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次 1
或者說,是索引頁。它的作用只是開篇,引起讀者興趣,最後敞開中英文兩個入口。
用FLASH做索引頁可以提供豐富的動畫聲音元素,實現起來也簡單。同樣的效果用JS做的就不是小學的網頁了。ActiveX?這東西和IE一起下地獄吧。
Flash因爲是一塊完整的東西,難以及時、小範圍的更新,用在你說的主頁上可能有不足。但作爲一個不用怎麼更新的索引頁,足矣。
只要點擊中英文版任一鏈接,所進入的都是傳統的帶框架的html,把分論點作爲框架是適合的。
龍九似那裏的"蜃腹",我也曾經和這裡一樣理解為"蚌殼腹"。後來看了更多資料,才知道"蜃"是"一種製造幻象的蛟類"。順帶一提,介紹"九似"的圖背景裏的查理很可愛。
龍的一生也是很萌的學生習作。我們小時候的圖畫課是怎樣的教育呢?畫刺蝟。刺蝟的刺不是用來保護自己的,是用來背果子的,所以必須要在刺上面畫果子。這是中國教育的一個縮影。刺蝟不吃果子,刺蝟吃蟲子。
小學生和美國、意大利(唱響龍焰的狂想曲吧)人討論龍、交流資訊,對我們來説是多麼遙遠的事。我小學階段認識到的國家,八隻爪子數得過來。美國是帝國主義,意大利是法西斯。美國和意大利的東西都是壞東西,沒有了。
東西龍的異同對比簡單明瞭,沒有歪曲造作。等於說,吳、黃兩位磚家連小學水平都還沒到。
作爲擴充,神龍活現 >> 廟裡的龍一欄可以補充那伽和龍的融合過程。不知道臺灣學生通常在什麼階段會知道那伽。我是在初中階段,從日系RPG接觸到人首蛇身的那伽,並進一步發掘到那伽的原型。
背景牆上的海綿寶寶和龍的書法放在一起很違和。教室很簡陋,唯獨底蘊是真的。我們小學書法練什麼呢?魯迅。現在情況又有了新變化,魯迅文筆鋒利不和諧,金庸把魯迅從課本擠掉了。小學書法寫"天龍八部",倒是會沾點邊。再好的門面,沒有一點內涵終究會失去光澤。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金龍和舞龍的傳説我是第一次看見,萌度繼續上升。小學時學校不會佈置我們畫連環畫,原因是衆所周知的"影響學習"。我會自娛自樂畫一些,最滿意的作品是小馬過河的續編……
龍乃至其他中國文化的主題班會活動我們沒經歷過,只有年年如是的遊園活動,不過那時有的玩我還是很高興的。人們隻沉浸在改革開放、四化建設帶來的浮躁中。
畫龍活動雖説已有模板,但同樣模板畫出來的作品卻豐富多彩。現代化的器物,現代化的背景,正是對家鄉的熱愛。我們的圖畫課沒有模板,大家畫出來的東西卻總是大同小異。一次畫裝飾魚紋的課,人人畫神仙魚,我在畫鯊魚,這個想法馬上被槍斃。左改右改,最後變成了一條特瘦的神仙魚,糟糕透了。
最后修改: Slain-Dracon (2010-05-19 13:47:29)
論壇頭像 by 『聖光守縛者』菈蒂安瑟莉雅
离线
页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