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說外形的話,當初龍百科建站時影子那邊已經有過一段想法了。
公衆意義上越是接近現代標準龍型——D&D式西方龍和清代紋樣式東方龍,對於大衆而言認可度越高。
其次是在上述概念裏擴展的,包含“鱗”“爪”“牙”“角”“類蛇型”“類蜥型”“肉食”“飛行”“潛水”“吐息”“神話”等元素越多的越接近目前大衆眼裏的“龍”。
目前“龍”的定義沒有非常明確的邊界線,每個個體認可的水平線差異非常大。從國內部分人覺得非五爪中國龍以外都不是龍,到這邊構築概念上傾向神話裏蛇蜥生物都是“龍類生物”衍生,你會發現你只能定義這某“像”(現代)龍的濃度有多高,而無法統一各人的狹義認知。
廣義上的定義相對要寬鬆不少。或者說排除國內特殊的愛國情緒寄託外,目前各權威詞典百科對於龍的概述還是比較通用的。
===================
如果要擴展到龍魂話題就更麻煩了,如前面天彗說的,樣本太少而其中的個體差異又要遠大於上述“龍”之間的差異。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邊的成員相對是會迴避這個彼此差異問題的,不然爭議以及衝突可以永無停歇x,取而代之的是尋找彼此之間的共同點,而大概對龍類生物的自我認可度是最能被接受的衡量標準。
===============
就我自己角度:我對龍概念本身接受度很廣(不止蛇蜥類神話生物),而日常廣義上接受‘同類’的範圍也是看他是否有一定對龍類的認可度。
但狹義上我對“同類”的認定非常窄,可以借用涅米之前“龍性”這個詞,而本質是以對龍概念上自我認同極深,核心是否圍繞人性人事,自然偉力的象徵以及凌駕偉力的自傲,視野格局等等各種因素的混合體。
實際操作上可能只是看下對話和行爲就會感覺到是否自帶同感氣息,對於懶得推溯邏輯的東西,有時候互相間的認可說是直覺也挺浪漫的?
願鱗牙利固,展翼蔽日,雲靄相隨,星辰永伴。
在线
[↑] @barufaruku 寫道: 有點好奇這裏對"人性人事","凌駕偉力的自傲"和"視野格局"具體是指的什麼呢。 …
這是種比較自我主觀的判斷,因爲羣體裏產生龍魂嚮往的來源不一樣,除去重度愛好者的寄託,概括就是看對方有沒有走火入魔,真的下意識的時候都不是以人爲核心而已。自傲這玩意目前看來是種共性,問當事人來源會更好,我只是觀察後的感受。視野格局是受前兩者影響自然導致的結果之一,有些話題在人性主導的視野裏感受截然不同,有些立場視角是RPG演繹無法覆蓋的。
願鱗牙利固,展翼蔽日,雲靄相隨,星辰永伴。
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