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龍王”真名張路斯,祖籍河南南陽(隋初遷居潁上縣百社村),唐朝潁上焦石台孜(即今夏橋鎮龍王廟村)人。唐代進士,曾任宣城縣令。張路斯自幼家裏貧窮,給焦石台村姓石的有錢人家放牛。有一年初夏收麥前,天氣火辣辣的熱,石家的伙計們挑水潑場,為收麥做准備。一個個累得滿頭大汗,到天黑場還未潑三分之一。張路斯看見了,跟他們開玩笑說:“看你們累的,如果請我吃頓飯,我一個人就把場潑好了。”大家也跟他開玩笑說:“我們不潑了,夜裏你潑吧,你潑好了,我們明天請客。”說著大家立即休息吃飯去了。半夜裏,張路斯跑到河邊柳樹林子裡,倒頭呼呼大睡,一會兒他變成一條白龍,將尾巴伸到潁河裏,尾巴一卷,就把水卷到了場上,場上象下了一場雨。東家和伙計們看見都大吃一驚。東家將此事告訴了老伴,認為他是龍的化身,便把女兒許配給他,並資助他上學。張路斯有了上學的機會,讀書聰穎,過目不忘,三年考中進士,年僅16歲。唐景龍年間(公元707-709年)做了宣城縣令。
張路斯出身貧苦農民家,做了宣城縣令後,對農民極為關心。他經常下鄉查訪人民疾苦,巡視農事。他看見宣城北門外有一大片窪地,蘆荻叢生,野鴨成群,無人耕作,一片荒涼,於是便利用冬春農閑,組織老百姓開溝排水造田,不久,一塊塊水田造成了,一方方魚塘挖成了,荒湖地變成了魚米倉。老百姓樂了,又在張路斯的帶領下,在宣城城南葫蘆圩一帶開溝渠建農田,開闢了農田好幾百畝,使灌溉耕作井然有序,旱澇保收,老百姓給這片農田起了個名字叫“張路斯田”,所建的跨溪橋叫“張公橋”(這些田和橋現在還在)。
張路斯年紀大了,辭官回鄉後,常在河邊釣魚。他發現水裡有宮室樓閣,就進去住下,從此,夜出晨歸。有一天早晨,他回到家,身上又濕又涼。夫人石氏感到奇怪,問他夜間幹什麼去了?他說:“我是龍,霍邱人鄭祥遠也是龍,來跟我爭奪這個水下宮殿。明天晚上,我要有一場惡鬥,你叫九個孩子幫我,頸上系紅綢的是我,系青綢的是鄭祥遠。叫他們看見系青綢的就放箭”,第二天晚上,張路斯果然在河裏於系青綢的龍搏鬥,兒子們對着系青綢的龍一齊放箭,該龍負傷逃跑,張路斯在後面緊追,所經過的地方,都變成了河溝,一直通到淮河,戴青綢者,投於合肥之西以死,死處取名“龍穴山”。張路斯奪回了河潭,後來和九個兒子都成龍飛去。
當地老百姓對張路斯很尊重,唐朝後期,就在焦石台的潁河邊給他建了一座張公祠,又叫龍王廟。遇到乾旱,就去燒香求雨,有求必應,乾寧中(公元894-897),刺史王敬堯擴建了龍王廟。 PrC<n/R
宋乾德年間(963-967年)蔡州大旱,刺史司超聽說張公有靈驗,祈禱得雨,便在蔡州建了張公祠,“翰林學士,陶谷為記其事”。於是,“自淮南至陳蔡、許、汝皆奔走奉祀”。景德中(1004-1007)諫議大夫張秉奉聖旨擴建了張公祠。熙寧年間(1068-1077)司馬郎張徽奏明皇上,下詔封謚張路斯為“昭靈侯”,其妻石氏為“柔應夫人”。
元佑六年(1091)秋大旱,潁州知府蘇軾“迎致其骨於西湖之行祠,與吏民禱焉,其應如響。”於是又擴建了潁上張公祠,並作《昭靈侯碑記》,石刻嵌於壁(該碑現存於龍王廟村)。清潁上縣誌記載,潁州太守大文學家歐陽修、明代潁上知縣著名文學家屠隆,都曾專為祀典作祈雨文。對於張路斯和龍王廟的事跡,在祈雨文中屠隆也透露出些微懷疑,然而又不得不信以為真。
元末,張公祠在兵荒馬亂中廢毀。明洪武三年(1370),潁上人又在舊址重建此廟。“洪武七年(1374),為厘正祀典事,每歲春秋仲月上旬,縣官率僚屬致祭”。清朝至民國年間,每逢乾旱,當地人還脫赤腳,戴柳條帽,抬着祭品到龍王廟求雨。船民行船到此,必進廟燒香祈禱。1954年大水,龍王廟被淹倒。近幾年,船民又在原廟舊址建個小廟,依然有人燒香。
關於張路斯的記載,不少史書都有。《潁上縣誌·人物》記載:“張路斯,原籍南陽,隋朝初年,遷居潁上百社村,16歲考取進士,唐朝景龍年間,任宣城縣令,很有政績”,清光緒年間,《宣城縣誌》裡記載着張路斯墾湖造田的政績。“張路斯田”、“張公橋”現均存。
關於張路斯的傳說,唐布衣趙耕寫了一篇文章,記述他與九子化龍的傳說。宋歐陽修《集古錄》裡對此也有記載。
http://www.balihe.com/include/show_article.php?ty=19&id=2373
以龍為本
<-- 目前頭像 by 理業化肥
聯繫方式:站內短消息或郵件
离线
這個故事的橋段和我從一本書上看過的另一個故事有點類似。
想要知道真相嗎?去找吧!所有的真相一直都在那裏!
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