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基督教略知一二的人很容易建立起天使與龍是兩個相反的對立面的觀念。但如果我們嚴格地從歷史上追溯天使的來源,最終將會發現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事實。
天使的分類和級別
大約在公元500年前後(一說為四世紀二十年代),一位自稱為Dionysius的中東學者對散佈在聖經中的天使形象和描述進行了檢索和研究,根據在文獻中尋得的只言片語,綜合330年的左右編寫的《教會階序論》加上他自己的一些個人判斷,發表了《天上的階序論》。這部論述制訂了從天使到熾天使的天使三級九等即“Chori angeli”,也作“Celestial hierarchy”,也稱為“九層合唱隊”。由於在聖經新約的使徒言行錄中出現過一名叫做Dionysius的希臘官員,因此早期基督教信徒都將這位中東學者的著作當成聖經中人物撰寫的文獻,將天使的三級九等奉為聖經的內容。所以他現在被稱為偽Dionysius(Pseudo-Dionysius)。
天使三級九等的理論被早期的基督教徒所承認,教皇格裏高利一世(6世紀)在《福音書註解》中寫道:“那些將天使作為榜樣的人,將接近神的領域。”這被稱為“天使模仿論”,等於是教會對《天上的階序論》的承認。但是由此產生的天使崇拜(Angeloatry)又被教會指認為“經過偽裝的偶像崇拜”,害怕教徒由於沉迷於對形形色色天使的探尋而看輕對上帝的崇拜(其實是怕教會從此被輕視)。745年,教會進行了大規模的思想控制,規定教徒只得崇拜上帝,不得崇拜天使、只得將它們作為一種指引者。而大多數的經過具體描述的天使形象也只出現在聖經的外典和偽典中。然而,偽Dionysius的《天上的階序論》在12至13世紀仍由托馬斯•亞格納斯(號稱“天使博士”)等斯科拉學派的神學者進一步完善。在16世紀之後,天使三級九等的理論逐漸被教會淡化,在1992年版的《天主教會教理問答》中,偽Dionysius的天使分級不被承認。
聖經的外典和偽典內容生動,相對於正典強調佈道和信仰的記述,外典和偽典的內容多以奇聞軼事為主,涉及到作者對天堂和地獄的想象和個人理解。偽Dionysius所制訂的各級天使形象和故事,大多出自舊約偽典《以諾書》,它有埃塞俄比亞語和斯拉夫語兩個版本,介紹了肉身升天的賢人以諾在天堂各境的見聞,描寫了七重天、地獄、最後的審判、氣象學、天文學、曆法和種種預言(幻視),內容從亞當誕生一直到“救世主”來臨。其中有相當多的天使故事和形象,被稱為“天使的寶庫”。相對於正典中少得可憐而且模模糊糊的天使形象,聖經外典和偽典是天使學重要的資料來源。
根據古希伯來語的詞匯語義和相關的歷史資料描述,熾天使本來是這個樣子
今天教堂裏作為裝飾的熾天使雕塑,已經全是人形
熾天使的來龍去脈
在偽Dionysius制訂的天使級別中,第一級第一等為熾天使,也是級別最高的天使。熾天使的名稱Seraphim在希伯來文中的意思是“燃燒的、如同燃燒的”,但同時又是單詞(大)蛇(Seraph)的複數,
在今天的聖經(正典)中唯一描述過熾天使形態的只有《以賽亞書》6:1-3:“……我見主坐在高高的寶座上。他的衣裳垂下,遮滿聖殿。其上有撒拉弗(seraphim)侍立。各有六個翅膀。用兩個翅膀遮臉,兩個翅膀遮腳,兩個翅膀飛翔。”
seraphim這個詞在舊約全書中一共出現了6次,除了《以賽亞書》6:1-3中的描述外,另5次出現在:《民數記》21:6,《民數記》21:8, 《申命記》 8:15,《以賽亞書》14:29,《以賽亞書》30:6。這五處seraphim被翻譯為“蛇(serpent)”或者“火蛇(fiery serpent)”,只有《以賽亞書》6:1-3保留了原始的希伯來文單詞seraphim沒有翻譯,也沒有任何註釋。
對seraphim這個詞的翻譯,唯一的爭議在於:它的語源究竟應該取希伯來語的動詞saraph ('to burn'),還是名詞saraph (a fiery, flying serpent)。堅持熾天使為人形的人宣稱應該將seraphim理解為"burning ones"。但是無論是流傳至今的聖經正典還是歷史上被刪去的偽典和外典中,都沒有任何地方說過seraphim確實是人形的,而且在古代猶太人自己翻譯為希臘語的《以諾書》(Book of Enoch,聖經中最早翻譯為希臘語的章節之一,後來已被從正典中刪除,作為偽典封存)中,對熾天使的翻譯則直接用了希臘語中“大蛇(drakones)”這個詞。而“drakones”這個單詞正好是後來歐洲各國語言中“dragons”的原型!可見在古代猶太人心目中,“Seraphim”本應該是“蛇”!
那麼,這種“蛇”究竟是不是我們平常所見的蛇呢?顯然不是,在舊約偽典《以諾書》中記載,上帝向以諾講解創造第一級三等天使的過程:“我從大石上引火,從火裏創造出無形體的大軍、星辰的大軍-熾天使、智天使、座天使。它們從火中生出來。”,而現實中的蛇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與光和火產生聯繫。舊約的《創世紀》中更是明確地描述過,這種“蛇”巨大而美麗,有四肢和翅膀,能夠優雅地飛翔。
在幾千年前的中東和南歐,龍與蛇的概念常常是混為一談的,因此希臘語中的“drakon”這個詞後來演成了一種外形與蛇完全不同的動物——dragon,而那個時候希伯來語中甚至還根本沒有“龍”字,龍與蛇用同一個單詞seraphim來表示也就不足為奇。
除了語言詞匯的來源,在中東古猶太民族生活的地區發掘到的一些文物和西方學者從曆史文獻資料中獲得的新發現也證明熾天使的真實形象確實不是人們平常觀念中的“鳥人”型天使,而更像是有多對火焰翅膀的巨龍,和中國上古神話中的應龍倒是非常相似。
但是,seraphim在後來的基督教藝術作品中又是怎麼演化為人形的呢?其實,人形的天使並非來自猶太文化,而是希臘人的藝術創造。這種長著白色羽翼的“鳥人”,本來是希臘神話中一種服侍天神的小精靈,在基督教傳入希臘後逐漸成為了天使的“官方”形象,取代了seraphim的原始形態。產生這種轉變的原因來自多個方面。首先是翻譯聖經的猶太學者們在對希臘的文化作了充分深入的瞭解研究之後發現,希臘語裏的“drakones”負面意義太重,很多時候帶有邪氣,不適合表示光輝神聖的最高級別的天使,所以最終“seraphim”採取了音譯,拋棄了早期的“drakones”這種意譯,於是能夠傳達熾天使的原始形態和含義的信息就在這個過程中被完全丟失了。而且,耶穌之後的基督教傳教人士認為,熾天使原來的形象來自異教的神,如果讓外邦人知道,將嚴重影響基督教的純潔性與可信度,後來的教會更擔心人們把天使理解為“大蟒蛇”,會導致嚴重褻瀆神靈的行為。而希臘神話中的一種精靈地位和作用正好與猶太宗教裏的天使比較類似,其形象也遠比熾天使本來的樣子更容易讓羅馬人接受(由於當時基督教受到猶太人自己的排斥,基督徒們被迫往羅馬發展)。這樣一來,當時的基督徒就必然需要自己對熾天使的形象進行重新塑造,讓散發著火焰和光芒的六翼巨龍塵封在曆史的角落中。
想要知道真相嗎?去找吧!所有的真相一直都在那裏!
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