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螭吻 ====== 所属文化:中国 螭吻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中的第九子,这九子分别是:囚牛(qiú niú)、睚眦(yá zì)、嘲风(cháo fēng)、蒲牢(pú láo )、狻猊(suān ní)、霸下(bà xià)、狴犴(bì àn)、负屃(fù xì )、螭吻(chī wěn)。螭吻由鸱尾、鸱吻(音吃吻)演变而来,它是龙与鱼结合所生,所以螭吻又叫鱼龙,常见于中国古代皇家宫殿建筑之中。螭吻的形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龙头鱼身,喜欢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能喷浪降雨,可以用来辟火,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顶之上。 相传汉武帝建柏梁殿时,有人上书说大海中有一种鱼,虬尾似鸥鸟,能喷浪降雨,可避火灾,驱除魑魅。因此脊兽鸱吻[1]起初并不是龙形的,有鸟形的,但更多的是鱼龙形的。到清朝以后龙形的鸱吻增多,表面龙纹四爪腾空,龙首怒目做张口吞脊状,背上插着一柄宝剑,立于建筑物的尾脊上,被称作“好望者”。据说此物能吞万物,就叫它负责看护房屋建筑横脊;它喜欢登高俯瞰,因此在民间被视为祈求降雨和避火消防的饰物。 据传说,鸱吻住在南海,能喷水成雨。汉武帝时,因宫殿经常发生火灾,依据“术士”们的说法,在宫殿的正脊两端装饰鸱吻寓意镇火,后来沿袭成制。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在鸱吻的背上插有一把短剑,相传这把宝剑是晋代名道士许逊之物,插在鸱吻背上以防鸱吻逃跑,使其永远喷水镇火。 唐代中期以前的螭吻大多为上翘的尾部形态,从这一时期螭吻的外形来看,可以将其划分为鸱尾期。鸱尾期的螭吻,造型十分简洁,非常古朴、大气。唐代鸱尾的典型特征就是在鸱尾的外围会有一圈细长的珠状纹饰,鸱尾造型雄伟。另外,已经开始出现“拒鹊子”,所谓“拒鹊子”就是为了防止鸟鹊等动物在屋顶的鸱尾上筑巢,而在鸱尾上翘的尾部上沿插上—些铁制的刺针,来达到驱赶鸟昔西息、筑巢的目的。 唐代的鸱吻,在造型上开始逐渐出现“吻”部造型。螭吻到了唐代中后期,其外形开始出现了由“尾”到“吻”的变化,螭吻的表面也逐渐出现了鳞片。唐代以后的螭吻,“吞口”造型已经成为主流,在造型装饰上也开始变得日益丰富,如:鳞片、龙角、带有龙角的背兽等等。 北宋《营造法式》一书中,沿用的是“鸱尾”这一名称。书中对螭吻(鸱尾)的规制有着详细记载:凡用鸱尾若高三尺以上者,于鸱尾上用铁脚子及铁束子、安抢铁,其抢铁之上施五叉拒鹊子,三尺以下不用,身两面用铁鞠;身内用柜木桩、或龙尾,唯不用抢铁、据鹊,加攀脊铁索。 明清以后,螭吻开始逐渐呈现两极分化:一是明清官式螭吻的造型开始形成日益固定的形制:螭吻的造型敦实,尾部卷起;螭吻通身为一个整体的颜色,如黄色、绿色等等;装饰元素中也更多地加入“龙”的特征。二是民式螭吻则在造型、纹饰、色彩上都十分灵活多变,没有固定的造型。 [1]前文有提到,螭吻由鸱尾、鸱吻(音吃吻)演变而来。 {{ :dragon_pedia:螭吻.web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