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正常的邏輯,城市的建立往往是從一些小的聚居地開始的,可能最開始只是些許的簡易窩棚,幾隻龍生活在一起,然後因爲各種需要而加入了工坊商店之類的,漸漸吸引了周圍的遊民來此定居,最後逐漸發展爲大的城市,所以最大的特點就是因地制宜,依據其作用和居民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這裏也是如此,由於地形,氣候,部族,習性的不同形成了多樣化的聚居點,這也是我流最主要的城市類型,被命名爲原生城市,城市構造,建築類型,建築材料等各不相同,有的高聳入雲,也有的直接建在水底,主要服務於當地原住民,後面也隨着城市規模的逐漸擴大而有了許多新的部分
伴隨着科技與工業的發展(尤其是交通和魔法科技),許多城市逐漸變爲了交通網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導致它們的性質發生了改變,從單純的綜合性城市變成了交通型城市,有這種情況的還有資源型城市,工業型城市,科技型城市,政治型城市等,它們被稱作功能城市
還有種特殊的城市類型叫做邊境城市,規模可能不如內陸的城市那麼大,也沒有什麼突出的地方,但是由於其相對於其他城市較爲隔絕,所以更像一個大熔爐,部族構成較爲複雜,語言,習俗等都保持着相對的獨立,確保邊境城市安全對確保區域安全有重要作用
由於有超自然能力的存在,城市的建設並沒有一個特定的模式,更多的是依據其用處而進行規劃(很顯然我們這邊的龍並沒有想到太遠的未來,所以常常會出現沒有預留夠充足空間的情況 [傻笑] )
有 1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Itz_Vara
長蕭既持,婉音隨出,生非本命,亦留星希
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