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目界域-龍論壇

游態龍的錫安山。龍的力量、智慧、野性、與優雅

您尚未登录。 (登录 | 注册)

公告

mb 爪機版     |    論壇指南     |    Discord     |    QQ群

《龙魂志》第一期
《龙魂志》第二期

Tips:一爪一天地,一鳞一世界

#1 2008-12-23 00:38:20  |  只看该作者

shiningdracon
寻道龙
Registered: 2008-11-03
Posts: 4,161

[轉]龍事說(上、中、下、外傳)

鶴羽雪姬是一位學識淵博的龍友,現得到授權轉載她的幾篇文章。《龍事說》搜羅了世界各地龍或類龍生物的傳說,已儼然是一部小百科全書了。

龍事說(上)2007-04-24 10:28  鶴羽雪姬

西龍(WesternDragons)與東龍(EasternDragons)的概念就如同蒙古利亞人種(Mongoloid)、尼格羅人種(Negroid)、歐羅巴人種(Europeoid)都屬於人屬(Homo)的概念是一樣的,不同地方的風土養育了不同的龍。所以說西龍是“黑暗”的,東龍是“光明”的,是毫無根據的,西龍中不乏有Draco一樣“光明”的成員,同樣東龍中也有不爭氣的成員。

真正細分起來的話,東方龍只是指那一些只有三隻爪的Tatsu,Tatsu就是Ryuu或Ryo,它們隻出現在東瀛神話中,它們與中國傳統中那一些五隻爪的Lung並不一樣。

高麗的龍包括居住在空中的Yong、居住在山中的Kyo、居住在海洋中的Yo,它們只有四隻爪。高麗的龍是慈愛與興旺的象徵,它們與水相關,擁有招風喚雨的能力,如果人得罪高麗的龍,會帶來水患。

Lung是真正的中國本土的龍,為了與印度神話中的那迦(Naga)加以區別,梵語中稱呼這一種生命為Brug,有很多人試圖用有雙翼或無雙翼來區別Lung與Dragons,Lung真的無雙翼?不知道他們會用什麼方法來解釋“應龍”有雙翼的現象?有很多人反駁說Dragons是荒唐的,可他們似乎忘記Lung性淫的說法,當然這一種說法隻存在於民間,而與宗教無關,因為宗教中的那一些是那迦。民間的說法是Lung性淫,與牛交生麒麟(KiRin),與豬交生象。有很多人認為中國本土的龍屬水,其實中國本土的龍與水壓根不沾邊,“龍遇水即興”是受佛教影響。在河南安陽出土的遺址可以證明,遠古時代中國本土的龍代表着天空中東方的七宿,按照中國傳統,東南西北中,木火金水土,遠古時代中國本土的龍反而與木有關係。佛教傳入後,佛經中所記載的那迦與中國本土的龍大同小異,故被中國的僧侶翻譯為龍,那迦居住在海洋中,多寶藏,能呼風喚雨,佛、儒、道合一後,那迦與中國本土的龍漸漸同化,所以造成中國本土的龍屬水的感覺。

按照“蛟千年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龍千年為應龍。”的說法,應龍似乎是龍中的精英,遠古時代應龍參與了黃帝對蚩尤的戰爭,並殺了蚩尤而成為功臣。在禹治洪水的時候,應龍曾以尾掃地,疏導洪水而立功,因此應龍又是禹的功臣。應龍生有一雙翼,鱗片覆蓋着身體,脊生有棘,頭大而長,嘴尖,鼻、眼、耳都小,眉弓高,牙齒利,前額突起,頸細腹大,尾尖長,四肢強壯,擁有調節天氣的能力。在戰國時代的玉雕與漢朝的石刻、帛畫、漆器上,常常出現應龍的形象。

蚩尤是中國遠古神話中出場的角色,蚩尤發明了種種的武器,但在涿鹿之戰中被黃帝消滅。蚩尤這一號角色很多時候被描寫成牛一樣,四肢拿著弓與劍的生命,但也可以說是遠古時代的一種龍。黃帝曾經消滅夔,在《山海經》中有描寫,夔是身體藍色、沒有角、牛一樣、只有一隻腳的生命。夔被與蚩尤作同一視,為什麼蚩尤或夔並不是龍型?而是牛型?原先伏羲、女媧、蚩尤都是東夷部所崇拜的龍型祖先,但東夷部文化被華夏部吸收了,伏羲與女媧就成了華夏部文化的組成部分,但與華夏部抗衡的東夷部崇拜蚩尤,所以對鎮壓東夷部的華夏部來說,蚩尤就成了伏羲與女媧的叛逆,於是蚩尤被剝奪了作為神格證明的龍型,成了牛型的生命。

關於中國本土的龍的分類的說法比較複雜,不如西龍那樣系統化,龜龍(TurtleDragons)包括霸下、贔屓、玄武(Genbu)等等。

贔屓就是負屓或龜趺,傳說贔屓遠古時代常常馱着三山五嶽,在江河湖海中興風作浪。禹治水的時候收服了贔屓,贔屓服從禹的指揮,推山挖溝,疏遍河道,為治水作出了貢獻。治水成功後,禹擔心贔屓又到處撒野,便搬來頂天立地的石碑,刻着贔屓治水的貢獻,叫贔屓馱着,沉重的石碑壓得贔屓不能隨便行走。贔屓與龜十分相似,但細看卻有差異,贔屓有牙齒,而龜卻無,贔屓與龜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與形狀也有差異。

玄武是一種由龜與蛇組合成的一種生命,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與冥古音是相通的,武是黑的意思,冥就是陰的意思。在河南安陽出土的遺址中,玄武代表着天空中北方的七宿。

除了象徵皇帝的龍外,在中國傳統中也記載了不同類型的龍的亞種,但與西方神話擁有大量不同造型與亞種的龍不同,所有中國傳統中的龍的亞種皆近似於龍的樣式,多藏於河淵深處的蛟(FloodDragons),就是龍的親戚的典型例子。藏於地底居住的蟠、噴出製造海市蜃樓的氣體的蜃、龍與蛟雜交而生的螭等等,體形雖有所別,但仍然與龍一脈相承。這除了反映中國傳統與西方神話對龍的角度不同外,亦與西方的多元文化體系與中國中原文化體系發展有關。

在此要順便澄清一下那迦,那迦就是天龍,在喇嘛教中的稱呼為Klu,它們源於印度神話。在印度神話中,龍、蛇、象的概念是混淆的,有一些人認為那迦是蟒崇拜的結果,其實不然,在“天龍八部”中另有蟒崇拜的化身摩呼羅迦(Mahiraga),那迦則是眼鏡蛇崇拜的結果。正因為如此,那迦在印度神話中的地位並不高,還有被迦樓羅(Garuda)吞噬的命運,等到後期佛教創立,它們更是淪為“天龍八部”中的成員。“天龍八部”音譯為提婆(Deva)、那迦、夜叉(Yasha)、乾闥婆(Gandabba)、阿修羅(Ashura)、迦樓羅、緊那羅(Kinnara)、摩呼羅迦,意譯為天、龍、勇健、香音、無端正、金翅鳥、疑人、大腹行。“天龍八部”雖然都有很大的力量,但也逃脫不了“六道輪迴”的約束,提婆屬於天道,那迦、迦樓羅、摩呼羅迦屬於畜生道,阿修羅屬於阿修羅道,夜叉、乾闥婆、緊那羅屬於地獄道。游戲中有那迦的形象,但大多數為人頭蛇身的形象,有一些甚至與希臘神話中的Echidna一模一樣,其實說白了,那迦在常規狀態下只是一種無四肢與雙翼的龍。

古老的吠陀文獻中提到了那迦的故事,水天伐樓那統治須彌山西面的瞿耶尼洲,水天伐樓那被認為是那迦的首領,水天伐樓那的這一種屬性也許是因為其與水的關係而來的。《百道梵書》中記載,那迦是迦葉波與迦陀露的後裔,有關那迦的神話中最有名的是攪乳海的故事。傳說提婆與阿修羅為了得到“蘇摩”,聯合起來奮力攪乳海,他們用曼荼羅大山做攪棒,用那迦的首領婆蘇吉當絞繩,成功地獲得了“蘇摩”。這一個神話在《往世書》與《摩訶婆羅多》中都有提到。

摩呼羅迦就是地龍,長着蛇的頭與人類的身體,摩呼羅迦原先是腹行的生命,但由於其智力較低而無知,反而能得道輓回前因,擺脫腹行的生命的命運,脫胎換骨成為“天龍八部”中的成員。

MoO是波利尼亞神話中出現的龍,是偉大的海洋主宰,關於它們的資料不多。

西龍現在一般指Dragons,但在很久遠的年代,並不是這樣的。閃米特人的一支在那一個年代創立了猶太教,有一些人認為猶太教中的Seraphim就是正義力量化身的龍。

在西方文明中各個方面、本質、含義、特徵都最接近中國本土的龍的概念就是Seraphim,Seraphim不僅在西方神話與宗教中的地位、作用、意義與中國本土的龍在中國神話與宗教中的地位、作用、意義最吻合,而且古希伯萊語中Seraphim的詞源意思與中國本土的龍的一種主要起源相同。中國本土的龍是蛇型,Seraphim是古希伯萊語中的大蟒,就是Seraph的複數,也有說法是加上一個有“火焰”或“燃燒”等等意思的詞尾,在早期古希伯萊語中,因為無“龍”字,所以常常用大蟒表示龍,聖經中就表明,這樣的大蟒是有四肢的,一些希伯萊神話的歷史資料也間接地表明Seraphim早期形象要遠遠比Dragons更接近中國本土的龍,有四肢與六個由火焰組成的翼的大蟒,十分酷似中國早期神話中的應龍,而且Seraphim對於西方的人來說是一個很熟悉的概念,只是現在很少有人知道Seraphim的原始面目而已,現在宗教畫像與雕塑中的Seraphim已經全是人型的了。

Seraphim現在一般翻譯成熾天使,但在《僞經.伊諾書》中,Seraphim的意思卻是大蟒。在西方早期文明中,龍與蛇的概念常常是混為一談的,但一些人認為把熾天使理解為大蟒是一種褻瀆神靈的行徑,其間涉及的宗教問題就不解釋了。

Dragons的出現要遠遠晚於Seraphim,它們是凱爾特人崇拜的對象,地位很神聖。中世紀初期,在大西洋上探尋新航道的維爾京人將自己的海盜船船首雕刻成Dragons的樣子,以此希望Dragons賜予自己無窮的力量。

基督教的誕生,使Dragons的命運發生了一次翻天覆地的變化,Dragons成為Satanas的代名詞。新宗教的誕生,難免會與老宗教有衝突,如同雅利安人入侵印度一樣,就將原來土著崇拜的阿修羅“貶”為惡魔。

龍在基督教中被視為惡魔的象徵是源自Mesopotamia神話,在Mesopotamia神話中,龍是“海洋中恐怖的生命,具有禍害人,被神消滅的命運。”巴比倫神話中的英雄Marduk的對手Tiamato與Hittite神話中的Illuyankas,皆為其中例子。居住在Mesopotamia區域附近的猶太人也曾受其影響,並將這一種觀念繼承下去,龍在猶太教與基督教中漸漸成為惡魔的象徵。

Dragons除了普通的火龍(FireDragons)外,還包括海龍(SeaDragons)、仙子龍(FaerieDragons)、口袋龍(PocketDragons)、PerneseDragons等等。

火龍的特徵是四足雙翼,能夠在岩漿湧動的地殼上如履平地,按照《HP》的設定,火龍包括ViperTooth、ShortSnout、RidgeBack、OpalEye、LongHorn、IronBelly、HornTail、FireBall。

海龍是海洋的統治者,龜龍的強大親屬,它們是海洋生命的保護者與盟友。與別的龍不同,海龍是植食性的,主要吃海藻與海草,作為補充,它們有的時候也吃魚與礦物,據說還能吞掉整艘船隻。

仙子龍的鱗片是色彩斑斕的,反射出彩虹的顔色,它們如蝴蝶一樣的翼是白金的,除了在盛怒下進行攻擊,它們總是露出如剃刀一樣鋒利的牙齒。在水澤仙女的湖邊,在森林仙女的樹邊,在妖精的部落中,都可能會遇到這一些仙子龍,因為它們總是能與對方很好的相處。

口袋龍是體形最小而且很有趣的一種龍,它們的體形很小。它們有細緻的鱗片,尖尖的角與牙齒,尾長達兩英尺,是身體長的兩倍,帶刺而且彈性十足。

PerneseDragons光滑的皮膚代替了它們的鱗甲,它們有着蟲一樣的複眼,而且有着精神感應,PerneseDragons可以噴火,但要進食一種火石來補充能量。

《聖經》中記載了兩種似乎與龍有瓜葛的生命,Leviathan與Behemoth,與Dragons的命運類似,這兩種生命後期也與Satanas掛上了等於號。

摩羯(Makara)來源自佛教,音譯為摩伽羅。摩羯是印度神話中居住在河流或湖泊中的一種巨大的生命,摩羯長鼻利齒,獸首魚身,被認為是河水之精與生命之本,摩羯以鹿的形態為基本,加上那迦、鯨、象、河馬、鰐、豬等等的特徵。

傳說摩羯是水天伐樓那與夜叉的坐騎,又是恆伽女神的化身。在《大唐西域記》中,有摩羯襲擊船隻的記載。《慧林音義》中有記載:“摩羯,海中大魚,吞陷一切。”《阿含經》中有記載:“眼如日月,鼻如太山,口如赤谷。”

在吳哥窟與暹羅的廟宇中常常可以見到摩羯的雕塑,摩羯常常口中吐出那迦,似乎是魚化龍傳說的來源。

除了亞洲與歐洲這一些神話中的生命,太平洋彼岸的南美洲有一種羽龍(Quetzalcoatl),它們的翼上與尾上擁有鳥羽。羽龍最吸引人的是絢麗的鳥羽,它們五顔六色的眼睛有令人喪命的催眠功能。

與羽龍類似的生命還有Amphiptere,Amphiptere有高度的智慧與知識,還有強大的力量,Amphiptere身體各個部位都有特別功能,其中最特殊的就是種植Amphiptere的牙齒。一旦將Amphiptere的牙齒種植到土地中,就會從土地中長出一批絶對忠誠於種植的人的勇猛軍隊。Jaculus可能是阿拉伯神話中的生命,但有一種說法認為Jaculus與Amphiptere是同一種生命。

蹬龍又稱金毛犼,它們長得像馬,但體形比馬巨大,它們一般有一到兩丈長。蹬龍的頭如龍、身體如獅、足如麒麟,身體有火纏繞,會飛,專食龍腦,極其凶猛。與龍相鬥的時候,口中噴火,龍即不敵,一條蹬龍能獨鬥三條蛟與兩條龍,在傳說中,蹬龍是觀世音菩薩的坐騎。


有 5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Dah-Li, Ancalagon, 龍爪翻書, n20102, zch7878798877


以龍為本
<-- 目前頭像 by 理業化肥
聯繫方式:站內短消息或郵件

离线

#2 2008-12-23 00:39:28  |  只看该作者

shiningdracon
寻道龙
Registered: 2008-11-03
Posts: 4,161

回应: [轉]龍事說(上、中、下、外傳)

龍事說(中)2007-04-24 10:36  鶴羽雪姬

如果說東方神話中有龍與蛟的區別,那麼在西方神話中,也有Dragons與雙足飛龍(Wyvern)的區別,雙足飛龍是一種等級很低的生命。Dragons有四肢與雙翼,而雙足飛龍只有雙翼與後肢,雙足飛龍有卷曲的頸部,胸部的鬃毛如獅,尾部的刺如蝎。

Guivre無四肢與雙翼,是很古老的生命,它們似乎可以與Wurms混為一談。

Wurms可以理解為西方神話中的那迦,它們與龍的關係很小,有龍的體形而無龍格,它們的體形巨大但卻無四肢,也無雙翼,顯然不會飛,Wurms口吐毒氣但卻很怕火,顯然不會噴火。

似乎還有另外一種被翻譯成蛇龍的SnakeDragons,與Wurms不同,它們有四肢,出現在巴比倫的遺跡中。

這一種出現在巴比倫的遺跡中的蛇龍類似麒麟,怒蛇(Mushussu)就是Sirrush,它們是Mesopotamia神話中的生命,頭、體形、尾如蛇,前肢如獅,後肢如鰐。

鱗龍(LindWorm)就是鱗龍蛇(LindWormSnake)或Lindorm,它們是Worm中很特別的一種生命,它們居住在沙漠。鱗龍與雙足飛龍十分近似,區別在於鱗龍無雙翼,一般也無四肢,或像雙足飛龍一般只有後肢,傳說鱗龍的力量來源於尾部。

鱗龍體形巨大,以牛與羊為食,有的時候會潛入教堂的墓地,偷吃屍體,古代西方人認為它們象徵戰爭與瘟疫,很多英雄都以降服鱗龍為榮。

馬可.波羅稱自己在中亞平原發現過鱗龍,他曾經這樣描述,“SwifterThanItLooks。EasilyAbleToTakeDownAManOnAGallopingHorse。”

傳說鱗蟲在德意志出沒最為頻繁,在《尼伯龍根之歌》中,英雄Siegfried在德意志的蠆蟲鎮降服了鱗龍。西元十三世紀德意志另外還有一個傳說,Klagenfurt附近棲息着一隻鱗龍,人們將河流泛濫歸罪於它。當地一位公爵懸賞活捉鱗龍,幾個青年就用鎖鏈套住牛,牽往鱗龍的洞穴,鱗龍吞下牛,就好似魚上鈎,遭擒被殺。西元1335年,Klagenfurt附近洞穴發現了一塊犀的頭骨,人們都認為是鱗龍的屍蛻。還有一個故事與中世紀著名英雄聖喬治有關,Brandenburg附近有鱗龍出沒,它們愛在太陽下睡覺,遠看恰似一株倒地的杉。某一天一個馬車夫誤把睡覺的幼鱗龍當成木料,將其碾死,母鱗龍發怒,追到Brandenburg城門。聖喬治出城與其周旋,砍掉母鱗龍的尾部,除掉了母鱗龍。

McFarlane公司出的《柯南》系列模型中的魔蛇模型類似鱗龍。

Wyrm類似雙足飛龍,但體形卻很小,雙足飛龍是有雙翼與後肢,而Wyrm是有有雙翼與前肢。

蜉蝣龍(Drake)體形如蜥,有龍的血統但等級很低,不會飛只會滑翔。

雙足飛龍、Wurms、Wyrm、蜉蝣龍組成了“亞龍”,一種有別於正統龍的生命。

“Wyvern”與“Wyrm”的關係錯綜複雜,在DND、WOW、MAGICTS中都有不同的解釋,WOW中解釋“Wyvern”這一個詞的詞源有兩個,第一個是中古英語單詞“Wyrm”,第二個是法語單詞“Guivre”。

倭人稱蛟為Mizuchi,包括沙蛟、白唇蛟、虎蛟、魚蛟等等,有一種說法是“蛟千年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龍千年為應龍。”似乎認為蛟是未成年的龍?也有說“龍無角曰蛟”或“龍有鱗曰蛟”,無角的似乎另有所指,蟠螭、赤螭、環身螭等等都是,它們又與蛟不一樣,等級甚至比蛟還要低。

Basilosaurus居住在海洋中,無四肢與雙翼,它們往往是引起海嘯與襲擊船隻的罪魁禍首。Basilosaurus的頭冠與身體擁有黃金一般的鱗甲,眼睛像火焰一般的閃耀,渾身都是毒液,舌頭分成三個叉。Basilosaurus現在一般翻譯成龍王鯨,指的是一種出現在新生代晚始新世,早已經滅絶的古鯨亞目成員,但當它們的化石第一次被發現的時候,確實被很多人誤認為是某一種力量僅次於Kraken的海蛇。

Kraken現在被理解成大王烏賊,但與Basilosaurus一樣,Kraken在古代也是很多人心目中恐怖的海蛇。在深不可測的海底,Kraken正在沉睡,它們已經沉睡了幾個世紀,並將繼續安枕在巨大的岩脈上,一直到有一天海底的岩漿將海底溫暖,人與天使都將目睹Kraken帶着怒吼從海底升起,海面的一切將毀於一旦。

Cetus擁有犬的頭顱、海豚的身體、魚的尾,居住在近海的Cetus的身體至少有二十公尺長,身體至少有五十噸重,它們的頭蓋骨至少有三公尺長,它們的嘴中佈滿尖鋭鋒利的圓錐形的牙齒,力量足以咬碎一塊花崗岩。居住在遠海的Cetus比居住在近海的Cetus更長,更重,它們擁有巨大的頭顱、有力的下顎、粗短的脖,大約有二十三根頸椎骨,有四個強壯的鰭狀肢,有一條筆直的尾,身體呈流綫型。

鷄蛇(Cockatrice)是一種頭如鷄,身體如雙足飛龍,尾如蛇的生命,擁有與化石蛇(Basilisk)一樣的本領,現在的一些游戲中也常常把它們混為一談,其實它們的差別也很大。鷄蛇在中世紀時期的繪畫、紋章、雕刻、建築中大量出現,有趣的是,盡管鷄蛇大量出現在藝術品中,但關於它們的故事卻少之又少,也許是因為它們的力量太過強大,無法在文學作品中找到合適的地位。

化石蛇與雙足飛龍、獨角獸、巨人一樣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種生命,曾經出現在大量史料中。“Basilisk”這一個單詞來自希臘語“Basileus”與“Basiliskos”,“Basileus”意為“異邦的國王”,“Basiliskos”意為“暴躁的小國王”。第一個對這一種生命作詳細描述的是羅馬科學家普林尼,他的著作《自然史》收錄了古代關於化石蛇的六十多處記載,大多源自希臘,其中第十三卷的描述比較細緻,普林尼先是介紹了另外一種可以用目光殺人的生命化石牛(Catoblepas),再才開始介紹化石蛇。

化石蛇産於昔蘭尼加省,就是古利比亞東北部臨地中海的地區,此處在西元前七世紀為希臘人統治,西元前一世紀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被希臘人稱為化石蛇的生命被埃及人稱為“Quraion”。

雙頭龍(Amphisbaena)與蛇一樣,以一種不規則的方式可以進行短距離的爬行,如果要長距離的旅行,雙頭龍的一個頭會收起尖牙,銜住另一個的脖子,快速的像桶一樣翻滾前進。

三頭龍(Chimera)與九頭龍(Hydra)隻出現在希臘神話中,它們的父親是Typhon,母親是Echinda。在傳說中,三頭龍一個頭如羊,一個頭如獅,一個頭如蛇,身體如羊,尾如蛇,口中噴吐着火與腐蝕酸液,它們不但會飛,而且很喜歡吃人。

九頭龍體形碩大無比,性情十分凶殘,生有九個頭,其中八個頭可以被殺死,而第九個頭,即中間直立的那一個卻是殺不死的。九頭龍在沼澤中長大,常常爬到岸上,糟蹋莊稼,危害牲畜。大力神赫爾克利斯的第二個任務就是殺死九頭龍。

Kirimu是非洲扎伊爾釀伽人所信奉的七個頭的生命。

靈蛇(Tutinoko)就是野槌蛇,它們是東瀛已經傳說了好多年的謎一般的生物,目擊的人相當多,但就是無人捕捉過活體,日本的兵庫縣更懸賞了高達二億元倭幣來徵求實體的靈蛇。靈蛇分佈於東瀛各個地區,被目擊到的地點有歧阜縣東白川村、兵庫縣千種町、秋田縣秋田市、茨城縣土浦地區、奄美等等地區。靈蛇的的習性不詳,推測幼體以小型昆蟲為食,成體則以小型哺乳動物為食,早晨活動,食量奇大且單獨獵食,會挖掘洞穴以躲避酷熱的陽光。靈蛇動作很快,常常一下子就不見蹤影,它們與普通的蛇比起來,身體顯得異常膨大,很可能有劇毒,毒性成分不詳,但也有無毒的說法。靈蛇會跳躍,有一跳有二公尺高的說法,它們大約有三呎長,直徑大約五吋。靈蛇很可能是蝮的變種,也很可能是蝮被神化後的結果,因為東瀛的蝮很少,所以也很可能只是普通的蝮。

野槌(Nozuchi)出現在東瀛神話中,像被去掉了把手的棒槌,野槌生性凶暴,潛伏在山林與草叢中,會襲擊遇到的人類,被認為是伊歧那邪與伊歧那美所剩的後代之一。

八岐大蛇(Hachimata)出現在東瀛神話中,與Ryuu不同,八岐大蛇是“黑暗”的,八岐大蛇類似《山海經》中介紹的相柳。八岐大蛇的眼睛像紅燈籠,一個身體卻有八個頭與八條尾,身體上長着苔蘚、檜、杉,身體能把八個山谷與八個山崗填滿。八岐大蛇的身體總是血淋淋,像是糜爛了似的,八岐大蛇原先被作為水神崇拜。八岐大蛇從高志來到出雲,每一年要吃一個女人作為獻祭。正好素盞鳴尊建速須佐之男從高天原流放到出雲,他以要求娶奇稻田姬為妻為條件,用酒灌醉了八岐大蛇,殺了八岐大蛇,並在八岐大蛇的尾上發現了天叢雲劍。八岐大蛇的八個頭代表了魂、鬼、惡、妖、魔、屠、靈、死。

相柳是水神共工的手下,長了蛇一樣的身體與九個人頭,能將九個人頭伸向九座山上捕食,相柳所經過的地方就被污染,生命都無法成活。相柳被禹殺死,血十分腥臭,形成一個巨大的臭水坑,污染十分嚴重。禹用息壤填了很多次才把臭水坑填滿,在臭水坑上建立了“衆帝之台”。

印度神話中長了一千個頭的天蛇(Ananta)的名字是“無限”的意思,作為四臂主毗濕奴的乘物之一,天蛇不離毗濕奴左右。每當一輪世界毀滅後,天蛇用自己的一千個頭把沉睡的毗濕奴包裹起來,漂浮在一無所有的水面上,等到毗濕奴醒來就開始新一輪世界的創立。毗濕奴化身為克利希納降生到人間的時候,天蛇也化身為克利希納的哥哥巴拉洛摩,伴隨克利希納左右。

Ouroboros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名字,Auroborus就是其中的一個名字,Ouroboros在有一些地方的神話中是正義的,在有一些地方的神話中則是邪惡的,數學中表示“無限大”的符號∞源於Ouroboros。最大的Ouroboros可以長到幾百里長,它們的頭長得像牛的頭,它們的身體長得像龍的身體,但無龍一般的鬣鬃與鱗甲。Ouroboros可能與蘇美爾中期的創世神話有關,在烏爾遺址發現的一塊製作於西元二十二世紀的泥板上,繪有目前發現最早的Ouroboros,蘇美爾人認為這一種生命是創世者的仆從。這一種生命向東遷移,一度定居於波斯高原東部的埃蘭,埃蘭人管它們叫Tud’ieh,意為“重新組織”,中國的“饕餮”很可能就來源於埃蘭語的Tud’ieh。

Jormangund就是Jormagund、Jormugand、Jormungandr,是Ouroboros在斯堪的納維亞神話中的變形。Jormangund剛剛出現的時候,諸神得知Jormangund將會毀滅世界,於是將Jormangund拋入凡間的大海中,但Jormangund卻在大海中迅速成長,以至於用身體環繞世界一圈還有富余。

倭人稱呼燭龍為Syokuin,可以理解為東方神話中的Ouroboros,《淮南子》中有記載:“燭龍在雁門北,蔽於委羽之山,不見日,其神人面龍身,而無足。”


有 3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Dah-Li, Ancalagon, n20102


以龍為本
<-- 目前頭像 by 理業化肥
聯繫方式:站內短消息或郵件

离线

#3 2008-12-23 00:40:17  |  只看该作者

shiningdracon
寻道龙
Registered: 2008-11-03
Posts: 4,161

回应: [轉]龍事說(上、中、下、外傳)

龍事說(下)2007-04-24 10:48  鶴羽雪姬

Cthulhu神話是以HowardPhillipsLovecraft的作品世界為基礎,由AugustWilliamDerleth整理完善,包括《柯南》的作者RobertErvinHoward在內的諸多作者共同創造的架空神話體系。這一些神話的題材可能來自世界各個地區神話傳說的再詮釋,描寫ElderGods與OuterGods的對抗。描寫Cthulhu遠在人類文明誕生前,便寄居在地球上,但它們由於不明的原因而陷入沉眠。因此它們的身體與文明都被封存在海洋或南極中,等待復甦的那一刻重新奴役人類。Cthulhu的外形像是有龍的爪、鷹的翼、蛸的頭的巨大生命。

暗蛇(Apep)就是Apepi,暗蛇是埃及神話中居住在尼羅河上游的生命,暗蛇的希臘語名字是阿波菲斯(Apophis)。在太陽神Ra每一日乘坐太陽船經過冥河的時候,暗蛇都會出來發動襲擊,但都被打退,太陽順利升起。一說為惡魔Seth的化身,也有說Seth也是坐在太陽船上幫助擊退暗蛇的一員。

Sebau、Nak、暗蛇想方設法襲擊Ra,其中暗蛇是最強大的,有一百英尺長。當暗蛇得逞的時候,暴風就會來臨,當暗蛇完全吞沒太陽船的時候,日食就會出現。埃及神話中屢次提到暗蛇與Ra的鬥爭,一本名為《打倒暗蛇》的書中具體介紹了打倒暗蛇的方法與咒語,在底比斯的神廟中,人們每一日都要頌讀這一本書。

Isis前世是Ra的女兒,據說她創造了暗蛇,並指使暗蛇襲擊Ra,但被Seth阻止,諸神處死了她。天神Nut從冥界找到Isis前世的魂魄,讓她轉世成為埃及王后,但Seth篡奪了埃及法老Osiris的王位。Isis隻身前往神界吉厄海希望諸神能將Osiris復活,在Nut、水神Anuket、保護神Mehen的協助下,Isis揭穿了暗蛇襲擊Ra的真相,暗蛇襲擊Ra實際上完全是Seth一手策劃的。

MokeleMbembe居住在非洲剛果的沼澤地帶,它們有八到十五米長,足跡直徑大約是九十公分左右,有水陸兩棲的習性,生性會攻擊人,藏匿在水中。

Ogopogos在印第安語中被稱為“N’ha-a-itk”,意為“水中的惡魔”,它們居住在北美洲的Okanagan湖,傳說它們的父親是鯨,母親是蜈蚣。Ogopogos有二十到五十英尺長,長着馬的頭與蛇的身體。

同名的虹蛇(RainBowSerpents)大概有三種,第一種流傳於非洲神話中、第二種流傳於澳洲神話中、第三種流傳於北美洲或南美洲神話中。

在非洲的貝寧,一直流傳着虹蛇“阿伊多-赫維多”的神話,據說地球剛剛形成的時候,只是一個堅硬的圓球,沒有土地,沒有生物。“阿伊多-赫維多”、第一個男人、第一個女來到地球上,“阿伊多-赫維多”不停地在地球上爬行,“阿伊多-赫維多”爬行過的地方,堅硬的地殼就成為鬆軟的土壤,“阿伊多-赫維多”屙下的糞便就成了一座又一座的山脈。“阿伊多-赫維多”日夜不停地爬行,讓肥沃的土壤覆蓋的地球表層,為人類與一切生物的生活與成長准備了最好的溫床。“阿伊多-赫維多”的糞便也堆積成為一座又一座山脈,埋藏着豐富的寶藏,供給人類開採。

地球表層改造好後,“阿伊多-赫維多”便把身體圈成一個圓圈,口與尾相接支撐地球。天上的閃電沿着“阿伊多-赫維多”的脊背降到地球上,只要“阿伊多-赫維多”稍微動一動,就會引起地震。

“阿伊多-赫維多”生性懼怕炎熱,所以只能生活在海洋中,“阿伊多-赫維多”吸一口水噴到天上,就形成了一道橫架天空的彩虹,所以“阿伊多-赫維多”又稱虹蛇。“阿伊多-赫維多”每一日吃的食物是鐵,由海洋中的一隻紅猴專門為“阿伊多-赫維多”製造,“阿伊多-赫維多”的食量很大,一次要吃好幾噸鐵。一旦紅猴供應不上,“阿伊多-赫維多”餓得隻好嚼自己的尾,這時候,陸地向海洋一邊傾斜,像要翻過來似的。生活在陸地上的人類便一個又一個驚慌失措,像是末日來臨一樣。

主神“馬武-利扎”主宰了宇宙後,他把地球安放在一根鐵柱上,每一日地球以鐵柱為軸心進行旋轉,“阿伊多-赫維多”便做了“馬武-利扎”的仆人。“阿伊多-赫維多”跟隨“馬武-利扎”,用嘴叼着他爬行,被稱為“‘馬武-利扎’攤開晾曬在大腿上的繃帶。”

“阿伊多-赫維多”受到人類世世代代崇拜,在瓦伊達赫建有虹蛇廟,虹蛇廟中聳立着一棵高大的木棉樹,很多蟒住在虹蛇廟中,以人類的祭品飼養,沒有人敢殺傷一條蛇。

在澳洲這一個由多個民族組成的國家中,土著作為一種文化模式的代表展示着其獨特的文化風采與魅力。虹蛇是土著的圖騰,被土著當成上帝來崇拜,虹蛇在土著的文化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們常常在繪畫中見到的澳洲土著虹蛇圖騰是一種長着袋鼠的頭、鰐的牙、魚的尾、羽毛一般的耳、長穗一般的身體的生命,但實際上各個地區土著有很多關於虹蛇的神話與傳說,而且各個地區虹蛇的名字、體形、特徵各不相同。

澳洲北部地區的地母神“庫納皮皮”所象徵的便是與繁殖力密切相關的虹蛇,澳洲穆林巴塔人管虹蛇叫“昆曼古爾”,意為“始祖”。

在遠古時代,澳洲土著把他們的圖騰虹蛇看成是水的象徵,從澳洲中部地區虹蛇神話中,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居住在澳洲中部地區Maratjara泉中的的虹蛇Wanambi不願讓沙丘蟒與鹹水叢林蛇霸佔Maratjara泉,於是虹蛇Wanambi將沙丘蟒與鹹水叢林蛇除掉。

在澳洲土著民間傳說中,虹蛇Yurlungur是化身彩虹的蛇,據說虹蛇Yurlungur能教給人們醫術的知識,給世界帶來降雨。虹蛇Yurlungur降雨累了後就橫躺在天上休息,就是彩虹的由來。

實際上虹蛇確實存在,它們存在於距今二千萬至二千五百萬年前的澳洲,目前流傳的關於虹蛇的種種只是被神化了而已。即便是沒有被神化的虹蛇,也是一種巨大並恐怖的生命。

Bunyip是澳洲原住民的民間傳說中的生命,居住在澳洲內陸蘆葦叢生的沼澤與湖泊地區。

Taniwhas居住在紐西蘭,這一個單詞源於毛利人的發音,是一種類似那迦的生命。

SubterraneanLavaDragons就是Volvagia,它們是一種居住在地泉深處熔岩中的龍,SubterraneanLavaDragons只有前肢,卻沒有後肢,與DND中的StyxDragons類似。

Pyhton就是Python,是希臘神話中居住在Delphi的龍,是地母神Gaea的後輩,Typhon的前輩。Pyhton是希臘守護“神諭傳達”的魔物,被稱為“說謊話的君主”。Pyhton被太陽神Apollo所殺,Pyhton雖被Apollo所殺,但Pyhton在希臘語中與Apollo的女祭司為同一個詞,可見Pyhton只是因為看守聖地被殺,而不是惡的象徵。

Typhon就是Typhoeus、Typhon、Typhaon、Typhos,Typhon的體形比山還高,長着一百個蛇的頭,渾身覆蓋着羽毛,並生有雙翼,與妻子Echidna生下了很多可怕的生命,比如地獄雙頭犬(Ortros)、地獄三頭犬(Cerberus)、三頭龍、九頭龍、Harpy、鈎喙獸(Griffins)、尼米安獅。Typhon曾打斷Zeus的手筋與腳筋,但Zeus用雷與電將Typhon轟至奄奄一息,Typhon倒在西西裡島上的火山旁,而當火山爆發,人們就認為是Typhon在發怒。

Ladon是原海神Phorcys與危海神Ceto所生,Ladon從不睡覺,走動的時候總是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

Vrtra就是Vritra,是早期吠陀神話中已經登場的阿修羅的龍,Vrtra意為“掩蓋”,是旱災的神格化。在《經典梨俱吠陀》中又被稱為Ahi,意為“蛇”,傳說Vrtra有三個頭,是提婆音陀羅的對手之一。圍繞討伐Vrtra的故事隨着時間而産生了數個版本,亦見證了大梵天、毗濕奴、濕婆信仰興起與音陀羅在印度教中地位的下降。

根據《經典梨俱吠陀》的記載,音陀羅剛出生不久就為了解放世上所有被Vrtra堵住的水源而對Vrtra進行討伐。音陀羅先從Tvashtri處獲取了武器金剛杵,並向毗濕奴要求在宇宙中划出一塊戰場。開戰前音陀羅先飲下大量的“蘇摩”以增強力量,擊潰了Vrtra的九十九座要塞,音陀羅將Vrtra拋向已經被粉碎的要塞,除掉Vrtra。音陀羅因此得名Vrtraghan,意為“除掉Vrtra的人”。

現代印度地質學家嘗試以科學的角度對這一個傳說進行解讀,得出的結論是在晚更新世時代,喜馬拉雅山的水源都是處於冰封狀態。一直到氣候變暖,部分冰川開始破裂,大量冰塊滑落喜馬拉雅山,引發洪水,泛濫了南亞的沖積平原。平原的居民將此現象看成音陀羅破冰解水的偉業,並創作詩歌歌頌他,在他們的眼中喜馬拉雅山冰川緩緩地融化下流如蠕動的Vrtra一般。

有兩個地區的神話與傳說中並無類似“龍”造型的生命記載,一個是北極圈的愛斯基摩神話,另外一個是北美洲的印第安傳說。據悉這兩個地區均缺乏大型蛇或大型蜥之類的動物出沒的記載,進一步引證了龍的藍本並非憑空想象,而是源自動物造型的演化。由於爬行動物多棲息於濕潤的地方,所以龍往往與毒及水産生密切關係。


有 2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Dah-Li, Ancalagon


以龍為本
<-- 目前頭像 by 理業化肥
聯繫方式:站內短消息或郵件

离线

#4 2008-12-23 00:42:07  |  只看该作者

shiningdracon
寻道龙
Registered: 2008-11-03
Posts: 4,161

回应: [轉]龍事說(上、中、下、外傳)

《龍事說》外傳  2007-06-28 11:06  鶴羽雪姬

中國的麒麟崇拜比龍與鳳崇拜要晚,肇始於春秋時代,作為傳說中的神秘的生命,麒麟像麇,但比麋大,有馬的蹄與牛的尾,有一些種類的麒麟是一隻角的,但也有一些種類的麒麟是兩隻角的。雄者為麟,雌者為麒,統稱麒麟,麒麟雖猙獰,但內在仁厚,由於它們生性溫和、不傷害人與畜、且蹄不踏青草與昆蟲,所以《符瑞志》中記載:“麒麟者,仁獸也。”《瑞應圖》中記載:“麟者仁獸也,牡曰麒,牝曰麟,羊頭鹿身。”由於麒麟比麋大,近似於馬,民間有歇後語“瞪着麒麟說是馬。”

很多人認為麒麟都是長着蹄的,至於那一些長着爪的,類似麒麟的生命都是辟邪,實際上這一種說法是錯的。至於電影《風雲》中的麒麟的前肢有時候變為蹄,有時候變為爪,則更是電影的藝術誇張。鹿身蹄形麒麟顯得纖巧與靈動,獅身爪形麒麟顯得壯實與肥碩。

獬豸與符拔似乎是麒麟中很特別的亞種,獬豸似羊非羊,似鹿非鹿,一向被視為公平與正義的象徵,它們怒目圓睜,能夠辨善惡忠奸。獬豸獨角高額,能分辨是非曲直,見到有人相鬥,會用角“觸不直者”,聽到有人相爭,會“咋不正者”。

《班超傳》中記載:“是歲貢奉珍寶符拔、師子。”李賢注引《續漢書》:“符拔,形似麟而無角。”《西域傳》中記載:“烏戈山離國有桃拔、獅子、犀牛。”孟康注曰:“桃拔,一曰符拔,似鹿尾長,一角者或為天祿,兩角者或為辟邪。”郭義恭的《廣志》中記載:“符拔如麟,黑皮,有鱗甲,甲可以辟惡也。”來自德意志的VonGutschmid曾考訂符拔為antilope bubal,岑仲勉說符拔為羚。

辟邪就是貔貅,“辟邪”是一個音意兩譯的詞,原本是波斯帝國Parthia王朝的譯音,意為“一種有翼的生命”。辟邪的造型來自波斯帝國,在Mesopotamia的觀念中,“翼”不僅是飛行的工具,而且是“存在”與天空的證明,將平凡變為神奇,從而由世俗進入非凡。貔貅長大嘴,貌似金蟾,披鱗,甲形如麒麟,取而獸之優,有嘴無屁股,吞萬物而不瀉。可招八方財,可聚寶,隻進不出,神通特異。傳說貔貅因為觸犯天條,玉帝罸貔貅隻許吃,不許拉。所以貔貅是以財為食的,納食四方之財,肚子是一個聚財囊,並催官運。貔貅與鳳凰及麒麟一樣,雄性名為“貔”,雌性名為“貅”。在佛教中,貔貅還是地藏王菩薩的坐騎,但被稱為“諦聽”。

麒麟在西方的對應是什麼?檢索《不列顛百科全書》,麒麟竟然直接用拼音代替,也許沒有找到對應的生命,但在《神話百科全書》中,則直接說Unicorn在中國被稱為麒麟。Unicorn在西方也是一種神話中的生命,但翻一翻詞典,有的把Unicorn翻譯為“獨角獸”,有的則把Unicorn翻譯為“龍馬”,都沒有直接使用“麒麟”。

實際上獨角獸與龍馬都是中國傳說中的兩種生命,前者是按字面上的翻譯,後者取其吉祥的意,“帝堯及政,龍馬銜甲。”龍馬也指帶來社會太平,但在English中又有一個詞叫Monocerotis,翻譯為麒麟,注解正是Unicorn,因此麒麟在西方的對應應該是Unicorn,雖稱它們為龍馬,但實際上為西方的麒麟。

根據古希臘的預言傳說,龍馬是一種凶猛的生命,只有當一個處女在它們出沒的地方出現,龍馬看到這一個處女,就會失去野性,靜伏在處女的腳前。因此它們又被稱為“純潔的生命”。這一個故事成為早期教會的預言故事,有一些人把Jesus比喻為龍馬,Jesus的母親比喻為那一個處女。龍馬在希伯萊語中被稱為ReEm,在《舊約》中被稱為Monokeros,意為“獨角”,因為龍馬頭上有一隻角,是一種像馬,有羊的胡與獅的尾的生命。

中國的麒麟與獬豸的故事傳到東瀛後,被倭人本土化,形成了麒麇與辛繇,IKakuJuu可能是東瀛的Unicorn,I讀“獨”,Kaku讀“角”,Juu讀“獸”。


有 3 位朋友喜欢这篇文章:Dah-Li, Ancalagon, n20102


以龍為本
<-- 目前頭像 by 理業化肥
聯繫方式:站內短消息或郵件

离线

#5 2020-05-13 09:06:53  |  只看该作者

Dah-Li
虺龍
来自 台中
Registered: 2020-05-12
Posts: 5

回应: [轉]龍事說(上、中、下、外傳)

好豐富精闢的介紹!!!  [賣萌]


九頭龍弟子見參 !

离线

论坛页尾