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那句話,這樓有點從“用科技創造出龍”歪到“用科技變成龍”。借助虛擬現實技術或仿生學技術,這個後來討論的點子似乎離我們更近。和前者相關的討論有一個“用Kinect玩扮演龍的遊戲”的設想,這個程度和我們的現實已經只有一牆之隔了。不用暫停真實身體的機能來連接虛擬身體,而是使真實身體和虛擬身體同步活動,是一種安全的體驗方式。
後者就是科幻中常見的移植機械身體,只是機械身體的造型有點特別。可能有龍信者認為這種身體和他們夢想的龍身體不是一回事,但對我來說有生之年能有這個機會我也會嘗試。
當然,就算離我們多近,上面的始終是未實現的東西。我們只能有時幻想自己變成龍的生活。如果這種事不是經常做,那麼我們的人格不會受多大影響;但是有動力持之以恆的,那培養龍格完全可以只靠修行而不靠科學力量。
說到距離,近到人們能用到意識去操作龍,而遠則是從概唸到成形,將會是涉及到全世界對龍的存在有著翻天覆地的改變。說過了這種科幻的"操作平台和系統",在正常人眼中跟本想像不到操作者的理智會是怎樣。
我比較同意人格要受到持之以恆的意識衝擊才能改變,但始終這種衝擊只是意識上的。如果沒有這個仿生的平台去給人格一個真實的 "意識兼物理衝擊" ,那又怎會琢磨成更具實體化的龍格呢? (比方說,某人成為仿生飛龍後被科學家強行帶到高空再空投,要他從不懂飛的恐懼中觸動新的意識去拍動雙翼,成功飛行後又會因害怕再摔落地而不斷拍翼,直至成為了本能才不會感到害怕;但在虛擬空間卻沒有實質的物理空間去改變人格,因為根本沒有"可以帶來實質傷害的事物"去讓操作者去恐懼和避開它。)
最后修改: Enedina (2011-11-15 01:22:21)
离线
但在虛擬空間卻沒有實質的物理空間去改變人格,因為根本沒有"可以帶來實質傷害的事物"去讓操作者去恐懼和避開它。
雖然《戰地3》還是BUG不斷,但是和以前的遊戲相比,現在的遊戲的物理模擬是愈做愈好了。至於痛覺的模擬,是否也能通過給大腦刺激來實現?
最后修改: Slain-Dracon (2011-11-15 17:49:29)
論壇頭像 by 『聖光守縛者』菈蒂安瑟莉雅
离线
但在虛擬空間卻沒有實質的物理空間去改變人格,因為根本沒有"可以帶來實質傷害的事物"去讓操作者去恐懼和避開它。
雖然《戰地3》還是BUG不斷,但是和以前的遊戲相比,現在的遊戲的物理模擬是愈做愈好了。至於痛覺的模擬,是否也能通過給大腦刺激來實現?
不要吧....那可能會痛到不想玩XD~
但遊戲歸遊戲~即使遊戲在真實~也只是戰術上的模擬~還有讓凡人有機會接觸戰爭的體驗~
而現實戰爭中面對的生理與心理變因更多.決策上也會有所不同~跟遊戲還是有極大的差異~
所以千萬千萬不要拿CSO的方法上戰場喔XD甚至連武器操作都是錯誤的...我嚇翻掉...
如果真的要我推薦擬真FPS遊戲...大概只剩下AA2.0吧我想~
离线
(又離題) 說到BF3 已經有一個巨型的模擬實境互動平台,用了立體銀幕及眼鏡、槍形控製器、腳步控製器、和8支包圍著中心(玩家位置)的漆彈槍發射器。玩家只要站在平台中心和操作槍形控製器就可以享受親臨戰場的模擬放果,在遊戲中玩家被中彈的方位就會發射一枚漆彈,保證又痛又濕(還模擬流血呢!)。
[url]www.youtube.com/watch?v=g07jw0XvwFk[/url]
(回主題) 用腦訊號的方式來模擬痛楚也是不錯的辦法,就只差全身感官的模擬器去讓操作者/龍信者去認知成為龍翔天下的感受了。與其說是受到遊戲的啟發去理解龍的存在,還不如讓龍格去真正面對現實還更實在。
离线
翱翔天下,可以用base jumping體驗:
以龍為本
<-- 目前頭像 by 理業化肥
聯繫方式:站內短消息或郵件
离线
貌似整個鱗目界域的龍族都有龍魂的啊......
小契我擔心到時會有更多說自己有龍魂的傢伙出現
神奇的是這些傢伙可能嘲笑過你的龍魂
甚至你會覺得他們口中的龍魂並沒有很扎實的感覺好啦...我承認我會從小契變成小氣= =
龍是及其美麗而優雅的生物不接受反對意見XD
离线
至少大部分是擁有這種自我認同感的
恩,經過樓上的提醒,我想大概會有新的問題出現了
假如製造出來的龍擁有相當的智力,那是否會擁有“Ghost”?是否會積極地與其他種族搞好關係,是否能夠認同自己的存在,是否能夠為自己的種族而感到自豪,是否能夠思考自己存在的意義,是否能夠“認真”地去享受存活與世上的每一分鐘?
如果是為了“製造龍”而去製造龍,那是不是有點膚淺了
离线
假如製造出來的龍擁有相當的智力,那是否會擁有“Ghost”?是否會積極地與其他種族搞好關係,是否能夠認同自己的存在,是否能夠為自己的種族而感到自豪,是否能夠思考自己存在的意義,是否能夠“認真”地去享受存活與世上的每一分鐘?
如果是為了“製造龍”而去製造龍,那是不是有點膚淺了
反過來說,如果製造了龍是沒有理智,那是否只是個動物,或更甚地說是個工具呢?靈魂與否不在於龍有沒有智慧或自我認同感,而是在自然和生物界中擔當了甚麼角色,且要讓牠們去維持生命和繁殖能力的過程中給世界帶了甚麼影響。如果連自身最基本的生物本能也沒有的話,牠們也就不會去思考「為甚麼活下去」,除了肉體外就沒有意義。
生物的存在和進/退化可不是像工廠生產的產品一樣說有就有的,任何生物也會有個原因去擔當大自然中的一個角色。簡單來說就要有食物鏈、互存互利、族群化、甚至是使用工具去建立文明,如果自然界的突然改變下牠們還能面對,而同時能改變自己去適應下來,這種才算擁有理智。
离线
能夠造出龍這樣的大型,且完全獨立於已知動物的生物,應該對人類來說是一種生物技術上的標誌,而也就僅此而已.這種所謂的"龍"唯一的用途就是送去展覽,本質上和"紀功碑"沒什麼差別.
對人類真正有價值的人造生物首先是微生物,主要作用即在於不斷增殖代替人完成散佈某個空間的任務,可以是在某個水體中清除垃圾,也可以是在人體中作爲疫苗載體.其次是各類植物,主要是作爲高產作物或是生態改造工具.最後纔是較小型動物,主要用於提供肉類.而"龍"這種相對大型的動物,既不可能是優質肉類來源(一般會過於粗糙),也不可能是代替人類完成工作(大型機械足矣).於是在沒有實際用途的情況下基本只能成爲標誌物.作爲一個動物能夠活得很好是肯定的,就像克隆羊一樣,但是之上的任何東西都是不可能指望得了.
靑山속에 묻힌 玉도 갈아야만 光彩 나네
落落長松 큰 나무도 깎아야만 棟樑 되네
巡津 遷河
离线
關聯話題:https://yinglong.org/forum/viewtopic.php?id=4194
經常覺得某帖子回覆過了然而發現並沒有x,大概是相近問題太多了只回了其中一個 )
不重複寫了x,總而言之,除非成本極低否則無利可圖,以及人造物即爲工具。
最后修改: 龙游踏尘 (2021-06-21 11:18:07)
願鱗牙利固,展翼蔽日,雲靄相隨,星辰永伴。
离线
@羽落 寫道: 看了現在的高中生物選擇性必修3後感覺理論上真的已經可行了
@羽落 寫道: 性價比太低,幾乎不可能真的有項目去搞。
從目前人類的技術水平看,非常遺憾,仍然有着難以跨越的鴻溝,不是性價比太低,而是做不到。
人類目前對生物本身的理解非常表象。
的確,一些啓發式算法,包括模型,能夠有效設計(或者改進)一些簡單的蛋白質,並且其中的一些蛋白質已經被投入了實際應用,但是,這離真正創建細胞甚至生物這樣的複雜系統仍然有着遙不可及的距離。
設計蛋白質的目的是預測能夠摺疊成期望的蛋白質結構的特定氨基酸序列(結構決定功能),設計目標蛋白質結構通常涉及到蛋白質與特定受體或酶的高度特異性結合,涉及的分子機制複雜而多樣。因此,儘管人類可以預測蛋白質的基本三維結構,但要準確設計出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質結構,仍然需要大量的實驗數據和對目標生物系統的深入理解,這是目前人類不具有的。很多成功的蛋白質工程應用中的蛋白質結構是靠從天然蛋白質的結構中借鑑得到的,僅僅是對天然蛋白的簡單修改。
從基因工程的角度看,人類面臨着更爲嚴峻的工程挑戰,目前的實用基因工程,也只停留於簡單的基因“嫁接”,它們的廣泛應用還停留在使生物表達目標蛋白、縫合、修改一些簡單性狀的層面,例如課本中的抗蟲棉花、抗除草劑大豆等。
人類現有的最好的基因編輯技術之一,CRISPR-Cas9,仍然具有一定的脫靶率,而這在應用中會帶來麻煩,在部分有價值的應用中,如遺傳病的治療中是不可接受的。這套系統也是人類從細菌中借用過來的,人類目前沒有能力創造哪怕是這樣簡單的一個系統,更別提複雜的新細胞器甚至細胞了。
儘管之前的人類基因組計劃完成了對人類基因組的全部測序,可是當時的願景,如“治療醫學的徹底轉變”仍然遙不可及,因爲人類不知道應該怎麼解讀、處理這些信息。人類不知道每個基因的具體生物學功能,現在,人類的生物學在向着這個方向前進,但是,獲得進展可能需要幾十年的時間。
以上是人類目前掌握的技術,除了上文提到的困難外,設計全新的多細胞生物,還有許多許多的難題需要解決。
一條龍的發育從龍蛋開始,首先必須要解決細胞類型的問題,即劃分細胞類型,設計分化機制、信號通路、調控網絡等。同樣,各類細胞也不是獨立的,細胞間的信號傳遞、物質運輸等,每一個都是極爲複雜的問題。
這還會涉及到形態形成的問題,如何從一個單一細胞或者初始細胞團發育成具有特定結構的多細胞生物體?這涉及到細胞遷移、控制增殖、形態變化等多個方面,每一個問題,都是一個巨大挑戰。
更復雜的問題還有很多,神經系統的結構,大腦與意識、內環境穩態的控制、自我修復與凋亡機制、生殖和遺傳方式……
能完整闡述清楚現有生物的上述某些機制,在人類社會中幾乎都是諾貝爾獎級別的成就,更不用說設計了。
總之,目前人類的確在基因編輯、合成生物學和生物工程方面取得了很多進展,但是,對生命本身的理解還非常淺,設計新的生物,仍然是一個極其極其困難的問題,使用他們當前的技術是完全無法解決的。
有 1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羽落
离线
拋開技術水平限制。一個有一定自主判斷能力的宏觀生物體比隨人心意運行的機械更不可控。
Meconopsis zangnanensis
Μεσαφιχτα
正在通往漫長背脊的修行之路上
秉燭夜遊
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