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次 1
离线
對於這個問題我倒是有點想法。
我自己最後的結論是遇到衝突的選其中最不讓自己抵觸的一個,可以是多選一,可以是保留少量特徵避免違和感的融合。遇到必須捨棄但又特別喜愛的形象,我會覺得那也許是自己曾經所知的親友所屬特徵。不太會進一步去必須佔有這個形象,用一個詞來概括,可能只是“有緣”吧。
————爲啥會這麼想呢?人類現實裏也有一種類似的情況,所謂曝光效應。大家會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某樣事物出現的次數越多,對其產生的好感度也越高。
雖然你能給自己加個百變怪一樣的特技,像有些圈子給自己弄千八百個外觀設定,把自己喜歡的全佔了。但至少我自己是無法從中獲取歸屬感的…頂多畫的好看能有點炫耀的得意感。
即使我目前認識也開始偏向高維生物諸如此類,也許也能湊上個千八百變形怪的藉口,但我覺得人眼能看到的角度而言,現在這樣就足夠了。
===============舉例再嘮叨幾句的分割線==================
就如同我前面說的,目前外在設定是因爲我覺得世界各地龍統一來源而糅合而成的。當初在下筆時始終很猶豫翅膀形態用蝠翼還是羽翼。心目中更偏向羽翼外觀,但我又實在不太喜歡他指骨合併的骨骼結構。外網藝術站不是沒這樣的構造——大多是小蝠翼接了巨大的長羽毛的拼接結構。對我也沒啥共鳴。
最後我在動手畫自己形象前做了一個骨翼附鱗羽的設定,但受限於動手能力,所畫的設定圖大幅的幾乎看着都是蝠翼(上面畫了幾個曲線表示其實有翼羽),要麼Q版直接畫成羽翼。直到前兩年真畫出了顱內影像纔開始逐漸改變。
而白色羽翼依然還是我心裏的白月光,雖然喜愛,但始終覺得不應該屬於我本身。如果我會寫小說,可能那就是我母親所會擁有的東西,輕柔溫暖,而又遮天蔽日。
願鱗牙利固,展翼蔽日,雲靄相隨,星辰永伴。
离线
页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