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次 1
看了很多種說法,覺得以下這種版本聽起來最舒服
2012/12/21是新舊地球分離的日子,
如果能將自身頻率提升至新地球,則可跟新地球一起揚升,
若頻率不夠,則繼續在舊地球學習,
分離時雙方都覺得對方消失,為了合理化這種現象,每個人會編出自己的故事說服自己,
所以體驗是因人而異的。
←目前頭像感謝安雅贈圖。
Quit, dont quit... Noodles, dont noodles...
There is a saying: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the present.
离线
在我們的現實時間線上,2012年12月21日本來的狀態已經不可避免地被100%地改變了。因為有一種關於時空變化的廣義測不準原理在起作用: 未來的狀態是無數種情況按機率權重的疊加
說得好。
或許,觀察者的狀態也是無數種可能性疊加,有無數個"可能的自己",現在在打字的是12/21沒有特殊狀況的自己。
時間的本質我們根本不清楚,時間線是......很難用語言說明
語言是象徵,時間線也不是真相。
胡思亂想:
或許這是善易者不卜的緣故,因為他知道各種情況自己都可以經歷。
←目前頭像感謝安雅贈圖。
Quit, dont quit... Noodles, dont noodles...
There is a saying: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the present.
离线
翻書君是傾向于WMI(平行宇宙論)的? 哥本哈根經典量子論講不出什麼道理,WMI看似解決了哥本哈根理論沒有解決的問題,其實它帶來的問題絲毫不比解決的問題少,實驗驗證的難度也絲毫不比哥本哈根理論低。
關於時間的本質,這確實是人類史上最難的一個問題。時間綫只是一個宏觀的直觀說法,就像相對論研究的時間其實只是人類定義的用來測量物質運動過程的度規一樣,不是指完全客觀的真實時間。
傾向有一點,我知道WMI發現平行宇宙解決問題了一些卻引發更多問題,
我應該是想表達"機率",借用WMI來說明,
觀察者改變自己VS改變宇宙
改變自己容易
我的宇宙觀包括但不限於物理、化學、生物,因我相信「宇宙是什麼樣子跟看的人有關」,
所以文學、哲學、宗教也有翻翻。
西方求取智慧的方式是聞→思→辯
東方求取智慧的方式是修性見
我目前還在增廣見"聞"的階段,對各方面都淺嚐即止。
最后修改: 龍爪翻書 (2012-12-26 06:29:51)
←目前頭像感謝安雅贈圖。
Quit, dont quit... Noodles, dont noodles...
There is a saying: 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 is why it is called the present.
离线
页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