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gon_pedia:chi
差别
这里会显示出您选择的修订版和当前版本之间的差别。
后一修订版 | 前一修订版 | ||
dragon_pedia:chi [2014/01/26 17:08] – 创建 - 外部编辑 127.0.0.1 | dragon_pedia:chi [2025/03/07 13:00] (当前版本) – 外部编辑 127.0.0.1 | ||
---|---|---|---|
行 1: | 行 1: | ||
- | |||
====== 螭 ====== | ====== 螭 ====== | ||
所属文化:中国 | 所属文化:中国 | ||
| | ||
+ | 螭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龙。螭龙寓意美好,吉祥,招财,也寓意男女的感情。《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于是蛟龙赤螭。”颜师古注:“文颖曰:‘龙子为螭。’张揖曰:‘赤螭,雌龙也。’如淳曰:‘蠄,山神也。’”《广雅》云:“有角曰虬,无角曰螭。” | ||
- | 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 | + | 关于螭龙有两种说法:一说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龙的来源之一。也称蚩尾,是一种海兽,汉武帝时有人进言,说螭龙是水精,可以防火,建议置于房顶上以避火灾;二说是龙九子中的二子,古书中云:“其二曰螭吻,性好望,今屋上兽头是也。” |
- | 古代建筑或工艺品上常用它的形状作装饰 | + | 前人分龙为四种:有鳞者称蛟龙;有翼者称为应龙;有角的叫虬龙,无角的叫螭。其中“无角的”便是螭龙。汉代的玉器雕刻已出现利用玉髓的巧雕, |
- | 有关螭的记述,最晚在战国已开始。至於它的来历,有说是“龙属”或“龙子”,或“雌龙”,即母龙。其先为“山林异气所生”,色黄、无角、兽形。 | + | 有关螭的记述,最晚在战国已开始。至於它的来历,有说是“龙属”或“龙子”,或“雌龙”,即母龙。其先为“山林异气所生”,色黄、无角、兽形。战国时期,蟠螭纹头部的特征是圆眼、大鼻、眼尾稍有细长线。双线细眉,上线很浅很细,往往不易看出。下线明显,猫耳,大多数耳朵方圆。腿部线条弯曲,脚爪往往向上翘起,用曲折的弧形线,尽情地把关节主要活络胛骨都表现出来。蟠螭身上的附带纹饰一般都用阴线勾勒,其中有弯茄形滴水状的阴刻纹,是战国时代的首创。在这种纹饰中又有一道、多道的细划线,尾部有阴刻线呈绞丝状,使整个蟠螭纹显得活泼有趣,这种绞丝尾也是战国首创,往往是两道阴刻线一组,也有一道一道的。而汉代蟠螭纹眉向上竖,并往内钩,眉毛浅,若隐若现,柔中有刚。 |
+ | 元明时代仿汉代蟠螭,眉毛深、粗、生硬,不像汉代细致生动。鼻梁中出现细线划纹,汉代蟠螭形身体和战国的大同小异,但是出现了有两个卷云纹所组成的尾巴。 | ||
+ | {{: | ||
**文献记载** | **文献记载** | ||
dragon_pedia/chi.1390727320.txt.gz · 最后更改: 由 127.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