YOU LIVING IN A COMPUTER SIMULATION?
最后修改: shiningdracon (2014-10-08 09:28:38)
以龙为本
<-- 目前头像 by 理业化肥
联系方式:站内短消息或邮件
离线
要虚拟一个宇宙,就至少要需要能够承载这个宇宙中的信息的信息载体。(包括每个微观粒子的状态啦速度啦啥的的信息)
于是只有更大或者自然规律更复杂的世界中,才有可能内嵌我们的宇宙。
而且在那样的世界中,只有能承载我们的宇宙的信息所需的资源微不足道,才有可能有“虚拟宇宙数量远多于‘真实’宇宙数量”一说。
而那样的宇宙的自然规律,是我们所无法想象和推演的,因为应该会很不一样,因为它的一小部分能够承载我们整个宇宙的信息。比如,可能是量子力学或者经典牛顿力学不适用的世界。我们无法推定我们心中的“文明”“资源”“模拟”这些概念是否适用于那样的世界。
以上是对(1)(2)的反应。所以我觉得不能得到(3)的结论。
离线
画面非常的细致,除此之外其他都有够糟糕的
商城贵松松,重生系统也做坏了
许多人一直在争论究竟有没有GM
而且一个新手教学就要跑18年
最后修改: Dragon-555 (2014-10-09 15:12:30)
离线
影子的说法不无否定性,但到底如何虚拟一个空间去互动,以及虚拟的程度就有很大讨论空间。
但与其说是把世界虚拟化,为何不反转来想,把生物虚拟化去更容易在现实世界中互动呢?
我看过一个叫「俄罗斯2045」计划,预言30年后的地球会充斥著立体投影的虚拟生身,可以是人工智能,也可以是人类意识传输到虚拟载体而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1hbkh4hXEk
最后修改: Enedina (2014-10-08 19:20:51)
离线
比较赞同命题〔1〕,要模拟一个世界需要十分完善的物理规则〔当然可以把“分辨率”调低降低微观层面模拟所需规则量〕。
要模拟这样一个世界所需计算量本龙估计最少要等超导计算机或光子计算机发明以后用大型计算机矩阵来满足。
想到《蝴蝶风暴》里的搭载“混沌”计算系统的AI“鲁纳斯”,在开发出足够以假乱真的虚拟现实系统之前,计算机有足够的机会进化出智能毁灭人类。
反思∶如果人类真的预知了未来,还会有人相信命运吗?还会有人相信天道莫测吗?
最后修改: 青鳞 (2014-10-08 22:46:54)
不要在意你利爪上的鲜血,看看你的身后,那才是你宣誓用生命去保护的。
离线
如果能预测未来,命运的存在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目前头像by黑隐者
离线
不可知论
这是不是那个研究半机械化生命,最终实现人类在机械身体内永生的项目?
最后修改: shiningdracon (2014-10-09 14:23:09)
有 1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Enedina
以龙为本
<-- 目前头像 by 理业化肥
联系方式:站内短消息或邮件
离线
[↑] @shiningdracon 写道: 这是不是那个研究半机械化生命,最终实现人类在机械身体内永生的项目? …
不只是机械身体,还要做到电子人脑,去把人类的意识完全「上载」进去。也就变成全机械化生命。
如果你还记得这个故事,就不难看出分别。2045 说到可以在 2025 件实现脑机介面同步控制的能力,但这故事是设定在 2050 年再迟些。
最后修改: Enedina (2014-10-09 18:57:27)
离线
[↑] @shiningdracon 写道: 不可知论
阴谋论哼;w;((
重点是模拟不出来啦。因为我们能够观察到粒子的速度或者位置,所以这些在模拟中都是有记录的。要记录一个粒子的状态,至少需要一个相同或者状态更复杂的粒子。何况我们的技术,存储体可是宏观电子元件。要模拟整个宇宙的话,需要的资源是难以想象的。
……除非你说太阳系以外的东西都是用简单模型来模拟而不是每个粒子都模拟的话才靠谱一些。但是人类能接触到的物质都要按粒子模拟了。
……或者除非说用来模拟我们世界的世界的自然规律不一样,能够找到我们世界不存在的、能够记录大量信息的物质之类的。
离线
离线
[↑] @shiningdracon 写道: 倒数第二段说的就是这个 …
那个说的是运算。运算在实际世界中可以很慢,但是虚拟现实里的物体仍然能够感受到正常的时间流动。所以运算慢不能阻止虚拟现实的存在。
我的意思是说需要存储的数据大,这个会出问题。
除此之外,不好意思没看到只模拟一个人的那一段。但是我们的世界应该不是只模拟人或者地球,因为我们现在的世界里我们已经能够探寻到地球外的天体的各种性质,所以如果我们的世界是模拟的话,一定不只是模拟人类和周边环境。
离线
原文中也有提到。大意是:
存储量似乎比计算量更紧缺,但人类知觉的信息频宽只有每秒10的8次方比特,与模拟自然环境所需的存储量相比,这点信息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模拟自然环境需要更多的资源,模拟整个宇宙显然是不现实的,但实际上不需要模拟这么多,只要满足普通人类的感知就足够了,微观世界的原子相互作用可以省略。你只有在借助仪器的情况下才能观察到微观世界的运作,当你开始观察时,只要针对你观察的这一部分进行模拟,让它和宏观世界不发生矛盾就可以了。观察地外天体也是一样。
以龙为本
<-- 目前头像 by 理业化肥
联系方式:站内短消息或邮件
离线
[↑] @shiningdracon 写道: 原文中也有提到。大意是: 存储量似乎比计算量更紧缺,但人类知觉的信息频宽只有每秒10的8次方比特,与模拟自然环境所需的存储量相比,这点信息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模拟自然环境需要更多的资源,模拟整个 …
ARE YOU LIVING IN A COMPUTER SIMULATION?
BY NICK BOSTROM
Faculty of Philosophy, Oxford University
Published i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003) Vol. 53, No. 211, pp. 243-255.
…………牛津哲学系的论文…………………………还真的发出来了
虽然想吐槽什么不过算了
如果只是按“人类无法发觉这不是虚拟世界”为标准,那么模拟的复杂度不会像我说的那么高
但是我觉得模拟到当人类明白微观世界的运行规律,并加以利用时,模拟计算机就需要对所涉及的微观现象进行模拟了。
举个例子,假设某次模拟的时候,人类不知为什么突然兴起量产“薛定谔的猫”类似的实验玩具箱,然后商业发售啥的的话,就需要对涉及的所有微观现象进行真的模拟。
此外这个计算机还必须在所有可能的人类科学发展道路上,识别出所有可能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界限模糊的情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知道什么时候该进行更细致的模拟。比如虚拟的人类可能通过其他现象来建造计算机,那么模拟我们的计算机就要识别所有这样的计算机,并且对这些计算机进行更精细的仿真。这种识别的复杂度又如何,我不知道,但我想不会很简单。
还有一个槽点是为什么会按照人类无法发觉为标准。虽然人类不会发觉,但是简化后的世界运行规律和实际的会有出入。如果相信蝴蝶效应的话,真实世界微观的运行会让它与没有微观的模拟世界之间,以指数级别越走越远。(当然这可能不能阻止后人类运行模拟来玩或者凑文章什么的)
最后的槽点:想象一下这个逻辑:
因为现在世界上有很多很多很多的计算机,它们在做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的运算。所以任给今天完成的一次运算,是由计算机完成的概率无限接近1。所以你今天用笔算的账,几乎肯定是由电脑做的。
离线
有一款叫《我的世界》的游戏算是对世界进行了模拟。 不过里面的物理规则相当简陋,如果说虚拟现实要模拟出一个世界的话,就算是《我的世界》高分辩率版。 分辨率越高需要的规则越完善。从动物植物到天气变化甚至要使NPC具有相当的智能,这些都是需要计算资源,如果是几个玩家玩当然够,几百个玩家大混战还拿着增加弹道计算量的武器,伺服器就受不了了。
不要在意你利爪上的鲜血,看看你的身后,那才是你宣誓用生命去保护的。
离线
@Rednut 写道: …………牛津哲学系的论文…………………………还真的发出来了虽然想吐槽什么不过算了
这就是思想实验啊
@Rednut 写道: 但是我觉得模拟到当人类明白微观世界的运行规律,并加以利用时,模拟计算机就需要对所涉及的微观现象进行模拟了。
所以是“先祖模拟”,模拟认知还没有那么发达时的世界。
@Rednut 写道: 还有一个槽点是为什么会按照人类无法发觉为标准。如果相信蝴蝶效应的话,真实世界微观的运行会让它与没有微观的模拟世界之间,以指数级别越走越远。
因为现今社会里除了人类之外没有其他观察者,走远了也看不出来。
因为模拟不是为了让世界随意演变,而是模拟历史,世界可以随时修正。
@Rednut 写道: 最后的槽点:想象一下这个逻辑:因为现在世界上有很多很多很多的计算机,它们在做很多很多很多很多的运算。所以任给今天完成的一次运算,是由计算机完成的概率无限接近1。所以你今天用笔算的账,几乎肯定是由电脑做的。
那当然。作为统计的确就是这样。
比如100个帐,其中只有一个是笔算的,99个是电脑算的,那么任意抽取一个,是“由电脑计算的”先验概率就是99%,所以几乎肯定是电脑算的。
而记账的人知道哪一个是笔算的,对他而言这是后验概率。他能准确的回答只因为他知道的比别人多。其他人则只能用概率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设个赌局,任意抽取这100个帐中的一个,押注是电脑算的还是笔算的,押中了赢一百万,押错了输一百万。除了知道答案的那个人以外,没有人会押笔算。
说白了这是缸中之脑的进一步推理版。
如果缸中之脑成立,这个推理就成立。
缸中之脑是否成立?以目前的技术做不到,但似乎又不是那么遥不可及。于是细思之下,虽不至恐极,但觉好有趣。
以龙为本
<-- 目前头像 by 理业化肥
联系方式:站内短消息或邮件
离线
[↑] @shiningdracon 写道: 所以是“先祖模拟”,模拟认知还没有那么发达时的世界。
但是到了今天我们已经能够用一些微观现象了。举例来说,纳米技术。或者最近的CPU里的与非门可以达到22nm,而原子也就是0.1nm多。或者,DNA合成,并且这些DNA生成蛋白质(蛋白质还要自行折叠),用于治疗一类的。(我不太懂生物)这些已经不能宏观地模拟了。否则虚拟机不知道这些蛋白质有什么功效。
[↑] @shiningdracon 写道: 那当然。作为统计的确就是这样。
我是说不能就这样认为世界上没有账不是计算机做的。以及不是所有的世界都是虚拟世界。
不论虚拟世界的质量的话,其实到现在虚拟世界(网游等)已经比实际世界多很多了,我们的认知里随机抽一个世界出来,是虚拟世界的概率很大的(((
我是说,推理成立的话,也不能断定我们的世界“就是”虚拟世界。
我们要看后验概率((
后验概率的话,我认为因为我们的技术已经需要虚拟机经常进行复杂的模拟了,所以这样的世界比较不可能是虚拟世界,至少不是在我们这样的世界里能够运行的虚拟世界((
* 你要是觉得有趣就放心了,至少不会嫌这样讨论烦 ;w;((
最后修改: 五饼 (2014-10-10 11:15:04)
离线
离线
模拟宇宙已经有人在做了
扩展阅读:
我们是否活在“母体”中?
http://www.guokr.com/article/437833/
我们活在真实世界还是模拟人生?
http://select.yeeyan.org/view/496279/420074
Silas Beane 和他的宇宙模拟
http://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mg21628950.300-the-idea-we-live-in-a-simulation-isnt-science-fiction.html#.VDoT3eeg8QQ
以龙为本
<-- 目前头像 by 理业化肥
联系方式:站内短消息或邮件
离线
这个问题~ 其实早在很久之前就想要参与了说
但没有时间静下心里想~ 所以都只在旁边看著
并且偷偷想?
在今天中午没有主管的办公室里0W0就可以偷偷想䁖~
对于影子的提问~ 我想只有"死掉"才有办法知道答案吧
而我的理由其实很简单~ 就是我活著,而且我可以照自己的意识进行动作
所以只要没死掉~ 这种意识就永远的存在"那个空间里"
首先我将意识这种东西称之为"自我"两个字
只有自我可以控制我的行动
而世界的各种行为~ 只是影响自我各种判断与我之后的各种行动
就像是名为"现实"中的虚拟环境
以做梦这个例子为例
就像在梦中的自我,我可以像在现实中一样~ 过著一样的日子~
直到我们发现梦与"现实"的差异不合逻辑才惊醒过来
例如在梦中被杀死
留著大量的血却没有死去
这不合逻辑的状况,自我判断"这是一场梦"
但换个角度想呢?="在那个世界里流血是不会死的"=
那自我还会判断出?这是一场梦麻?
跟创造游戏世界一样
每个世界有每个世界的规则
我们生存的世界有我们的规则
只是这些数据~我们姑且用科学来解释而已
在有些游戏中~ 死亡只是在其他位置重生而已~
所以在那个世界里~ 大家不见得会怕死掉~ 只要付给神官少数的金钱~ 他就会让你复活重新启动自我
但在某些游戏中~ 死亡如果被视为是一种"删除脚色"的设定
那么对他来说这个游戏就跟现实是没什么两样的
这大概是我对虚拟模拟上的一种想法吧
至于影子所提的三道问题
1、几乎所有与我们相似的文明,都会在技术完全成熟之前灭绝。
这是因为没有人会愿意使技术完全成熟
就像网路游戏一样~
永远都是更新再更新
那为什么会需要这些更新呢?
因为"完成"更新或说整个世界不再更新的同时~ 那便意味这个世界将被终结掉
因为他不会再往前发展下去了,游戏人数锐减~ 没有人再继续连线~ 然后宣布死亡
2、几乎所有技术完全成熟的文明,都没兴趣进行 “先祖模拟”(模拟祖先生存环境的模拟世界):这种电脑模拟技术已经足够成熟,使得模拟出的人物具有自己的意识。
我相信把模拟说成~ 制作成游戏
就会像一点,每个人物都会有自己的行动与部分存在的理由,而有自己的意识
但对我来说~ 或许那个东西不叫做意识~ 只能叫做设定
但设定不就等于是做了部分"我们所想的"意识麻?
所以模拟的行为肯定是有的,但人们不会将它完成,因为在"现实"的世界中,他肯定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3、几乎可以肯定,我们正处在一个电脑模拟的世界之中。
这我也不会有过多的怀疑~ 因为就像我上头所说的
我们没有跳脱现实的方法
只有死的当下可以瞭解到
而在这个讨论中?真正值得我注意的到底是什么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
就像游戏一样
只有走在最前面的人!只有到达颠峰的人!才有机会跟进最新进度或技术
也才有权利去瞭解造物主真正的真理!
所以在这个世界中努力活下去!努力成为强者是必要的!
因为这才有让我们有机会碰到影响世界观的选项
最后修改: DDdragon (2014-10-16 13:32:44)
我不属于天空;也不属于大地,我是她最忠实的信徒
深海中的罪恶女王,你的獠牙是我的剑、妳的坚鳞是我的盾
黑暗中的圣骑士;以忌妒之名达成来自原罪中的理想世界
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