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次 1
最近“人類中心主義”這個詞出現頻率較高,開個帖聊聊。
對於這個詞的理解,我目前能想到幾個大方面:
龍的存在主要爲了維護人類的利益(即使打過自圓其說的補丁)。
龍傾向於變化成人形、融入人類社會。之前談論的話題:對於龍變人的看法。
龍的思維方式趨同於人類。比如經常被詬病的“龍皮人”,外觀是龍但心理活動與行爲和人類沒區別。這可能還包括一些對於習以爲常的人類心理特徵、行爲特徵所衍生出來的或多或少的擬人傾向。
龍的存在被賦予人類宗教意義。比如一些作品裏龍被設定爲神祇,但這些設定往往是從人類的宗教框架中衍生出來。
還有沒有其它補充?
以龍為本
<-- 目前頭像 by 理業化肥
聯繫方式:站內短消息或郵件
离线
龍長久以來不就是依靠 神話,故事,設定 在大部分人類的社會中流傳的嗎?(延續生命力 或者說 刷存在感);哪裏有什麼人類中心主義.
我只認爲這說明龍與人之間有着緊密的聯繫(或者說羈絆?):形象非常典型,又流傳廣泛,文藝作品的逃不掉的元素了屬於是.
當龍的形象被開發得差不多時,自然有人類會去尋求新的領域.(只能說看得多了,遇到低質量作品的概率也會上升了).這些新領域,無法得到各位的滿意也是無法避免了的吧.
HHH真要追問起來,請問哪個人類有資格代表龍發言了?
我認爲龍的命運已經和人類交織起來.對我個人而言,我能做的只有觀望.
我所剩的時間當然不及龍的.(生命)
那些我自己的,曾經試圖去糾正別人的行爲,到頭來只給我帶來了疲憊.
或許把龍的靈魂裝在人的身體裏,就是會這樣更快得感受到衰老呢????
有 1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镜中龙影
明天我一定回到藍天的懷抱
在线
我倒是覺得挺明顯的,不知道人文主義算不算人類中心主義。
甚至有的網文都會吐槽:
原來如此,有這麼一段有趣的歷史呢,琳再往下看去時,石板下面畫着‘木之靈’的模樣。
怎麼又是一個白骸龍的樣子?而且這個白骸龍身上還長了一大堆的樹葉……白骸龍的想象還真是離不開自己的模樣……
(裏面的白骸龍是一種恐龍)
另外對人類中心主義的解釋這個應該比較全:
https://metaso.cn/s/tNOU7C8
“人類中心主義”這個詞可能的釋義
人類中心主義有三種不同含義:生物學、認識論和價值觀層面。生物學上,人類以自我爲中心維護生存;認識論上,人類是活動的中心;價值觀上,人的需要決定客觀世界的價值,並引用“人是萬物的尺度”。和也提到類似觀點,尤其是普羅泰格拉的“人是萬物的尺度”。
人類中心主義爲一種教義,認爲人類是宇宙中心,福祉是最終目的,並通過量表驗證其核心是人類的優先地位。和提到人類中心主義起源於文藝復興,強調人類利益爲宇宙中心,與神中心主義相對。
人類中心主義常被誤解爲統治主義或征服主義,但劉湘溶將其定義爲文化觀念,視人類爲自然界最高貴的存在,一切爲人存在。討論了認知和道德人類中心主義的區別,前者指認知侷限,後者是道德立場,兩者常被混淆。
人類中心主義常與負面環境問題相關,但也有人認爲短視更嚴重。引用《韋伯斯特詞典》和大衛·佩珀的定義,強調人類是宇宙中心和價值的來源。指出人類中心主義在西方宗教哲學中根深蒂固,認爲人類與自然分離且優越。
的日文資料提到人類中心主義在西方宗教和哲學中的基礎,如基督教創世記的影響。則聯繫到笛卡爾和培根,視自然爲可操控的機器,人類中心主義是現代性思想的根源。
綜合我搜索到的資料,人類中心主義的釋義包括多個維度:生物學、認識論、價值論,涉及哲學、倫理、環境等方面。需要分點說明,並引用對應的證據編號。注意不同證據間的異同,比如有的強調歷史演變,有的討論環境問題的影響,有的區分認知與道德層面。確保涵蓋所有重要觀點,正確標註引用來源。
“人類中心主義”這一概念具有多維度的釋義,不同學科和語境下存在差異,甚至存在內部矛盾。以下是綜合多篇證據的詳細解析:
一、哲學與認識論層面
本體論定義
認爲人類是宇宙的中心實體或目的,人類利益是衡量一切價值的終極標準。例如:古希臘哲學家普羅泰戈拉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強調人類作爲認知主體對世界的解釋權。
價值觀層面,客觀世界的價值由人的需要決定,“人的尺度是評價一切的標準”。
認知侷限性
人類在認識論上必然以自身爲中心(認知人類中心主義),所有觀念和觀點均基於人類視角。例如,托馬斯·內格爾(Thomas Nagel)指出人類視角的固有限制,如“蝙蝠是什麼感覺?”的哲學思考。二、倫理與環境層面
道德立場
主張人類在道德上優於非人類生物,應優先考慮自身利益(道德人類中心主義)。例如:大衛·佩珀(D. Pepper)認爲,人類是唯一的價值創造者,自然僅爲資源。
部分學者將其等同於“物種主義”(speciesism),即基於物種身份賦予道德特權。
環境爭議批判觀點:人類中心主義被視爲環境危機的根源,因其主張自然爲人類服務,導致掠奪性開發。極端形式表現爲“人類統治主義”或“征服主義”。
辯護觀點:劉湘溶等學者認爲,合理的人類中心主義(如“智慧人類中心主義”)可通過分配正義調整行爲,實現可持續。
三、歷史與文化演變
起源與發展萌芽於古希臘哲學,中世紀被神中心主義壓制,文藝復興後復興。
基督教創世敘事(如“統治自然”)和笛卡爾“自然即機器”思想強化了人類中心主義。
現代性關聯近代理性人類中心主義是工具理性、技術理性的源頭,與工業文明緊密相關,但也引發生態危機。
西方宗教和哲學長期將其視爲基本信念,如《大英百科全書》定義人類與自然分離且優越。
四、分類與爭議
強弱之分強烈人類中心主義:忽視行爲後果,主張絕對支配。
弱化形式:承認生態約束,強調責任與可持續發展。
概念混淆認知人類中心主義(描述性)與道德人類中心主義(規範性)常被混用,導致邏輯謬誤。
部分學者認爲“人類中心主義”一詞被濫用爲環境危機的替罪羊,掩蓋了更復雜的制度性原因。
五、相關對立概念
反義詞:生態中心主義(Ecocentrism)、生物中心主義(Biocentrism),主張以自然整體或非人類生物爲價值核心。
後人類主義:試圖打破人類與非人類的二元對立,強調混合與多元視角。
六、實證研究
心理學量表驗證“純粹人類中心主義”的核心是主張人類優先,與環保行爲呈負相關。例如,高載荷項目包括“人類是宇宙最重要實體”等抽象價值判斷。
總結
人類中心主義的核心是將人類置於宇宙、認知和價值的中心,但其具體含義因語境而異:可能是生物學必然性(如生存需求)、認識論侷限,或倫理主張(如道德特權)。儘管常被批判爲環境破壞的根源,也有學者主張其合理形式可爲可持續發展提供框架。理解這一概念需注意其歷史演變、分類差異及與其他思想的互動關係。
最后修改: 羽落 (2025-03-12 22:33:58)
若有謬誤,務必告知。
离线
我明確反對人類中心主義。
拋開這些晦澀難懂的描述,我們可以換一個詞來表述人類中心主義,那就是
「人類至上論」
也就是說:“認爲人類是地球上以至宇宙間最核心或者最重要的物種,且評價現實的真實與否亦依賴於人類喜惡的視角。”
@shiningdracon 寫道: 對於這個詞的理解,我目前能想到幾個大方面:龍的存在主要爲了維護人類的利益(即使打過自圓其說的補丁)。龍傾向於變化成人形、融入人類社會。之前談論的話題:對於龍變人的看法。龍的思維方式趨同於人類。比如經常被詬病的“龍皮人”,外觀是龍但心理活動與行爲和人類沒區別。這可能還包括一些對於習以爲常的人類心理特徵、行爲特徵所衍生出來的或多或少的擬人傾向。龍的存在被賦予人類宗教意義。比如一些作品裏龍被設定爲神祇,但這些設定往往是從人類的宗教框架中衍生出來。
你可以仔細查看我之前寫的那篇內容,在這四條中,實際上只有「龍的存在主要爲了維護人類的利益(即使打過自圓其說的補丁)」這一條真正屬於人類中心主義,而其他三點都基本只是能力不足,可以歸咎於思維的侷限性,只是無心之失,不能歸類爲人類中心主義。
對人類中心主義的看法,這實際上涉及到了道德觀、價值觀與世界觀。
這個問題的核心是兩個集合,一個元素之間的關係的問題:
1. 「個體」(e)和「集體」(S)是什麼關係?
2. 某個「集體」在一個由不同種類「集體」所構成的「全體」(U)中是什麼地位?
3. 一個涉及到「個體」所在「集體」和其他所有「集體」的行爲是否道德的判據是什麼?
而人類中心主義給出的答案是:對於一個「人類個體」而言:他所在的「集體」就是「人類」,作爲「人類個體」也應當無條件爲了「人類」的利益而服務,而「人類」在「所有生物」這個「全體」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在一個同時涉及「人類」和「其他生物」的行爲是否道德,只看是否損害了「人類」的利益,如果沒有損害就是道德的,無論對「其他生物」造成了什麼樣的傷害。
可以推導出,人類中心主義的狂熱支持者的特點有:
1. 認爲環境問題,只要沒有立刻危害到人類,就可以忽視。
2. 反對動物保護法立法,並且認爲只要沒有影響其他人類的心理健康,就可以忽視。
3. 仇視飼養並愛護寵物的同類,並進行恐嚇威脅(投毒等)。
更有趣的是,以人類爲例在單一種族內部繼續討論,當把「人類」替換爲“民族”(國家),「其他生物」替換爲「全人類」的時候,會得到一個類似的“民族中心主義”,那麼,它的觀點會是:
1. “我”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最核心的民族。(納粹主義)
2. 只要戰爭能夠爲國家掠奪財富,那麼就可以肆意發動,無論會爲其他人類造成什麼災難。(軍國主義)
3. 對自己族羣的極端支持,同時將其他國家,種族,宗教或文化社羣視爲敵對對象,並加以歧視、排斥和仇恨。(極端民族主義)
已經大滿貫了,到了這裏,你現在還認爲人類至上論是合理的嗎?
因此,對我而言「人類中心主義」的內核其實並不是「人類」而是「中心」,我反對人類中心主義,不是因爲反對人類,而是因爲它的背後隱藏的納粹主義、軍國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我一條混亂陣營的小龍,怎麼可能會認同這種東西 ,正是因此,如果哪天有龍搞了“龍類中心主義”,那我也不介意與開明的異族站在一起反對“龍類中心主義”。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見解了。
离线
@Amorphous 寫道: 你可以仔細查看我之前寫的那篇內容,在這四條中,實際上只有「龍的存在主要爲了維護人類的利益(即使打過自圓其說的補丁)」這一條真正屬於人類中心主義,而其他三點都基本只是能力不足,可以歸咎於思維的侷限性,只是無心之失,不能歸類爲人類中心主義。
我舉一個能同時涵蓋後三條的例子:六道中人道高於畜生道,妖以修煉成人爲小目標。
雖然嚴格來說這個例子裏“人”並不是中心,只是六道等級中的一個層級。但不難想象一個以人做爲中心的體系,其中妖以成爲人爲目標。
你之前的帖子裏也提到了同樣的例子:
1. 作者希望藉此將非sapient being升格爲sapient being,因爲在作者的認識中,非人類存在就低“人”一等,作者通過這種方法將龍類角色“擢升”爲人,此類小說描寫(禍害)的對象通常不僅限於龍類,通常還包括各種妖獸。
2. 作者希望借“如此強大的存在都希望成爲人類” 而襯托人類、人性、情感的優越性,希望藉此歌頌某種人類特質。
這類設定顯然是有意爲之,是一種情感傾向而非知識欠缺。所以我沒理解在這裏把它判定爲“思維的侷限性,只是無心之失”的原因是什麼。
最后修改: shiningdracon (2025-03-13 14:47:59)
以龍為本
<-- 目前頭像 by 理業化肥
聯繫方式:站內短消息或郵件
离线
@Amorphous 寫道: 作爲「人類個體」也應當無條件爲了「人類」的利益而服務
我是這樣看的,這是一個額外的前提:集體主義。人類中心主義本身並不必然蘊含集體主義。
因此這一推導實際上依賴兩個前提:「人類中心主義」和「集體主義」。
只要拒絕其中至少一個就可以。
我會選擇首先拒絕集體主義。具體而言,我支持這樣一種觀點:集體利益僅僅是個體利益的總和,不存在一個獨立於個體之外的“集體利益”。即使這樣的“集體利益”真的存在,它也不值得被維護。因爲沒有人說的清這個獨立的“集體利益”究竟是什麼。最終,這種模糊性會演變成對“集體利益”定義權的爭奪,最後掌握了定義權的人只是將其個人利益包裝成了“集體利益”。
最后修改: shiningdracon (2025-03-13 16:24:07)
有 1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Amorphous
以龍為本
<-- 目前頭像 by 理業化肥
聯繫方式:站內短消息或郵件
离线
人工智能筆下的龍是否可以算沒有了這種認知限制?
不能。
人工智能只能基於人類所積累的(大量的)知識,無法做到超越。
再下去樓要偏題了
一味地推崇人工智能只會更加凸顯個體知識的欠乏
不難想象一個以人做爲中心的體系,其中妖以成爲人爲目標。
難道說妖不以人爲目標,就背道而行,進行反抗,追求所謂的自由就無人類中心主義了嗎?這個問題可以去問問妖哦
如何評價人類是否有人類中心主義?有請其他生物發言!:
其他生物:“”
。
私以爲,無法脫離人類,就永遠無法脫離人類中心主義。
進一步追問:現實之下給龍立定這個人類中心主義是爲了區別什麼呢。。
如果是我過於悲觀,請原諒。
明天我一定回到藍天的懷抱
在线
@Sherixs 寫道: 人工智能只能基於人類所積累的(大量的)知識,無法做到超越。
發現了新的知識算是超越嗎:MIT物理學家用AI發現了物理學中的新方程
@Sherixs 寫道: 如何評價人類是否有人類中心主義?有請其他生物發言!:其他生物:“”。
難道我不是正在發言嗎
@Sherixs 寫道: 難道說妖不以人爲目標,就背道而行,進行反抗,追求所謂的自由就無人類中心主義了嗎?
@Sherixs 寫道: 私以爲,無法脫離人類,就永遠無法脫離人類中心主義。
人類中心主義是一種價值觀念,換句話說就是“應當以人類爲中心”。那麼去掉“價值”,去掉這種“應當”,自然就不是人類中心主義了。
進一步追問:現實之下給龍立定這個人類中心主義是爲了區別什麼呢。。
可以對作品的“觀感”進行區分。“非人感”本身是一種觀看體驗。如果完全放棄人類中心主義這個詞,就無法在這個維度區分作品了。
有 1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Sherixs
以龍為本
<-- 目前頭像 by 理業化肥
聯繫方式:站內短消息或郵件
离线
我認爲的『人類中心主義』,可能是『人類優先主義』,以這個角度來談論的話,很多龍從小愛看的作品都會『中箭落馬』,而論壇外的人看了,甚至會認爲:這個到底有什麼錯、本來就應該要這樣安排。
首先還是從宗教中的基督教開始吧。作爲這個體系裏的,我問過傳道者,『動物死後會去哪?』
得到的答案是『動物死後會去天堂,因爲動物不像人類一樣帶有原罪』。(臺下學生面帶微笑,紛紛表示這個問題他們也想知道,畢竟當時動物保護已經擡頭,不時會有『爲什麼聖經裏頭只有提到人類的結局?』被提出來)
但我知道這個答案其實是符合時代潮流的答案,幾乎所有的人類宗教典籍都是爲人類服務的。從沒提過動物的結局,甚至提到蛇或龍時大大的加上貶義。
『我又看見另有一個獸從地中上來,有兩角如同羊羔,說話好像龍。我又看見三個污穢的靈,好像青蛙,從龍口、獸口並假先知的口中出來。他捉住那龍,就是古蛇,又叫魔鬼,也叫撒但,把它捆綁一千年,』以上摘錄自《聖經最後章節,啓示錄》
而聖經早已經在《舊約》中把《所有活物》定爲人類食物,是沒有靈,只有魂的存在。
目前幾乎所有的作品幾乎是不會過審的(我來審的話)
《龍之心》電影,捲入人類之爭,爲人類犧牲
《魔神英雄傳》動畫,只有人類小孩可以駕馭龍之力
《數碼暴龍》動畫,只有人類小孩可以被選爲被選召的孩子
《馴龍高手》。。。。。來個馴人龍王還差不多。
繁多不勝枚舉。
除非我的那個AI輔助小說作品有人受得了,但顯然人類受不了。『戰爭嘛,總會死人的。但我設計成死的人比較多不行嗎』即便Furry圈有部分共識,妥善處理人獸仇恨,並且平衡不同種族。但目前爲止顯然Furry圈與情色圈都混一起說不清楚,何況這個問題。
Alexander the Great, I cannot be,
But as Ancalagon the Black, I will reign free.
离线
你是正確的,我寫這句話的時候不小心繼承了之前討論的上下文,以爲這種太離譜的已經被扔出討論範圍了。 修正後的表述應該是:“這三點都可能是因爲能力不足,存在思維的侷限性導致的可能,有可能只是無心之失,不能武斷地直接歸類爲人類中心主義。”
(到底要發多少條回覆才能修改自己的歷史內容?)
但是這並不影響我的觀點,因爲你在這裏的用詞是「理解」而不是「體現」,因此我默認你提出的這些現象應該是體現人類中心主義的充分條件,當然,如果你認爲只需要必要條件的話,那我們是不存在分歧的。
1. 龍的存在主要爲了維護人類的利益(即使打過自圓其說的補丁)。
可以直接體現:“認爲人類是地球上以至宇宙間最核心或者最重要的物種”,因此可以作爲人類中心主義的判據,是一個充分條件,對此我沒有異議。
2. 龍傾向於變化成人形、融入人類社會。
3. 龍的思維方式趨同於人類。
這兩點都無法直接體現出人類具有至高無上性的思想,反例存在,例如《Wings of Fire》系列,經常可以看到對於這系列小說龍太像人類的批評,但是這系列小說的人類戲份極少,而且也絕不是小說描述的重點,更不可能是價值觀中心(據說有的話地位大概相當於龍的寵物),作者把龍寫成這樣的原因不是作者覺得人類現有的社會體系、思想、動作行爲一定是最好的,而是作者只會這麼寫。這個反例就符合3,而其他的一些國內外龍文學也可以作爲2的反例。
4也是類似的,不再分析。
總之,我的核心觀點是:後三點是必要條件,但是如果作爲「理解」,可能不夠「強」,但是,作爲「體現」,是完全可以的。
@shiningdracon 寫道: 你之前的帖子裏也提到了同樣的例子:1. 作者希望藉此將非sapient being升格爲sapient being,因爲在作者的認識中,非人類存在就低“人”一等,作者通過這種方法將龍類角色“擢升”爲人,此類小說描寫(禍害)的對象通常不僅限於龍類,通常還包括各種妖獸。2. 作者希望借“如此強大的存在都希望成爲人類” 而襯托人類、人性、情感的優越性,希望藉此歌頌某種人類特質。
爲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爲你將我的內容中的關鍵限定條件:“非人類存在就低‘人’一等”、“襯托人類、人性、情感的優越性”和“希望藉此歌頌某種人類特質”等移除了,因此,WoF和很多其他這樣的小說作品,儘管基本不體現人類中心主義,但是就容易被你給出的「理解」匹配到,但是因爲這些限定條件的存在,基本不會被我的描述匹配,當然,你給出的這個例子能被二者都正確匹配。
有 1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shiningdracon
离线
[↑] @shiningdracon 寫道: 我是這樣看的,這是一個額外的前提:集體主義。人類中心主義本身並不必然蘊含集體主義。因此這一推導實際上依賴兩個前提:「人類中心主義」和「集體主義」。只要拒絕其中至少一個就可以。我會選擇首先拒絕集體主義。 …
我不認爲這裏是集體主義,但是可以稱爲pseudo-集體主義,“正版”的集體主義,如你說所,認爲存在一種,和個體利益關係難以描述的(因爲說多了就會露餡)、飄渺的“集體利益”,並且個體利益受其限制。但是這裏的pseudo-集體主義則不是這樣,它只是描述個體行爲的動機、最終受益方爲「集體」(當前語境下的人類)的一個子集。
至於這個pseudo-集體主義,是與人類中心主義伴生的,如果你拒絕它,也必須拒絕人類中心主義,因爲這翻譯一下正是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人類是唯一的目的”。因此,你沒法在拒絕pseudo-集體主義的情況下接受人類中心主義。
@shiningdracon 寫道: 具體而言,我支持這樣一種觀點:集體利益僅僅是個體利益的總和,不存在一個獨立於個體之外的“集體利益”。即使這樣的“集體利益”真的存在,它也不值得被維護。因爲沒有人說的清這個獨立的“集體利益”究竟是什麼。最終,這種模糊性會演變成對“集體利益”定義權的爭奪,最後掌握了定義權的人只是將其個人利益包裝成了“集體利益”。
我很喜歡,並且完全認同你對集體主義的觀點,你對集體主義的觀點精煉而扼要,可謂一針見血。
有 1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shiningdracon
离线
@Amorphous 寫道: 但是這並不影響我的觀點,因爲你在這裏的用詞是「理解」而不是「體現」,因此我默認你提出的這些現象應該是體現人類中心主義的充分條件,當然,如果你認爲只需要必要條件的話,那我們是不存在分歧的。
我認同你對必要條件、充分條件的說法。然後我意識到我發帖時思考的更多是審美意義上的,所以我在頂樓表達的更接近於“什麼樣的元素可能被視爲一種人類中心主義的審美”
後面我和你的討論更多是規範意義上的,即一種道德上的原則。
@Sherixs 的觀點更多是認識論意義上的。
其實 @羽落 在3樓貼的內容已經區分了這幾種情況,但因爲是AI生成的流水賬我就沒看,體現了碳基生物中心主義
@Amorphous 寫道: pseudo-集體主義則不是這樣,它只是描述個體行爲的動機、最終受益方爲「集體」(當前語境下的人類)的一個子集。至於這個pseudo-集體主義,是與人類中心主義伴生的,如果你拒絕它,也必須拒絕人類中心主義,因爲這翻譯一下正是人類中心主義價值觀:“人類是唯一的目的”。因此,你沒法在拒絕pseudo-集體主義的情況下接受人類中心主義。
我認同這個 pseudo-集體主義 的說法。
還有個相關的話題:Otherkin是否較重視環保/動保?
有 1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Sherixs
以龍為本
<-- 目前頭像 by 理業化肥
聯繫方式:站內短消息或郵件
离线
[↑] @Amorphous 寫道:
(到底要發多少條回覆才能修改自己的歷史內容?)
沒記錯的話要50條。
但是我覺得發新貼讀者看的更清楚,也能頂起主題。
若有謬誤,務必告知。
离线
页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