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次 1
@Ancalagon 寫道: 大約四億一千萬到兩億九千萬年前,地球的大氣層氧氣含量是35%,造就了超級巨大的生物,跟大型飛機一樣大的蜻蜓,跟狼一樣大的蟑螂。但是,自己大了,別的生物體型也一起放大。
氧氣對動物體型增大的促進作用一直都是隻對陸地節肢動物(昆蟲、多足類等)有效,因爲它們使用氣門和氣管系統作爲呼吸器官,純靠氧氣自由擴散。但較新的研究認爲這在石炭紀昆蟲體型增大中仍起到次要作用,主要原因是因爲當時昆蟲是唯一一類能夠主動飛行的動物,天空中缺乏天敵,昆蟲得以自由生長。
“跟大型飛機一樣大的蜻蜓”和“跟狼一樣大的蟑螂”顯然是錯到離譜的事實性錯誤。且不論具體生物類羣,巨脈蜻蜓作爲最知名的巨型昆蟲也只有一隻鴿子那麼大。我不知道安卡是從哪裏看來的這些像ai生成一樣詭異的知識。
事實上,節肢動物所面對的體型鎖遠遠不止呼吸效率。它們的體液是開管式循環,沒有“血漿”和“組織液”的區分,因此需要某個結構來阻止體液壓力過大使自己體腔爆掉,所以有了外骨骼。但外骨骼會極大限制動物的行動和生長,每次長大都必須蛻皮並強制進虛弱狀態,對大型動物來說這性價比太低了。目前地球上最大的節肢動物是日本蜘蛛蟹,足展達四米,體重二十公斤左右,主要在海底撿各種小生物喫。
@Ancalagon 寫道: 如果不考慮別的生物也跟着放大體型,而是自己進化出體內製氧器官(那不就可以放大噴火威力了嗎)導致自己體型的巨大,不是不可能,生物的蛋白質最多支撐多少體重,否則會被自己壓垮的學說,是建立在當前大氣氧氣含量,及氧氣在身體內包括肌肉骨骼能傳輸多遠的環境下。
大氣中的氧氣濃度和脊椎動物的體型從來沒有任何關係(大滅絕後極端狀況除外)。地球歷史上存在過尺寸最大的陸地脊椎動物是阿根廷龍屬的物種,體長可達三十六米,與藍鯨相當(體重只有藍鯨一半)。
這個體型想感覺到自己的尾巴尖都有延遲,但卻生活在大氣含氧量最低的白堊紀。這主要是因爲恐龍極其輕量化的身體構造特別適合大型化,骨骼輕便堅硬,散熱(大型恐龍)和供氧(飛鳥)都由極其出色的呼吸系統一站式解決。與君主暴龍尺寸相似的象和巨犀已經不能跑不能跳了。
至於自己製造氧氣……最強氧化劑之一真的不是那麼好制的。氧氣本身蘊含的化學能就很巨大,如果要製氧氣的話以我目前貧瘠的知識水平只能想到光合作用(使用一系列精巧的光合色素與酶系統,不太可能再次獨立出現)和藉助活潑金屬單質(需要電解,消耗的能量更大)。
正在通往漫長背脊的修行之路上
离线
页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