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目界域-龙百科

游态龙的锡安山        首页 | 论坛 | 画廊 | 百科

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dragon_pedia:fu_ts_ang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到此差别页面的链接

后一修订版
前一修订版
dragon_pedia:fu_ts_ang [2014/01/26 17:08] – 创建 - 外部编辑 127.0.0.1dragon_pedia:fu_ts_ang [2025/03/07 13:00] (当前版本) – 外部编辑 127.0.0.1
行 1: 行 1:
- 
 ====== 伏藏龙 ====== ====== 伏藏龙 ======
-所属文化:中国+所属文化:藏传佛教
          
 +伏藏龙((《渊鉴类函》卷四三八引《内典》:「有四种龙:一天龙,守天宫殿持令不落者;二神龙,兴云致雨益人间者;三地龙,决江开渎者;四伏藏龙,守王大福人藏者。」))是龙众[[Naga]]的一种,是地下宝贝和伏藏的守护者,源于印度的古蛇崇拜,文化来源可以追溯到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初期。在印度的《往事书》时期的传说中,龙众是[[kadru]]的后代。在佛教宇宙中,它们被派到须弥山((须弥山(梵语:Sumeru)一词来自婆罗门教术语,后佛教引用,又译为苏迷嚧、苏迷卢山、弥楼山、修迷卢山、须弥楼山、修迷楼山 ,意译为宝山、妙高山、妙光山、安明山、善高山等 。传说在须弥山周围有咸海环绕,海上有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须弥山由(金、银、琉璃、水晶)四宝构成,高84000由旬(1由旬可能约13公里,即110万公里),山顶为帝释天,四面山腰是四天王天。))的最底层,而夙敌金翅鸟则被安排在上面一层。伏藏龙照字面意思是龙众中守护伏藏的龙,在一些传说中有掌控火山的能力,当伏藏龙从沉睡中醒来时,一座新的火山会形成。
  
-伏藏是指苯藏传佛教他们信仰的宗教难时藏匿起来日后重新挖掘出来的经典。分为书藏、圣物藏和识藏+若是要介绍伏藏龙,那就绕不开它们所保护的宝藏“伏藏”。伏藏(藏语:གཏེར་མ།,Terma),藏传佛((藏传佛教属于神学宗教,俗称喇嘛教。中国西藏、四川、云南、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流传,并传入锡金、不丹、尼泊尔、蒙古人民共和国、俄罗斯的布里亚特共和国等地。))中一个独特而深奥的概念,它指的是由古代高僧大德所隐藏的宗教文本、物品或者教义。伏藏的历史可以追溯8世纪,与藏传佛教的关键人物之一,莲花生大(Padmasambhava)紧密相关。莲花生大师在藏地传播佛法期间,预见到未来会有困难时期,于是将重要的教义和物品秘密藏匿,等待“伏藏师”在未适当时期发现,以确保传佛教的核心教义得以在逆境中生存发展
  
-伏藏龙照字面意思守护伏藏的龙。+伏藏大致分为两类:物质性的和心灵性的。物质性伏藏包括书籍、法器、圣物等实体物品,被称为书藏或圣物藏,而心灵性伏藏则一些特殊的教义、修行方法和口传密法,被称为识藏。历史上的伏藏都是由伏藏师发掘,比如18世纪的伏藏师吉美林巴(Jigme Lingpa),他发掘了《钦心髓》((龙钦心髓是18世纪由晋美林巴大师开取出的意伏藏大圆满法门。所谓“龙钦”乃广大无尽的法界之含义也,它凝集了早期心髓法门的精华,将心髓教法推向了最高峰。))(Longchen Nyingthig),这是大圆满(Dzogchen)传统中的关键文本
  
-《渊鉴类函》卷四三八引《内典》:「有四种龙:一天龙,守天宫殿持令不落者;二神龙,兴云致雨益人间者;三地龙,决江开渎者;四伏藏龙,守王大福人藏者。」 
- 
- 
-     
dragon_pedia/fu_ts_ang.1390727320.txt.gz · 最后更改: 2014/01/26 17:08 由 12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