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目界域-龙百科

游态龙的锡安山        首页 | 论坛 | 画廊 | 百科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dragon_pedia:naga

那伽(Naga)

所属文化:印度

纳加是一个梵语和巴利语中的词汇,用来指代一种传说中的神秘生物。这种生物的外表类似巨大的蛇,有一个头或多个头;其形象在婆罗门教、印度教和佛教经典中常有出现。但是这个词的用法並不十分严格,它有时也被用来指代大象或真正的蛇,尤其是眼镜王蛇和印度眼镜蛇(眼镜蛇在印地语中的读音就是“纳格”)。另外,雌性的纳加被叫做“纳吉”。在汉语里,由于受佛经译法的影响,纳加通常被翻译为“龙”。

印度教中的纳加

有关纳加的传说至今仍然是许多受印度文明影响的亚洲国家(如印度,尼泊尔,东南亚一些国家等)的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印度,纳加被视为有灵性的生物,是泉水、井水和河流的保护神。它们能够造雨(这点与中国的龙相似),因而带来丰收;但是也会带来如洪水和乾旱等灾害,代表性的故事有巨蛇弗慄多堵水的传说。有一种说法认为,纳加只有在受到人类不恭敬的对待时,才会製造灾难。由于纳加的形象被与水联繫在一起,因此通往它们居住的地宫的入口常被认为位于井、湖和河流的底部。对纳加的崇拜在印度南方地区尤其盛行,当地人相信纳加会给它们的崇拜者带来丰收。

古老的吠陀文献里就已经提到了纳加的故事。吠陀中的宇宙之神和河川之主伐楼拿被认为是纳加族之王,他的这种属性也许是因为其与水的关係而来的。百道梵书里讲到,纳加一族是迦叶波(一个古老的神祗)和迦陀露(达剎之女)的后代。有关纳加的神话中最有名的是搅乳海的故事。据说,众天神(提婆族)和阿修罗为了得到不死甘露,联合起来奋力搅乳海;他们用曼陀罗山做搅棒,用纳加之王婆苏吉当绞绳,最后成功地获得了不死甘露。这个神话在往世书和摩訶婆罗多里都有提到。除了婆苏吉以外,著名的纳加还有舍沙(毗湿奴大神的忠实伙伴)和摩纳娑(丰收女神)。

佛教中的纳加

由于佛教也引入了印度传统的纳加(龙族)概念,在亚洲那些具有佛教渊源的国家和地区,民众对于纳加也並不陌生。在这些地方,原属于印度的纳加形象经常和本地传说中的相似生物(尤其是巨蛇或巨龙)混同起来。在西藏,人们將纳加和当地传说中的“鲁”等同起来,这是一种居住在湖泊底部或地下水中的生物,而且像西方传说中的龙一样守卫宝物。而汉传佛教通常將纳加翻译为“龙”;当然佛教的龙並不是中
国传统文化中的龙。

佛教认为,龙是所谓天龙八部中的一支。天龙八部是佛教的护法神,尤其龙部众生均以誓卫佛法为己任。当有人真正修行佛教时,龙部众生会被派遣下来保护修佛的人。不过,佛教也提到了有“不顺法行”的龙存在。

在佛教传说里,纳加与同为天龙八部之一的大鹏金翅鸟是死敌。金翅鸟以纳加为食:“龙有卵、胎、湿、化生等之別,为卵、胎、湿、化生等四种金翅鸟所吞食。”但是纳加有毒,于是金翅鸟最后被毒死。类似的传说也出现在印度教神话里。

佛教提到了一些重要的纳加的名字(龙王):“法行龙王有七头,如象面、婆修吉、得叉迦、跋陀罗等诸龙王,嗔恚之心薄,忆念福德,隨顺法行,故不受热沙之苦,以善心依时降雨,令世间五穀成熟。”

dragon_pedia/naga.txt · 最后更改: 2014/01/26 17:08 由 12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